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卡翁达:赞比亚“国父”去世,他曾“感动中国”

由 巫马言 发布于 综合

当地时间17日14时30分,赞比亚开国总统肯尼思·卡翁达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一家军事医院因病逝世,享年97岁。这位赞比亚“国父”、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元老、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离开了。

在执政27年间,卡翁达对南部非洲和全球外交产生深远影响。他是一名慷慨激昂的演说家,能让听者为之倾倒。他也是一名浪漫主义者,颇为感性,左手始终拿着标志性的白手帕,情到深处总是忍不住用它擦眼泪。

赞比亚总统埃德加·伦古对卡翁达的逝世表示哀悼。他宣布,赞比亚将进入为期21天的全国哀悼期,其间暂停一切娱乐活动并降半旗。他说,卡翁达是一位真正的非洲“偶像”。

吓退一头狮子

1924年4月28日,卡翁达出生于北罗得西亚钦萨利的卢勃瓦教区(今赞比亚北方省钦萨利县)一个牧师家庭,是8个孩子中的老幺。家人给他取了个绰号“Buchizya”,意思是“意料之外的孩子”。

1944年,卡翁达在一所师范学校担任校长,此后曾在恩昌加铜矿公司担任福利官员。当时,他经常周游各地,与他人讨论政治。1951年,他辞去教职,全身心投入政治活动。

1952年,在一次旅行中,卡翁达偶遇一头狮子。对于这段经历,卡翁达在1962年出版的《赞比亚将获得自由》一书中描述道,当时他离狮子只有大约20码(约18米)远。狮子一动不动地盯着卡翁达,无论卡翁达是大喊还是敲击骑着的自行车,这头狮子几乎连眼睛都没眨。

“不知为何,突然之间,我举起了我那满载东西的自行车,就像是要穿过一条没有桥的小溪那样,双手将它举在头顶挥舞。这对百兽之王起到了作用,它一跃而去,消失了。”

就这样,一个吓退狮子的故事迅速传遍全国,卡翁达反对殖民地种族歧视的演说,也吸引了大批追随者。卡翁达开始领导赞比亚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1959年,他领导的赞比亚非洲人国民大会被英国殖民当局取缔,同年6月,卡翁达被判入狱9个月。出狱后,他成立赞比亚联合民族独立党,并当选为主席,该党迅速成为20世纪北罗德西亚(今赞比亚)最大的党派。

1964年1月的选举中,联合民族独立党获胜,39岁的卡翁达任北罗得西亚自治政府总理。

同年10月,赞比亚正式宣告独立,成为非洲第36个独立的国家。卡翁达则成为赞比亚开国总统,此后执政27年。

1991年11月,卡翁达在赞比亚首次多党总统选举中失利。他表示接受大选结果,保证和平顺利交权。此后,卡翁达遭到政治迫害,一度被判为“无国籍人士”。1999年,他的第三个儿子、被视为接班人的韦兹·卡翁达在住宅附近被枪杀。

2000年,卡翁达重获赞比亚国籍,并宣布“永不重返政治舞台”。

中国的老朋友

卡翁达的影响力,绝不局限于赞比亚。

《纽约时报》称,卡翁达在外交事务中发挥了最为深远的影响力。

作为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元老和非洲社会主义尝试的代表人物之一,卡翁达是非洲统一组织(非洲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的资深领导者。

他坚决反对南非种族隔离。安哥拉、莫桑比克、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南非等国游击队,在争取民族武装解放的过程中,都得到了卡翁达的积极支持。在冷战时期,他坚决保持赞比亚的不结盟,还公开批评美国介入越南战争。

对中国人来说,卡翁达更是一位老朋友,甚至用“全天候朋友”形容中赞、中非关系,也是由卡翁达首创。

卡翁达见证了中赞、中非关系发展中诸多重要时刻。2009年,中非友好协会评选出“感动中国的五位非洲人”中,排名第一的就是卡翁达。

1964年10月25日,卡翁达在赞比亚独立后的第二天宣布同中国建交,29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赞比亚成为南部非洲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他还曾于1967年、1974年、1980年、1988年四次以赞比亚总统身份访华。

1967年的首次访华,也被卡翁达称为“高光时刻”之一。据卡翁达回忆,那时,他和坦桑尼亚前总统尼雷尔曾去西方国家,告诉他们赞比亚和坦桑尼亚需要修建铁路,“然而,西方国家拒绝了我们”。

后来,他们一同去北京见了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当时中国也处于经济困难时期,但为了支援非洲的独立运动,毛泽东在会见卡翁达时果断决定援建后来举世闻名的坦赞铁路。

卡翁达说,他在回国后便创造出“全天候朋友”这个词:“在多少困难时期,我们都一同走过来了,互相支持、共同发展,你还能找到什么词语比‘全天候朋友’更能表达赞中关系呢?”

1974年第二次访华时,他和毛主席的一段对话,则引发了毛主席对三个世界的划分,产生深远影响。

卡翁达曾在联合国讲坛上大声疾呼,联合国中没有新中国人民的代表,这是错误的。对此,毛泽东主席曾感慨地说:“是非洲的黑人兄弟们,把我们抬进的联合国。”

浪漫主义者

在外界看来,卡翁达是一个感性的人,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

《纽约时报》曾这样形容卡翁达:私下里,他说话声音很轻,听众必须仔细聆听。文章还称卡翁达“温和谦逊”,“既不抽烟,也不喝酒,主要吃蔬菜、水果、牛奶和水。”

据悉,圣雄甘地的非暴力思想对卡翁达影响颇深,原本就不喝酒的他后来开始戒烟、戒荤腥。

卡翁达还是个浪漫主义者。还未从政时,他就和贝蒂·班达结婚。婚后,贝蒂一直积极支持卡翁达的政治生涯,赞比亚人亲切地称她为“贝蒂妈妈”。两人育有9个子女。

南非《公民报》(The Citizen)称,卡翁达是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会为妻子贝蒂演唱和弹奏小夜曲。他会弹钢琴、吉他和手风琴,还会打高尔夫球。“在非洲或当今任何一个国家,都找不到卡翁达这样的总统。”《公民报》称。

在1987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卡翁达透露自己的第五个儿子死于艾滋病。在这样的时刻,卡翁达总会掏出随身带着的白手帕,擦干眼泪,让自己平静下来。

《纽约时报》称,白手帕就此成了卡翁达的标志性饰物,也是一个生动的饰物。在其他非洲领导人炫耀权力的时代,卡翁达洗得干干净净的手帕就像是护身符,唤起了他与人民间的情感纽带。

受到儿子去世触动后,卡翁达成立“肯尼思·卡翁达非洲儿童基金会”。晚年生涯中,他将大部分时间奉献给了慈善事业,投身于抗击艾滋病事业中。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卡翁达仍不忘发挥余热。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裘雯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