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孩子普遍被家长打过,为什么成年后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心理创伤
中国的孩子普遍被家长打过,为什么成年后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心理创伤?
题主问的严谨,有个限定词“大规模”,其实有人是会有创伤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被打后孩子成年后有没有心灵创伤,主要看以下三个方面:
先看打的原因
我的母亲,勤劳朴实,是一字不识的农村妇女,不会讲太多的大道理,教育孩子的方式只有一个,就是打。
我们小时候做错了事,或者不努力学习,我妈就会拿出她的专用家法——笤帚来惩罚我们。现在我自己也有了孩子,真正体会到我妈的不容易,感觉我小时候比我女儿还要淘气。所以特别能理解我妈的辛苦。
陈乔恩20岁出道前没敢拉过母亲的手,她到现在也不愿意和母亲亲近。
在陈乔恩童年时期,母亲吕金凤把自己婚姻的不如意,把在外面工作中受到的欺负,统统发泄到了孩子的身上。回家不论青红皂白看着不爽就拿起棍棒打孩子。
一般家长并不是真心想打孩子,只是当时没控制住情绪,也就象征性地打几下。
我小时候惹妈生气,我妈拿起笤帚就打,她从来不一把拉住我,只是打过来,我挨了一下,或者一下都没打到我身上,一溜烟就跑了。
现在我们还经常当笑话拿来说,我说我们三个我挨打最多。我妈说,其实她希望打我们的时候我们赶快跑。只是想吓唬吓唬我们。
我们跑了,她过会儿气都消了,如果不跑,打在了我们身上,她比我们都伤心。
我二哥犟得很,我妈打他,他一动不不动。我妈后来说,最让他生气的就是二哥,因为打在他身上,疼在我妈心上,他又不跑,打他自己心疼,不打感觉也没别的办法教育他,太折磨人了。
我父亲从没打过我们,我们最怕的却是他,他不怒自威。我们做错了事,他稍微说两句我们就偃旗息鼓了。
我们只和我妈犟嘴,我妈说我们一句,一般我们都有十句八句等着她,有不激怒她不罢休的气势。我妈就会大呼小叫,虚张声势打我们。
我有一次对我妈说我爸从来不打我们。
我妈说,我辛苦养的孩子只能我打,他什么忙都不帮,尿片都很少洗,没资格。他敢动你们一个指头,试试!
其实我们一和我妈犟嘴,我爸看见就会说我们,“怎么能和你妈犟嘴啊?”让我们感觉,我爸就是我妈的保护伞,他们是一条心。
我邻居大叔后来得了精神疾病,失踪了。他们一家都没有该有的伤心,有一种终于解脱了的感觉。因为她们受到的暴力,给她们心里留下了太深的伤痕,没有了爱,只有恨。
有的孩子性格随和外向,家长打几下根本不会放在心上。比如我大哥。我妈一打他,他马上认错,还劝我妈别生气,说,你要能消气就多打几下。我妈一听就乐了,哪儿还会接着打。
我二哥性格倔强,有点内向,我妈打他,他有时两三天不和我妈说话。我妈说他气性大,容易记仇,这样的孩子要少打。
我就属于记吃不记打那种孩子,别看是女孩子,既调皮,又嘴硬,气我妈最多。但我跑得快,过个半小时回来,就啥事儿都没了。
像陈乔恩的妈妈和我们老家邻居大叔,毫无理由的痛打孩子,把孩子当成自己发泄压力的工具。孩子长大后释怀就很难了。
荣格说:“每个人穷尽一生,都是在 极力整合自己自童年时期就形成的性格。”
整合不成,就有可能把父母用在自己身上的棍棒,转头用在了父母或者自己孩子的身上。
看过一个网友的一段文字。他们一家三代,只有他不酗酒,他长大了,他的父亲酗酒闹事,他在家就对父亲动手。打父亲肯定是不对,但是这也说明了这位网友小时候受到了父亲太多的暴虐。心里巨大的伤痕难以抚平。通过这种病态的做法表达了出来。
中国大多数的家长,其实都和我妈一样,不酗酒不暴力,真心疼爱孩子,打孩子,也只是象征性地拍打几下而已。这样的父母打孩子,孩子长大了也不会有什么心理阴影。
有温柔的父母,温暖的家,是每个孩子的梦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家长们,多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吧,动手总归是不对的,不管自己小时候挨没挨过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