中非智库论坛第十届会议举行 携手共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10月21日,中非青年大联欢活动来到北京延庆。图为非洲青年展示他们书写的毛笔字。 新华社记者 谢 晗摄
中非智库论坛第十届会议日前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作为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会议的配套预热活动,此次会议聚集了来自中国和南非、塞内加尔、尼日利亚等15个非洲国家的政界、学界、媒体界、企业界代表200多人,围绕“团结合作,创新发展,携手共建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进行深入广泛研讨,为促进中非双方相互理解贡献力量,为共建中非命运共同体注入智慧。
团结合作
今年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1周年,与会各界人士普遍对论坛框架下的中非团结合作成果表示赞赏。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邓励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中非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伙伴,中非合作取得了大量实实在在、造福百姓的成果。当前形势下,中国和非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团结合作。
塞内加尔文化和新闻部部长迪奥普表示,中国和非洲有着共同的利益和愿景,在经贸投资和人文交流等方面,非洲看到了中国的真诚和效率。中国始终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非合作成果丰硕,树立了国际对非合作的典范,用事实反击了西方有关“新殖民主义”的造谣。
尼日利亚外交国务部部长达达认为,中非合作论坛始终充满活力,让所有利益攸关方都能实现发展目标。当前,中非双方相互支持、携手共进,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减缓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浙江省对非交流合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中国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在书面发言中表示,2020年浙江启动了对非合作伙伴计划,当年浙非双方贸易额逆势增长2.6%。疫情发生以来,全省各地积极驰援非洲,通过捐赠物资、视频交流等方式开展抗疫合作,得到非洲国家的赞赏。
中非产能合作基金副总裁佟庆介绍,近年来中非合作融资方式不断创新,通过更多股权投资,在不加重非洲国家债务负担的情况下,提供了更好的金融支持。中非产能合作基金发挥多种融资方式优势,支持带动了能源、矿产资源、制造业等多个领域的产能合作,促进了非洲国家相应产业的发展。
创新发展
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即将在塞内加尔举行。对此,邓励表示,中非将凝聚共识、加强合作,围绕健康卫生、投资和贸易、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应对气候变化、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推动中非合作转型升级,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疫后非洲、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
“中非合作论坛已成为中非合作的重要支柱。”南非外交部副总司长苏克拉尔建议,中非双方应将中非合作论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非洲《2063年议程》深入对接,并通过减贫合作促进非洲发展。同时,中非双方应在国际舞台上对中非合作成果加大宣传,共同创造惠及中非人民以及更加包容和谐的国际环境。
谈及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会议,喀麦隆对外关系部部长级代表姆巴宇表示,相信中非双方将在互相尊重、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继续深化伙伴关系,进一步促进中非之间的友谊。
塞内加尔谢赫·安达·迪奥普—达喀尔大学校长姆巴耶提到,非洲国家要深入研究中国发展道路,借鉴中国经济发展成功经验,夯实中非友好关系,通过深化中非经贸合作,促进非洲制造业发展。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徐步表示,虽然当前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叠加,为中非合作带来挑战,但只要中非双方团结合作,携手应对疫情,支持彼此探索自身发展道路,坚持优势互补,就能不断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取得新进展。
建言献策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介绍,与会的各界代表从政治与安全交往、经济发展与经贸合作、教育与人文交流、卫生健康与中非医疗合作、数字经济与治理数字化等角度,对中非合作的成效、经验做了梳理与探讨,为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周期内中非合作的新领域、新方向、新举措建言献策。
值得一提的是,中非智库论坛是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重要分论坛,由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于2011年创立。10年来,中非智库论坛以“民间为主、政府参与、坦诚对话、凝聚共识”为宗旨,在中非合作论坛后续行动委员会秘书处的指导下,在中非多地连续举办了十届会议,有效促进了中非交流与相互理解,成为中国与非洲国家学者、智库共同推进中非合作的重要平台。
“中非智库论坛经过10年成长,已成为国际社会认知中非关系、理解中国对非战略的重要平台。”浙江师范大学校长郑孟状表示,浙江师大将继续秉持立德树人的初心、为国育才的使命,坚持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发展,持续做大做强非洲研究工作,努力为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政府原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刘贵今表示,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必然包含民心相通、和谐共生等核心理念,在这方面,中非智库论坛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中非学者智库之间达成共同理念、共同认知和共同目标的重要平台,成为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抓手。(经济日报驻比勒陀利亚记者 田士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