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在菲律宾传授中国民族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侨胞说·祖国在我心中(38))

由 段干方 发布于 综合

图为何佩兰(后排右一)和舞蹈艺术中心的学员们合影。(受访者供图)

在菲律宾马尼拉的唐人街,有一家小有名气的佩兰舞蹈艺术中心。疫情之前,每到周末,几十名身着印有中国书法“舞”字练功服的女孩会在这里学习中国民族舞。她们当中,最小的四五岁,最大的不过二十出头,大多是在海外出生长大的华人后代,也有不少菲律宾当地女孩。她们的老师叫何佩兰,是这家艺术中心的创办人,在菲律宾教授中国民族舞已有20多年。

疫情之后,虽然线下教学被迫暂停,但何佩兰并未停止教学的脚步。开设线上课堂、录制教学小视频、组织孩子们参加线上夏令营……何佩兰尝试用更多方式,让孩子们继续感受中国民族舞和中华文化的魅力。

以下是她的讲述。

舞蹈让“中国”不再抽象

我移居菲律宾已近35年。出国前,我曾学习中国民族舞多年。刚和丈夫来菲律宾定居时,我惊讶地发现,虽然有不少华侨华人在此生活,但这里是一片“中华文化沙漠”。生活在马尼拉,我连中国歌曲都很少听到,更别说看到中国的民族舞了。谈及中国的民族艺术,大多数人只知道舞狮舞龙。我决定凭借自己的专业,做出一些改变。

最初,我从当地的3所华文学校入手,培养舞蹈队。那时,几乎每天都面临大大小小的困难。起步阶段,一把扇子、一条手绢都得从中国订制。舞蹈配乐也是一个难题。那个年代不像现在,可以在网上直接找音乐。每次回国,我都会到音乐商店买很多录音带。因为不同的舞蹈所需的音乐不一样,有时听完几盒卡带都找不到一首合适的曲子,有时为了创新,我还要自己剪辑制作音乐。

早年的训练条件也很艰苦。马尼拉常年高温,华校却大多没有空调。每次给孩子们上完一堂舞蹈课,我总是大汗淋漓,常常一天得换三套训练服。辛苦不言而喻。

实话说,我一度有过放弃的想法。但想到我深深热爱的中国民族舞,看到孩子们努力学习、陶醉其中的神情,我就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每次授课,我都坚持用普通话与孩子们交流。因为在我看来,教孩子们中国民族舞,不只是教会她们如何欣赏美、表现美,更是为她们建起一座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桥梁。比如,维吾尔族的舞蹈热情欢快,孩子们在学习舞蹈的同时,知道了新疆盛产葡萄;学跳傣族舞,她们明白了孔雀对这个民族是吉祥的象征;学跳藏族舞蹈,让她们知道藏族同胞坚毅勇敢,大多生活在冰雪皑皑的高原……

我还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多个少数民族的舞裙,并在练功房内布置了灯笼、中国结等中国元素。我希望孩子们在练舞时,能够沉浸在中国的“民族风”中,并由此对中国的地理、历史、文化有更多了解,让中国在她们心中不再只是一个遥远而抽象的名词。

以舞交友传播中华文化

2013年,经过多年努力,我在马尼拉成立了自己的舞蹈艺术中心,并在菲律宾政府注册,每年至少公开演出近20场。

正是在我们舞蹈艺术中心成立的那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搭乘“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中菲在经贸、文化等各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我也希望为中菲两国的民心相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这些年,每逢当地华社或是主流社会举办重要节庆活动,我们舞蹈艺术中心学员表演的中国民族舞总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粗略算来,教授中国民族舞的20多年间,我已教过近2000个孩子。这其中,既有“华二代”“华三代”,也有许多菲律宾当地的女孩。

我记得,2018年3月,我们舞蹈艺术中心举办成立五周年庆典活动时,一台充满浓郁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舞蹈演出吸引了800余名观众。许多菲律宾家长专门带着孩子前来观看。不少家长在演出后马上找我报名,希望他们的孩子也能学习中国舞蹈。

以舞交友,传播中华文化,这是我的愿望。虽然中菲文化不同、民情不同,但是艺术是相通的。每次演出时,当孩子们挥动绸扇或是转起手绢,菲律宾的观众都觉得很美。舞台下,他们还会借我们的手绢,学着一起转。我能从中感受到菲律宾民众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喜爱。

每当有机会和菲律宾当地演员同台演出,我也总会主动和他们交流切磋。他们教我跳菲律宾的土风舞,我教他们跳中国的民族舞,虽然形式完全不同,但都各具魅力,我们因为舞蹈成为好友。

我相信,文化的交流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易深入人心的。两国民众之间有更多的了解、好感与文化共鸣,能够帮助中菲在“一带一路”的框架内收获更多合作硕果。

线上夏令营吸引众多孩子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各国带来巨大冲击。由于菲律宾疫情形势严峻,我们舞蹈艺术中心暂停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授课。

为了让孩子们的舞蹈课不停课,我录制了很多教学小视频,每个小视频教授一个中国少数民族的舞蹈,并配上具有该民族特色的音乐。比如,伴着《站在草原望北京》跳蒙古族舞,伴着《美丽的天山》跳维吾尔族舞,伴着《欢乐吉祥》跳藏族舞……我尝试用各种方式,让孩子们在有限的条件下继续感受中国民族舞的魅力。

教舞之余,我还组织孩子们参加了中国侨联举办的多期“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线上夏令营,让孩子们通过网络互动,加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其实,从2018年开始,我就组织舞蹈艺术中心的“华二代”“华三代”到中国参加“寻根之旅”夏令营,近距离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

尽管因为疫情,孩子们暂时无法再回中国,但通过参加“为你讲故事”线上夏令营,她们仍然有机会“走”遍中国的大江南北,了解各地风土人情。惠山的泥人、泉州的木偶、景德镇的陶瓷、天津的相声、老北京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深深吸引了在海外长大的华裔孩子。渐渐地,参加线上夏令营的孩子越来越多。一些年龄大些的学员还充当小老师,将听到的中国文化故事讲给中文不是非常好的小朋友。

这两年,我组织孩子们参加了4期线上夏令营,每期都有近百名孩子报名,孩子和家长们的反响都很好。一些孩子在线上夏令营中了解到福建惠安女的故事,还激动地告诉我:“老师,您也曾教我们跳过惠安女的舞蹈。这下,我们对惠安女的服装、习俗都了解更多了!”

中华文化绚丽多彩,舞蹈艺术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并不是全部。我希望能在教好中国民族舞的同时,多渠道推动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让孩子们更好地领略中华文化的精髓。(记者 严瑜)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12月06日第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