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教育部“双一流”名单即将发布 清北之外最有优势高校排名

  八月即将过半,月底就要发布具体的国家“双一流”入选高校名单。这一建设也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以及“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重点建设之后的又一创新建设。以此政策来解决国家在重点建设高校学科的同时,存在的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

  根据官方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 (暂行)》规定,入选学科必备条件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应具有居于国内前列或国际前沿的高水平学科,学科水平在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中进入前列,或者国家急需、具有重大的行业或区域影响、学科优势突出、具有不可替代性。

  下面就根据QS排名、THE排名、ESI排名以及国内综合办学实力水平几方综合排名列出下面排行(军工类院校不参与排名):

重磅:教育部“双一流”名单即将发布 清北之外最有优势高校排名

  除了38所非军工类985院校外,还加入了6所很有行业特色的高校,和其他高校争夺“双一流”席位。其中,QS排名上榜的大陆高校共有以下32所: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

  除了38所非军工类985院校外,还加入了6所很有行业特色的高校,和其他高校争夺“双一流”席位。

重磅:教育部“双一流”名单即将发布 清北之外最有优势高校排名

  入选可知,清北复交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除此之外的其余5所C9高校一定会凭借自身优势学科进入“双一流”,其他的一流高校也一定会凭借自身的一流学科入选,但是有一流学科的高校是否能有机会通过这次评选升上一个层次还未可知。

重磅:教育部“双一流”名单即将发布 清北之外最有优势高校排名

  除了这次评选之后,并不会像之前那些工程建设一样,身份固化。“双一流”高校是存在动态监控的,并且加入了期中期末审核。根据期末评价结果等情况,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这样的评价机制会更加促进学校的学科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科研创新水平,真正地办更好的大学。

重磅:教育部“双一流”名单即将发布 清北之外最有优势高校排名

  猜测排名如此,但“双一流”建设评选还在高校材料报送阶段,具体名单八月底就会揭晓,敬请关注!

  关注考研与保研头条号,和象牙塔零距离,欢迎留言区评论互动~


重磅:教育部“双一流”名单即将发布 清北之外最有优势高校排名

  “

  《方案》明确了10大任务,五项建设任务(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五项改个任务(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关键环节突破,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可以说设计了双一流建设的总体框架和发展目标。在双一流建设中,我想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重磅:教育部“双一流”名单即将发布 清北之外最有优势高校排名

  第一,建设规模和数量的问题。我们大学数量较多,怎样从这么多的大学选择出具备这一条件的大学是关键的第一步。我们是从数量的变化来寻求质量的突破,还是在少而精的条件下集中发展。这一点我们要有个规划和设想,毕竟我们在人力财力上还有一定的限制。广种薄收的思路,自由发展的状态最好,但我们肯定不能兼顾所有。必须有一定的重点,优选一批,发展一批,成功一批。发展的数量要有个规划,多少大学,学科中培养多少,不能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第二,我们要清楚是规划还是一个新的评价办法。如果是规划就有先期性,先导性,也就是我们建设是有重点的,先布置再建设。如果我们是一个评价,那就是大家都建设,然后评估谁达到标准谁上,从整个创建思路上也应该是这样,这样做能极大的调动学校创建的积极性,但有一个问题要想明白,这么多的大学参与进来(当然是好事),其投入是巨大的,会不会撒了胡椒面。因为在农村学校建设中,我们确实感受到了这一点,建了很多学校,一部分却闲置了,造成浪费。在大学建设中,这一点是不是也适用?怎样做好大学的建设,也应该超前考虑,也应该考虑成本和效益的问题,也应该做以整体规划和调整。

重磅:教育部“双一流”名单即将发布 清北之外最有优势高校排名

  (2017-08-08)


重磅:教育部“双一流”名单即将发布 清北之外最有优势高校排名

  7月28日下午,由贵州省企业联合会、贵州省企业家协会联合省直有关部门主办的“2017贵州企业100强、贵州民营企业100强发布暨第十八届管理创新成果推广大会”在贵阳召开。中国烟草总公司贵州省公司、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列企业100强前三;贵州宏立城集团、贵州通源集团、贵州以晴光电集团有限公司位列民企100强前三。

  会上,发布2017贵州企业100强、贵州民营企业100强和2017年贵州省“成长之星”企业名单;为贵州双百强企业和管理创新成果单位进行授牌;企业代表分别作交流发言。

  据悉,贵州省企业联合会参照国际通行惯例和“中国500强企业”及全国各省市区“企业100强”排序发布规则,在企业自愿申报基础上,采取2017贵州企业100强以上一年企业营业收入为入围标准排序和2017贵州民营企业100强以营业收入、增加利税、净资产、研发投入、职工总数等五项指标综合排序的方式,经专家审核,最终排出2017贵州企业100强、2017贵州民营企业100强,这是贵州省连续第12次发布贵州企业100强和第三次发布贵州民营企业100强榜单。

重磅:教育部“双一流”名单即将发布 清北之外最有优势高校排名

  贵州茅台(图片来源网络)

  2017贵州企业100强

  在经营规模方面,2017贵州企业100强实现营业总收入8218亿元,较上年增长624亿元,增长8.21%。资产总额达22284亿元,较上年增长2051.86亿元,增长10.14%。其中,营业收入达到百亿元及以上企业25户,户数占全部100强企业的四分之一;营业收入达5874.77亿元,占贵州企业100强营业总收入的71.48%。

  在税收总额方面,2017贵州企业100强纳税总额847.09亿元,较上年增加15.36亿元,占当年全省税收的75.46%,为全省财政总收入35.15%。其中,纳税总额在1亿元及以上的企业有69户,较上年增加3户,有11户企业纳税额超过10亿元。其中贵州中烟草公司以210.58亿元稳居纳税大户首位,茅台酒集团以187.29亿元排名第二。

  在企业效益方面,2017贵州企业100强共实现净利润474.83亿元,较上年减少2.20亿元,下降0.46%,降幅比上年收窄2.82个百分点。2017贵州企业100强入围门槛为11.01亿元,较上年增加31.61%。企业主要分布在贵阳、遵义、六盘水等市州,其中贵阳市74户、遵义市9户、六盘水6户。

  在产业发展方面,2017贵州企业100强中工业企业58户(含制造业、煤炭采掘业),其营业收入、净利润、税收分别占47.89%、55.97%、68.51%。有31户服务业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3075.66亿元,实现净利润186.02亿元,分别占贵州企业100强的37.42%和39.17%。建筑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24.10%和70.41%。

  在产业专利方面,2017贵州企业100强新产品销售额522.8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6.36%。填报专利数据的61户企业共拥有各类专利12145件,比上年增加2465件。此外,贵州企业100强全年新增就业人员34978人。

重磅:教育部“双一流”名单即将发布 清北之外最有优势高校排名

  花果园夜景

  贵州民营企业100强

  2016年“贵州民营企业100强”在提高民营经济比重五年行动计划的大力推动和全省第三次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的鼓励下,贵州省民营大企业发展加速,实力增强,成为推动全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强力“引擎”。

  在经营规模方面,2017年贵州民营企业100强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1577.44亿元,较上年增6.13%。贵州民营企业100强入围门槛为2.14亿元,较上年提高0.97亿元,提升率达82.90%。有17户营业收入20亿元及以上企业,其中有3户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

重磅:教育部“双一流”名单即将发布 清北之外最有优势高校排名

  老干妈陶华碧(图片来源网络)

  在纳税方面,2017贵州民营企业100强共实现利润98.53亿元,纳税83.70亿元,较上年增长12.90亿元,增长率18.22%。其中,贵州宏立城集团以8.34亿元的纳税总额位居第一,贵州老干妈风味食品公司以7.55亿元排名第二。年度纳税超过1亿元的企业有25户,比上年增加6户。此外,贵州民营企业100强全年就业总人数为119840人,比上年增加5308人。(中华工商时报 兴云)

  附名单:

  2017贵州企业100强名单

重磅:教育部“双一流”名单即将发布 清北之外最有优势高校排名
重磅:教育部“双一流”名单即将发布 清北之外最有优势高校排名
重磅:教育部“双一流”名单即将发布 清北之外最有优势高校排名

  2017贵州民营企业100强名单

重磅:教育部“双一流”名单即将发布 清北之外最有优势高校排名
重磅:教育部“双一流”名单即将发布 清北之外最有优势高校排名
重磅:教育部“双一流”名单即将发布 清北之外最有优势高校排名

  2017年贵州“成长之星”企业名单

重磅:教育部“双一流”名单即将发布 清北之外最有优势高校排名

  (2017-07-28)


  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牵动了全社会心系教育强国的情思。无疑,我国的“双一流”建设具有鲜明的“国家倡导、地方助推、高校主体”的中国特色。鉴于之前高校进入“211”、“985”工程就能获得国家高额财政补贴,而且身份固化、利益固化,所以现在高校都把能否进入各类“双一流”建设名单看作决定学校命运的“生死符”。在这样的格局下,各类“双一流”建设名单和配套方案“你方唱罢我登场”,众多高校为了真真假假的“双一流”建设名单“魂不守舍”,其最终结局无外乎是几家欢喜多家忧。

  面对这样的闹哄,不禁发问,对于“双一流”建设,政府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其作用究竟该发挥在哪里?高校作为办学主体又该拥有哪些职责和担当?个人认为,在目前经费紧缺已不再是制约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主要矛盾的客观现实下,学校的发展定位和目标应交由学校自己来主张和实现,政府无需推出具体的官方“双一流”建设名单。理由有五:

  第一,世界一流大学是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 它没有绝对的标准,也没有固定的对象,说到底它是民众心目中的形象,所以本质上不易推出“双一流”建设名单。中国成就世界一流高等教育指日可待,因为一来强大的综合国力及中华民族对于教育一流的孜孜求索,没有任何理由和困难可以阻止中国实现“双一流”的步伐,二来中华民族的长盛久安也离不开一流高等教育的支撑和保障。只是具体的“双一流”对象应该是“天时、地利、人和”的造化,就像国外有的一流大学可能就是应合了某项重大社会事件的契机而发展形成,所以前期没必要人为地竖起壁垒或对“入围名单”过分渲染。

  第二,最近教育部联合五部委办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要向地方和高校放权,所以高校的目标规划理应由高校自己来制定。中国提出建设“双一流”的战略目标明智而及时,但在国家层面上无需具体规划到各所大学的发展目标与路径,政府不能代替学校做决策。在目前各高校对“双一流”入围资格极度敏感和依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充分估计推出官方“双一流”建设名单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之前第四轮学科评估并发的有高校为了学科名次而短期内关停并转专业的非理性现象不容忽视。

  第三,政府对“双一流”建设的职责更多在于建立公平公正、透明、高效的竞争环境和保障机制。各行各业的翘楚,哪一个不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抓住机遇、发奋图强的?其中不乏有不起眼的“虾米”靠着一股拼劲,一路成长为业界“大佬”,也有大企业因一味等靠要、吃老本而最终破产的。同理,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最终“花落谁家”,唯有凭实力和成果争得!所以,可否不要行政框定“双一流”建设的入围对象,让有雄心、爱挑战的高校都有“用武之地”。良性竞争,可以从根本上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上升,这是“双一流”建设的基础,也是拔出有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的制度保证。

  第四,“双一流”建设,终究是要靠学校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而目前高校尤其需要“安静”的氛围。类似入围名单之类的选拔活动,要耗费学校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因为入围与否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定位和经费投入,所以高校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心神不定四处打听或被各种消息左右,无法保持办学治学应有的沉静和专注。 说到底,当一所大学在其办学的各项职能上发挥出色,稳定地领先于世界范围内的同行之时,世界一流是跑不掉的。所以,社会和政府部门推进“双一流”建设,可能更需要营建让高校能安心、静心、专心搞建设的外部环境,把关注点放在学校的建设成果上。

  第五,因为高等教育资源和经费紧张,所以国家需要把资金集中在若干所重点建设大学身上,这种早前国家推出各类教育工程名单的理由已不再主要。随着国力的强盛及全社会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增加,这种“捆绑”国家财政投入的需求,已大大缓解。的确,国外有国家和地区推出各类“顶级大学”建设计划,这是因为他们普遍存在教育经费捉襟见肘的问题,而这种重点投入可能加剧高校两极分化、投入效率低下和选拔机制不科学公平等问题也已引起各方重视。中国的国情不同,目前国内的一流大学最缺的并不是钱,而是科学的管理体制机制和氛围等。所以,中国的“双一流”建设不必蹈他国覆辙。

  作者 | 樊秀娣,同济大学办学质量评估院专家,上海高校智库管理与研究中心研究员。

  (2017-06-20)


重磅:教育部“双一流”名单即将发布 清北之外最有优势高校排名

  根据教育部官方微博“微言教育”发布的最新消息:拟于8月底左右正式公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值得关注的是,教育部此次发声,是针对日前在网上广泛流传的一则“42所双一流大学出炉,世界一流大学名单!”的网帖做出的回应。这份网帖称,原“985”工程高校进入双一流建设的共有39所,其中A类36所,B类3所,此外再新增3所B类学校。

  针对这份网传名单,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大决策。根据《总体方案》《实施办法》,按照稳中求进、继承创新、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遴选认定了一批“双一流”拟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有关工作仍在过程中,最终名单确定后拟于8月底左右正式公布。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教育部第一次针对“双一流”进展进行辟谣。就在今年3月, 针对“双一流”建设以及网上出现的所谓“双一流”学校名单,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明确表示,这两年关于“双一流”的故事很多,“其实用一句话说,他们想多了。”

  去年8月,还有一份“首批‘双一流’建设拟定的大学名单”在帖子在网络流传。这份名单显示,目前“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名单中还显示,全国的259所高校的数百个学科入围“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教育部也迅速针对这份网传名单回应,称从未发布过“双一流”大学名单。

  在业内专家看来,“双一流”假名单不时出现于网络,引发关注和热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理解为各地对于“双一流”进展的高度关注。从政府到高校再到普通的民众均意识到,“双一流”建设事关我国高等教育未来走向。根据今年1月25日发布的《实施办法》,“双一流”将按照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2016 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并建立建设高校有进有出动态调整机制。

  可以确定的是,在教育部正式公布“双一流”建设名单前,网传的名单均不实。

  (2017-06-17)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6092 字。

转载请注明: 重磅:教育部“双一流”名单即将发布 清北之外最有优势高校排名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