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9.0到9.4,今年的国剧之王,已经定了

由 解洪海 发布于 综合

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才说完2020年国产剧高峰——《大江大河2》。

又一部主旋律题材国产剧《山海情》封神了。

开分9.0,开播后评分不降反升,一路飙到9.4。

看来这剧是越看越上头,越看越带劲。

真有这么神?这就给大家盘一盘。

《山海情》的时间线跟《大江大河2》差不多,讲的是九十年代宁夏西海固吊庄的故事。

何谓“吊庄”?

就是把整个村子吊起来,到另外一个地方放下。说白了就是一个地区的人,整体移民。

为什么要吊庄?

很简单,因为穷,穷到吃土,是真的只能吃土。

“自古苦瘠甲天下”,西海固土地贫瘠,本地人吃饱肚子都成问题,穷得远近闻名。

穷到一家兄弟几个穿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剩下的人只能待在家,躺在被窝里等。

穷到村民只为一头驴就能把自己亲闺女给许配了。

穷到年轻人在本地看不到出路,迫不得已扒火车逃跑。

光从剧中人的名字也能窥见一二,得宝、得福、喊水、水花、永富……这些名字无不在说,这是一个干旱贫瘠的地方,居民们只有能过上好日子这么一个朴素的愿望。

此时已经到了九十年代,在片片儿时记忆中,这会儿大多数城市居民已经过上了起码温饱不愁的生活。

再看前几天刚安利过的《大江大河》,同样是九十年代,剧里集体经济搞得风生水起,工厂大干快上几乎敢与世界先进叫板。

而荒芜的西海固,仍然只有一抔黄土。

不知道的还以为展现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不过人挪死树挪活,政府计划把西海固居民都迁到大平原上去。

新居地势开阔、能引黄河水灌溉,周围交通便利,还接近大城市。

县领导承诺,新居要不了几年,就能变成塞上江南。

刚到县里报道工作的小马心动了,为了这塞上江南,说啥也得把村民拉过去。

但现如今,新居不过是一片随时有可能会刮沙尘暴的荒原。

因此好不容易动员迁去的几户人家,没过几天就尽数跑回了老家。

老家再穷,好歹有祖上留下的几间小屋,新居连个能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

然而,为了完成县里的硬指标,还是老支书和村长做表率,首先提出主动移民,这才勉强完成了村里的迁居任务。

村民吊庄之后,好日子来得也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快。

全村老小大老远迁来,新居的基础设施却是零,别说是看病、上学,连正经的房子都没有一间,还是现场抽签分地、从头开始盖屋舍。

房子盖好前,就暂住在土坑挖的临时房子里,草席子一搭就算是屋顶。

从外面看来,“房子”就长这样

因为移民户数不满八十户,小马的村子一直没有通电。

县里见村子为难,特事特办,把标准降到了六十户。

眼瞅着再来一批吊庄户,小马村子的户数就能达到通电标准。

结果一场沙尘暴,吓跑了三户新移民。

这下六十户的指标,不多不少,正差一户。

但是小马早就告诉村民再过几天就能通电,已经苦了好几年的村民就快挺不住了,这回再不通电,不知又有多少新移民会一气之下跑回老家。

为了让领导网开一面,小马是求爷爷告奶奶,每天到供电所当门神。

最终,事情还是被一个主妇给解决了。

当年小马去外地上学,和初恋水花就此分手,水花家也是穷得没办法了,水花爹用一头驴就把闺女给换了。

嫁到隔壁村的水花也没过几天好日子,丈夫为了挖水井,被塌方的石块砸成残疾。

水花一个人要拉扯丈夫孩子,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于是决定移民。

然而,水花丈夫残疾,家里没有壮劳力,不符合移民标准,算是自愿移民,没有公家的车帮忙搬迁。

水花就把丈夫、孩子和全部家当安置在一辆平板车上,四百多公里的路程,一路上风餐露宿,她一个人拉了七天七夜,这才到了新居。

水花家一到,村里也终于凑够了六十户居民,电,终于名正言顺的通进了村。

解决了眼前的问题,还得谋长远的生计,村民们得在这大平原上耕种。

平原上,地倒是足够平,但全是不能搞种植的沙土。

为了固沙,老支书亲手种出一排树苗,指望着以后长成参天大树防风固沙。

为了在沙土上种地,村民就一锹一锹地开垦,一车一车从外地拉土回来改良土壤。

好不容易种出了麦苗,还需要水来灌溉。

村民们就这么眼巴巴蹲在田间地头等水来。

结果被告知,村子地势高,还需要修建三级扬水站才能供水,因此他们不归目前的二级扬水站管,想通水灌溉,又需要缴纳高额的水费。

早先说好的黄河水没了踪影,地里的麦苗也眼见着就要旱死。

最后还是小马大胆闯了市领导的会议,才暂时解决了这一茬麦子的灌溉问题。

总之,刚刚吊庄的村民们遇到的难题是一个接一个,好日子远比想象中来得慢。

明明是就是九十年代,不知道的都以为是去了《1942》片场

但既然把村民们移到了这么个要啥没啥的荒地,政府肯定是要管的。

怎么管?

这就涉及到了当时年代东西协作、对口扶贫的政策。

较富裕的福建省对口支援宁夏回族自治区,派出了人才、技术和资金帮助宁夏脱贫。

郭京飞、黄觉、姚晨等人饰演的,就是来进行对口扶贫的干部。

刚来宁夏,不仅因为方言问题,两边的人沟通有问题,水土不一样,也让这些福建干部非常不适应。

来到西海固第二天,不适应干燥气候的郭京飞干到流鼻血,梦里一晚上都在找水喝。

黄觉蹲在西海固帮当地人种蘑菇致富,长时间回不了家,有人给带一罐福建的沙茶酱,吃一顿菌汤锅就高兴得跟过年似的。

不仅有人才、技术和资金输入,福建也帮助宁夏进行了劳动力输出,带当地没有工作挣不上钱的男女青年,到福建的大小工厂打工赚钱。

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是当时西部经济生活的真实写照。

也正是这股子真劲儿,《山海情》才配得上如此高分。

如果说《大江大河》展现的是改革开放时期沿海地区的奋斗故事,《山海情》就是仍然延续着小农经济的西部地区的改革史。

安利《大江大河2》的时候我也说过,它的好在于不悬浮,不尬吹,一五一十反应当时的实际问题。

《山海情》同理,那简直就是1:1把西海固搬到观众面前,我一边看电视,就感觉剧里西海固的沙子仿佛已经吹到了脸上,体验了一把那里的艰苦环境。

而致富路上的每一个沟沟坎坎,《山海情》也以近乎白描的方式直接怼到观众面前,告诉观众,当地居民面对的就是这么一个没水、没电、而且自然条件差的境况。

白手起家说起来没什么感觉,到了要落实的时候,才发现是真要从一砖一瓦做起。

强推小伙伴们《大江大河》《山海情》两部作品配合服用。

前者故事里欣欣向荣的沿海经济不是普遍现象,加上西部扎根土地的点滴奋斗,才是我们国家当时的改革的全貌。

而且一定要看方言版!

剧情节奏再紧凑,制作再用心,演技再精湛,最后也得加上地道的方言调味,才能感受到剧里的那份质朴、纯真,那才能说是真的美滴很。

郭京飞、黄觉饰演福建来的干部,也都是一口烫嘴的福(hu)建塑料普通话,跟西海固方言碰撞到一起,十分诙谐,保证入股不亏。

值得一提的是,《大江大河》和《山海情》出自同一个团队之手,良心国剧的代表——正午阳光。

对于正午来说,2015年的《伪装者》是个分水岭。

在这部剧之前,正午团队隶属于山东影视集团,山影成立于1986年,是中国最早的电视剧生产单位之一。

2011年,当时的总经理侯鸿亮带着山影的一批导演成立了正午阳光。

《伪装者》就是这个半新不旧的团队独立制作的第一部剧。

《伪装者》大爆之后,和山影合拍的《琅琊榜》紧接着面世,直接把国产古装权谋剧推到了新的高度。

侯鸿亮自己也说说,以前年轻观众都只看海外的剧,《伪装者》《琅琊榜》之后,观众重拾了对国产剧的信心。

随后,《温州两家人》《欢乐颂》《精绝古城》等一系列既叫好又叫作的作品问世,正午逐渐站稳脚跟,也成了“良心国剧”的代名词。

有《小时代》那味儿了哈哈

虽然后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我是余欢水》《清平乐》等剧口碑两极。

但《大江大河2》《山海情》一出,足以说明正午阳光的江湖地位,在国剧圈几乎是不可撼动的。

于正午而言,能集结孔笙、李雪、张开宙等能力卓越的导演,能建起一个稳定发挥的制作班底是一件幸事。

我相信对于电视剧观众而言,这个时代有正午,也是一件幸事。

其实聊起山影和正午,可聊的实在太多了,像什么《闯关东》《父母爱情》《战长沙》都是山影的作品。

是不是有种童年不知不觉就被占领的感觉!

本期点赞过1万,我就单写一篇图文好好给大家盘盘他们的前世今生。

今天就聊到这儿,《暗黑》最新一期今天更新 。

拜了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