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问卷自带标准答案,市民还不能说不满意?
近日,网上流传一份调查问卷,试卷一面是“考题”,背面就是参考答案。比如,“您对2020年阅读状况是否满意?”,参考答案提示,请回答“满意”。根据媒体报道,这是当地在做市民阅读相关的调查。面对网友质疑,徐州泉山区有关部门回应称,“(问卷确实)一面是题,第二面是(参考内容),也不是参考答案,反正就是那个意思”。
目前,关于问卷的来龙去脉,当地正在了解核实,相信不久便有详细说明。不过,人们更想知道,调查问卷为何附带“参考内容”?既然问卷已有答案,为何“多此一举”向市民征询意见?
显然,政府发放调查问卷,是为倾听民意,通过问卷,民众能有针对性地评价政府公共服务,在许多开放式问卷中,民众还可以直抒胸臆,为政府精准施策建言。同时,来自民众的评价,能够使政府决策部门更好掌握现阶段服务实施情形,比如有的政策要大力坚持,尚有不足的地方仍需改进,有的问卷还能为政府长远决策提供科学支撑。总之,视政府问卷调查内容及侧重点的不同,不同类型的问卷有利于从不同层面为政府服务社会提供指导。
毫无疑问,客观真实是调查问卷的生命。调查问卷作为量化统计手段,在实际操作中,有不少客观因素会对结论可信度产生干扰,这要求调查问卷在内容设计、发放填写、回收处理时,要尽量排除外在干扰。比如接受调查的人在填写时敷衍潦草,将会动摇问卷结论的科学性。而为了让问卷发放取得预期效果,各个环节要投入不少人力,花费不少成本,对于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来说,当然值得这样做。而问卷作弊,其实让本应务实的工作陷入徒劳,是对政府行政资源的空转浪费。
试想,假若如此问卷发给民众,人们会认为当地政府是在搞形式主义,民众似乎只能按规定答案乖乖作答。即便有不同意见,也很难有人相信回收单位会足够重视、及时回应。
在网传问卷中,还有“您知道我省‘全民阅读春风行动’‘4·23全民阅读日’‘江苏读书节’‘江苏书展’等活动吗?您参加过吗?”“知道。参加过。”等带有明显倾向的“参考内容”。不管相关工作成效如何,这样的操作本身就让问卷真实性打了折扣。
或许,对这一部门而言,重要的是发放了问卷,而且得到了“满意答案”。如果以问卷结论,向民众宣传公共服务绩效,民众当然不会发自内心认同。从政策制定来说,如果当地部门只是单方面认为某些做法不错,而不通过严格的调查问卷提炼民意、汇集民智,那么决策也可能难以接通地气。
今年8月份,武汉市江岸区两居委会为提高小区居民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满意率和支持率,自行印制带有“答案”的问卷发放给居委会辖区居民,引起居民反感。曾经,在广西南宁江南区,当地政府就曾在调查问卷中,炮制出一个治安美好幻象。由于调查目的不同,随之产生的虚假形式便五花八门,比如面对上级随机抽查,有地方就提前给民众打预防针;如果调查要形成年终总结或阶段报告,那么便做好标准答案,以美化过的数据向上级汇报。
流于形式的调查问卷,有的纯粹是偷懒敷衍,有的则是为应付考核。对此,如果上级部门能改进绩效评价方式,调整督查核实办法,那么既能全面量度某方面工作成效,还能避免调查问卷反映现实的单薄性和局限性,最后让政府决策容纳更多民意,坦然正视问题,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