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过后,留守儿童又过上了盼父母回家的悲凉日子。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我们对于过年回乡和家人团圆的真实写照,很多远离父母工作的年轻人们每天也只有这一个机会能够回到父母的身边。
同样,家里年迈的父母也是如此,数着日子盼着自己的孩子回来。另外,还有那些留守儿童也一样在期待着。
“充电器一拔,再见又一年”,夫妻出门打工撇娃深夜偷跑
在家吃完正月十五的团圆饭之后,这对夫妻连夜打包行李趁着夜色偷偷离开家,他们之所以像做贼一样,就是因为担心孩子发现后阻拦自己离开。
按照往年的经验,夫妻离家的时候,孩子都是抱着妈妈的大腿不让妈妈离开,看着孩子崩溃的样子,妈妈既无奈又于心不忍,但为了挣钱,妈妈只能狠下心来。
所以,这次夫妻就特意趁着孩子睡着偷偷离开,想着这种方式可以减少一些孩子的痛苦。但是在第二天孩子醒来找妈妈的时候,崩溃感也丝毫没有减轻。
等到妈妈打电话回家询问孩子的情况时,孩子奶奶对儿媳说,孩子哭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哭累了,有睡着了。等到她醒了之后,肯定还会接着哭的。
这句话就像是利剑一样,深深地刺痛了妈妈的心,妈妈不知道在心理抱怨了多久,为什么我不能挣大钱?为什么我不能留在孩子的身边陪着她成长?
留守儿童的日子过得同样心酸
留守儿童懂事得让人心疼
一说到留守儿童,我们脑海中马上浮现出偏远山村小破屋中瑟瑟发抖的孩子们,他们的父母在他们很小的年纪就出门务工了,只留他们自己在家,或是和年迈的老人一起。
他们每年能够见到父母的次数非常有限,只不过就是过年的那几天,父母回来的时候,他们比谁都要开心,但是等到年过完,父母离开的时候,他们又将悲伤一整年。
他们在平日里不哭不闹,生活过得也是井井有条,要比城市里娇生惯养的同龄人优秀一大半,这就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的真实写照。
留守儿童总是会患得患失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有关留守儿童的公益广告,在广告当中的小模特们,眼神都是躲闪的,神情也是非常恍惚的。
这就是留守儿童的常见状态,他们从小缺少父母的陪伴,没有人帮助他,就算是洗衣做饭也是他们摸索着来,他们从小就知道,独立才是生存的最宝贵品质。
就算是爸爸妈妈真的回到他们的身边,他们还是会变得患得患失,因为他们早已经习惯了父母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份亲情和关爱,总是让人患得患失。
羊驼妈有话说:
同样是在童年缺乏父母的关爱,为什么城市里的孩子们却和留守儿童截然不同?他们表现出行为扭曲的可能性就更高,而后者变坏的孩子屈指可数。
这或许就是成长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了!城市里的孩子所面对的外界诱惑五花八门,他们更大胆、更无所畏惧。
而留守儿童每天接触的环境除了乡间田野之外,没有任何现代化建筑,他们的眼见限制了他们,让他们根本不敢妄想自己为非作歹。
为孩子营造出良好的成长环境,是每个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有些时候,孩子身上的坏习惯都是源自模仿
孩子身上所有的知识经验,都是需要从外界的刺激中学习而来的。有些是需要家长蓄意引导的,有些是不需要家长太过上心的。他们可以从环境中吸取相关经验的。
而后者这种经验积累,家长还是尽量要多做维护的,帮助孩子把控住大方向,减少不利于他们发展的刺激和强化。
家长身上的恶习,在孩子面前一定要规避
家长言传身教就是家庭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方式,家长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的样子,就会被孩子视为是处事的标准答案。
就算他们觉得家长的做法有些欠妥,但3岁左右的孩子还是会坚持学习的,因为这个阶段他们正值盲目崇拜家长的阶段,所以父母还是要提前规避风险才行。
今日话题:
你家孩子身上有什么你接受不了的坏习惯吗?这种习惯是怎么养成的?欢迎和我们一起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