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起点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 产业协同、人才引进“双战略“齐发力
封面新闻记者 曹钰
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科技”出现了15次,“创新”出现了35次。
备受瞩目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科技创新的建设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快速发展的支撑力越来越多、越来越强。
——2021年3月4日,全国两会期间,重庆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决定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交全团建议——支持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
——2021年10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出炉,《纲要》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尤其是“卡脖子”技术,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创新合作,合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科技支撑。
——2022年年初,重庆市政府陆续发布《重庆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和《重庆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2035年,重庆要基本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西部(重庆)科学城。
——成都市也先后出台《中共成都市委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成都市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成都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培育和推进科技创新的制度设计不断完善。
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规划布局示意图
到2025年,川渝两地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基本建成,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基本形成。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既是目标,也是引擎。
成渝综合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将在哪些领域深耕突破?未来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就此,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和专家。
共建目标
加速相向而行高标准共建西部科学城
西部(重庆)科学城位于重庆中心城区西部槽谷,涉及北碚、沙坪坝、九龙坡、江津、璧山5个行政区,规划范围1198平方公里,核心区为313平方公里的重庆高新区直管园。
西部(成都)科学城则通过构建“一核四区”空间功能布局,规划面积394.2平方公里,涉及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成都东部新区、高新区和双流区。
西部(成都)科学城
围绕共建目标,双方将发挥西部(重庆)科学城、西部(成都)科学城创新平台优势和引领示范作用,增强成渝地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形成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共建、资源共享、项目共促、政策共通、成果共享局面,加快形成“基础科研—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的全链条创新体系,成为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支撑。
具体而言,重庆方面,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地处西部(重庆)科学城核心区,规划范围面积100平方公里,坐拥科学公园、科学会堂、科学谷等地标性建筑,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等院校,汇聚新型高端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按照规划,未来将以100平方公里的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为牵引,高水平建设大学城、科研港、科学谷、生命岛、科创街“五大创新支撑”,集中布局创新资源,增强科学城科技创新“引领性”。
西部(重庆)科学城一角。
成都方面,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等重大创新平台正在加快建设之中。目前,西部(成都)科学城已聚集电磁驱动聚变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6个、交叉研究平台6个,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5个,中科系、中核系、中物系等国家级科研机构25家,精准落地科技创新基地22个、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54个、科教基础设施6个。
两市科技主管部门也纷纷表态。“聚焦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争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着力建设中科院汽车软件创新平台和超瞬态实验装置、长江模拟器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积极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谋划建设重庆实验室,形成科技创新的‘四梁八柱’。”重庆市科技局副局长牟小云在2022重庆两会专题记者会上表示。
“加快推动成渝两地科技合作,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成渝一直在加速相向而行。”成都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共建西部科学城”等部署,两地将发挥各自科技资源优势,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沿交叉平台、技术创新平台,凝聚形成科技创新合力。
共享人才
为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提供创“源源不断”新动力
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要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双方合力打造覆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科技创新生态圈,要从哪些领域深耕突破?两地专家均提到了一个关键词:人才。
成都聚集了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一批教育部直属高校,在教学、科研中示范性强,尤其在IT领域、生物医药研发应用方面具有较大基础。重庆高校则在实际的科研应用上具有较扎实的基础,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在法治环境、营商环境上为市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
西部(重庆)科学城科研人员在认真工作。
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总裁、首席研究科学家汤继强教授认为成都在科技创新建设有三大特点:有人才、有成果、有形式。
一是成都人才聚集和人才招引已经初具品牌效应,使得该市2022年常住人口有望突破2100万;二是成都生物医药研发工作突飞猛进,为后续进入“独角兽”企业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开门创新,对外开放,为打造内陆对外开放高地埋下根基。
重庆和成都两边的科研资源力量有特点、有共性也有差异,汤继强表示“成渝两地需要具体通过共建科学中心的方式,彼此取长补短,联合发力,取得更好的发挥作用。”
“科技发展是大经济城市集群、做大经济体量的主要推动力。”在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重庆大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姚树洁看来,成渝地区经济体量较大、人口较多,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以科技创新来推动经济中心的建设,是一条必经之路。”
他表示,“一个城市资源、科技力量是有限的,如果两个特大城市的科研、科技力量、人才能够自由畅通,优势互补的话,就能形成非常大的规模经济效益。”
政府通过搭建平台、政策优惠、引进投资,将高科技企业和大型企业吸附到产业园区,形成以科技推动产业发展的模式,姚树洁表示,这种模式使得产业具有较强大的后劲和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从而进一步达到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科学中心和经济中心的目的。
关于如何进一步加强两地人才流动的便捷性,姚树洁表示,两地需共建一个“微循环”,形成“板链”拉动态势,城市集群就是“板”,高铁、高速公路、航空和“互联网+”是“链”。“板链”拉动可带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趋同增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协同创新
构建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助力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
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聚焦重点领域,打通产业链条,着力打造一批优势特色显著的产业集群,因此,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各类创新要素的交流、合作、对接、共享,以及推动创新要素的融合、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等。
目前,成渝两地通过交流协作,已结出产业协同的“果实”。例如,在微电子产业领域,成都高校多、人才多,在芯片设计上有优势;而重庆芯片企业密集,两地“合璧”,协同创新,加快壮大成渝地区集成电路产业的整体实力,做强“中国芯”。
正因如此,电子科技大学选择来到重庆,落户西永微电园,让实验室与生产线只有“一墙之隔”。目前,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微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已与重庆声光电、西南集成、联合微电子、华润微电子、吉芯科技等多家重庆企业形成合作。西部(重庆)科学城集成电路产业“朋友圈”进一步壮大,2021年西部(重庆)科学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速达15.8%。
在多位专家看来,重庆、成都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双核”,要改变支柱产业重合度较高,产业布局趋同的现状,完全应当基于产业部门的关联,完善优势产业的全过程科技创新支撑,打通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等多个维度,让优势的产业集群发挥出产业链优势。
而按此思路,为进一步加强重庆、成都“双核”联动,从2021年开始,两地协同创新的动作频频。
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微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雷键 摄
重庆市科技局与四川省科技厅联合实施重点研发项目,积极探索科研资金跨省使用模式,共同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2021年5月,重庆市科技局与四川省科技厅共同出资经费增至4000万元,在人工智能、大健康的基础上,新增生态环保、现代农业两个领域展开联合攻关。而且,最终确定的16项资助项目,单个项目的资助额度最高达到200万元,实现了翻番。
2021年12月17日,重庆市科技局与成都市科技局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也是合作内容之一。今后,双方将共同实施成渝科创合作计划,共同凝练发布技术需求,支持两地企业、高校院所组队申报,进一步强化创新链产业链协同。
有理由相信,经过进一步资源整合、流程再造,重庆、成都能通过多条产业链的相互交叉融合,形成新的产业集群,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质发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