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这里提出和接受的日本帝国武装部队投降的条件条款,都载于你们面前的投降文件中。作为盟国最高统帅,我宣布按照我所代表的各国传统,开始以正义和容忍的精神执行我的责任,同时采取一切必要的处置,借以保证投降条件完全地、迅速地、忠实地得到遵守。”
日本军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痛苦,但是在战争结束之后,日本迅速地加入了美国的阵营,和美国进行了利益交换,最终得到了美国的庇佑。
利益交换
日本给了美国什么呢?答案就是日本的旧势力出卖了军人势力的利益,和美国人达成了交易,自己也逃过了应有的制裁。这一段历史经过和背后博弈是怎样的呢?我们就一起来梳理一下。
▲麦克阿瑟和裕仁天皇剧照
为什么要说是日本旧势力出卖了日本军人势力,这就要结合当时日本的历史状况而不是如今的日本情况。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掌权集团就是日本的旧势力,但随着战争的增加,军人势力逐渐壮大,慢慢地压制了原本的掌权者旧势力,这也是这两个利益集团的矛盾所在,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军国主义的兴起和逐渐疯狂,让军人势力对旧势力的压制到了不可逆转的状态。
▲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旧照
这样一来,旧势力是反感军人势力的,因为他们的利益是矛盾的。日本的对外扩张如果打了胜仗,这个矛盾就可以转移,旧势力和军人集团的关系就会缓和一些,当然这也只是表面上的缓和。但是随着战争进程的不断推进,正如《论持久战》中讲的,日本随着战争的推进,战争资源会不断消耗,最终会陷入资源枯竭的绝境。
资源枯竭就会带来社会矛盾的爆发,果然,旧势力和军人势力之间的矛盾不断地加深,因为双方都想要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这些社会资源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就在这种矛盾的激化之下,日本旧势力决定出卖日本军人势力。
旧势力的算计
日本旧势力的这个选择至今还影响着日本的社会局面,其实日本军国主义在战争还未完全结束的时候,自己就意识到自己已经输了,只不过是军国主义势力不愿意接受战争失败后自己走向消亡的事实,他们想要把整个日本都绑上自己走向灭亡的战车。当军国主义势力提出要在日本本土抵御外敌,战到最后的时候,日本旧势力真正下定了出卖军人势力的决心。
▲二战中的日本军队
并不是因为日本旧势力忧国忧民,有多么高尚的情怀,而是一旦日本真的本土作战,抵抗到最后,那么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所有的建设就将毁于一旦,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毕竟房子倒了还可以重新盖起来,但是美国军队一旦是军事登陆摧毁日本的话,势必原有的社会格局就会洗牌,到了时候不管是美国扶植还是社会选择,都会出现一个新的势力,旧势力的生存都是一个问题。
▲日本地图
共同利益是两个国家合作的基础,如果说日本对于美国毫无用处,美国也不会多看日本一眼。显然在美国人眼里,日本有他自己的价值。首先日本的地缘价值非常高,这一点对于美国的“全球战略”非常重要,日本位于整个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带,处于整个世界大棋盘的边缘。
▲战后驻日美军旧照
而且日本是一个海洋国家,非常容易遭受到大陆国家的攻击,而且日本的地形也是易攻难守。比较致命的是,日本缺乏战略纵深,身后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这些条件对于日本来说是不利的。可是这些对于美国人来说呢?
前沿阵地
对于美国人来说,日本是实现自己“全球战略”的绝佳棋子,一旦美国可以掌控日本,那么美国就可以立足于日本本土,对东亚每一个国家实施军事威胁,把自己的势力辐射到整个东亚地区。而且日本毕竟孤悬于海外,和美国本土可以说是十万八千里,就算是一旦有一天日本被摧毁,美国撤退就是了,对美国本土的利益没有影响。日本就是美国的一块威慑力巨大的外围阵地,美国在日本的战略弹性很大,所以说美国是很想控制日本的。
▲驻日美军基地的舰载机
除了军事控制以外,掌控一个国家还有什么好处呢?这个问题英帝国早就已经做出了回答,当然就是又获得了一块市场,收获了一个经济增长点了,美国的经济又有了一个前进的箭头。而且美国掌控了日本,就可以在东南亚地区进一步积压欧洲原有的势力范围,欧洲势力在亚洲的生存空间就更小了,美国的终极目标就是把欧洲势力一脚踢出亚洲,然后自己独占。
▲战后日本街头
这一次掌控日本的操作还有一个考虑,就是当时美国正在考虑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美国希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用经济手段来彻底掌控世界的秩序,日本就是一块很好的实验基地,美国在日本掌握了军事权力,就可以拿日本做任何美国需要的经济实验了。
▲向美军投降的日本潜艇兵
当然日本旧势力也不是意见统一,内部铁板一块的,在旧势力的内部也有人担忧美国掌控日本之后,日本将沦为美国的附庸国,失去自己的战略灵活性,只能跟在美国的屁股后边跑。也有的人觉得还是应该保存一些日本的军人势力为己所用,毕竟是自己国家的人,对美国人还是有所忌惮的。可是有一句老话叫做“形势比人强”,当时的日本是一个战败国,日本的旧势力自己的生存都是个问题,如何能活下去是首要问题,也不得不做出退让和妥协,美国就这样和日本旧势力达成了交易。
参考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昭和时代见证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