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家媒体“组团”来访,示范区这些亮点成果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5月14日,一体化示范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朋友。
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和长三角三省一市32家主流媒体的60余位记者组成媒体采风团到访示范区,开展现场调研和采访。
在一体化示范区这块硕果累累的沃土上,哪些亮点项目和创新成果吸引了他们的关注和目光?让我们跟随示范声的镜头一起看一看。
10:20
环元荡生态岸线贯通工程示范段
5月14日一早,记者团从江苏无锡出发,历经两个小时车程,便来到了位于沪苏交界处的环元荡生态岸线贯通工程示范段。
全长2.4公里的环元荡生态岸线贯通工程示范段,是示范区首个跨域一体化项目,也是示范区一周年最具代表性的一体化发展成果之一。示范段工程完工后,元荡南岸上海和江苏之间的断点被打通,两地居民可以通过元荡路桥互相串门。通过对元荡岸线的生态治理,元荡两岸再现水草丰茂湖泊湿地景观,人们漫步在蜿蜒的元荡慢行桥上,能充分领略秀丽江南风光。如今,元荡生态岸线贯通二期工程已经启动,制度创新+项目建设的成果继续深化。
元荡湖畔的变化在长三角也颇为“出圈”,媒体团的不少记者都表示对这一项目久闻其名。“沪苏两地如何统一规划、同步推进项目建设?”“项目竣工后,现在两地又如何跨域共管?”记者们带着满满的问题而来,一边聆听示范区执委会生态规建部副部长刘伟的讲解,一边提出问题交流探讨,记录下元荡湖畔生动的示范区故事。
11:10
示范区执委会一体化制度创新展馆
一路欣赏着示范区内的怡人风光,媒体团乘车来到了示范区执委会。自2019年11月1日示范区、示范区理事会、示范区执委会揭牌成立以来,执委会协调三级八方主体,凝聚市场业界力量,牵头推进一体化制度创新和重大项目建设,示范区建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
在位于执委会一楼大厅的电子沙盘处,媒体团通过大数据治理平台了解示范区地理区位特征和人口经济发展概况,听取示范区跨省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情况介绍。在一体化制度创新展馆,记者们了解示范区谋划足迹和建设情况,聆听示范区规划编制、重点项目建设进展,以及示范区制度创新成果介绍。“哪些公共服务已经实现了示范区内跨域共享?”“能详细介绍下示范区公交吗?”“跨域水体治理是怎么做到一体化的?”在执委会,记者们努力探寻示范区的一体化“密码”。
13:00
交通银行示范区分行
金融同城化体制机制建设
短暂休息之后,媒体团又踏上了探索之旅。在交通银行示范区分行,示范区执委会营商产业部副部长刘培介绍了示范区金融同城化体制机制建设情况。
这家分行是示范区内第一家获批成立的以“示范区”冠名的金融机构。
去年,示范区执委会会同央行上海总部等12个部门牵头印发了《关于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深化落实金融支持政策推进先行先试的若干举措》(“示范区金融16条”),指导示范区内金融机构深化推进示范区金融服务一体化。
在“金融16条”指导下,交通银行先后推出多项针对示范区和长三角的专项业务:医疗付费“一件事”使示范区符合条件的群众可在紧急情况下先就医后付费;长三角跨区域FT结算单元试点、长三角区域联合授信等创新试点,加速了示范区内要素流动。
13:50
青浦区税务局
涉税事项跨区域通办工作
示范区的涉税事项跨区域通办工作也引起了媒体团的关注。在青浦区税务局,记者们参观了跨区域税务通办“长三角一体化服务专窗”,体验了自助办税终端和“一网通办”平台,感受“跨区通办”的便捷。
制定通办清单,推进异地办税,是示范区执委会重点落实的一项制度创新。2020年8月,三地税务机关在示范区执委会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正式推动税收通办服务落地实施。
首批示范区税收通办清单包括信息报告、发票办理、信息查询、证明开具4大类15个事项。“跨区通办”线下专窗采取“标准统一、异地受理、内部流转、属地办理、限时反馈”的服务模式,实现“受理-流转-办理-反馈-出件”全流程无缝衔接,安全、方便、快捷;今年,长三角区域电子税务局间系统也升级打通,实现了跨区域单点登录,12个涉税事项已实现全程网上办,极大地便利了纳税人跨区经营,促进示范区产业融合。
示范区之旅虽然短暂,却给记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临行前,不少记者朋友表示,示范区的制度创新经验和成果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章,要将示范区故事讲述好,让这些珍贵的经验在长三角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