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日本爆买 日货到底哪里好
中国游客日本爆买 日货到底哪里好
揭秘!中国游客日本爆买 中国人日本疯狂“扫货” 背后的真正原因
日媒称,中国人的“爆买”已成为热议话题的外国游客购物热,也逐渐蔓延到高速公路的服务区(SA)和停车区(PA)。同时也瞄准2020年东京奥运会,埼玉县内也开始推进新的应对措施。
从马桶盖到药品化妆品,甚至连日用品也要千里迢迢从日本买回来,这正是当下中国人疯狂在日本购物的真实写照,据悉 ,2014年,中国赴日游客超过241万人次,同比激增84%,占到全体外国游客消费额的四分之一。
买在中国买不到的东西还情有可原,可有些人竟然要在东京买智能马桶盖,拿回去让日本公司的当地子公司帮着安装。在中国也有同样的东西,为什么不在中国买,实在让人不可思议,可据说使用标有“日本制”的东西是一种上档次、有品味的象征。
2014年,中国赴日游客超过241万人次,同比激增84%。与此同时,中国游客在日本的消费金额也达到2013年的2倍以上,为5583亿日元(约合292亿元人民币),占到全体外国游客消费额的四分之一。而且,中国游客人均消费金额达23万1753日元(约合12085元人民币),远远超过访日外国游客的平均水平。
在各种日本产品中,中国游客购买最多的是药品和化妆品,而且丝毫没有减退的趋势。这不仅让日本各大药妆店效益大幅提升,而且开始推动整个行业重新洗牌。谁抓住了中国游客的心,谁就拥有未来。对此,日本最大的药妆连锁店“松本清药店”深有体会。
在日本,“松本清药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药店,除了药品还出售化妆品、零食、饮料和雨伞等各种物品,成为日本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来自成都的王先生说:“我通过导游手册拿到了优惠券,只要购买3万日元以上物品就可以有5%折扣。对于我们这些大笔扫货的人来说,实在太划算了。”
多次赴日旅游的董女士则是看中了“松本清药店”的免税对应措施。
“松本清药店”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游客的大量到来,不仅让日本各种销售数据变得更好看,而且已经促使日本各行各业悄然发生质变。
有了中国等海外游客的强力支撑,很多日本企业开始大胆尝试定位转换。而这无疑将打破日本原有的市场格局,让业界重新洗牌。
链接
中国游客为何爱到日本“扫货”
在这股赴日旅游热中,中国游客热衷于购买日本各类日常用品的现象引起热议。从铅笔、削皮刀、眼罩等小物品,到电饭煲、旅行箱等大件,中国游客的采购清单正在不断扩容。他们的身影,也成了日本商场的一道独特景观。
近年来,随着索尼、夏普等日本制造业翘楚业绩恶化,“日本制造”看似日渐式微,但中国游客千里迢迢赴日购买陶瓷菜刀、不嫌麻烦地扛马桶盖回国,证明日本制造业底蕴犹在。为何日本人能够把日常用品做得如此精致耐用,设计得如此人性贴心?其中,也许蕴藏着中国制造业该如何转型升级的答案。
看热门新闻就来新闻阁:http://www.xinwenge.net/产品设计注重人性化
随着近两年日元汇率暴跌,加之日本政府去年扩大免税品类范围,化妆品等同类产品在日本的售价已明显低于中国国内,吸引不少中国人到日本采购。
但中国游客到日本“扫货”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价格便宜。出于防止技术外泄等考虑,日本企业一般把最好的产品留在日本国内,造成同一品牌国内外在售产品存在质量和技术上的差距。在日工作的夏先生对记者说,日本在售花王“尿不湿”,孩子穿一整天都很干爽,质量明显高于中国在售花王产品。由于中国人抢购“尿不湿”,日本商场甚至已开始限购。
归根结底,日本制造产品的优良品质、精美外观和贴心设计才是中国游客爱到日本“扫货”的主要原因。前两天,本报记者在东京一家药妆店碰到“扫货”完毕的小学教师丁老师,她拿着一副折合人民币100多元的眼
罩说:“这眼罩质感特别好,还带加热功能,国内买不到。”她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来日本,发现很多日用品确如传言一样,都很精致,“一看就想买”。“东西价格比国内贵,但听说很耐用,我觉得挺值,”她说。
产品的人性化设计是“日本制造”的一个著名“标签”。日本雨伞的伞柄都带有一个透明的小框,可以将写有姓名的纸片搁在里面,防止拿混。儿童毛巾带有挂扣,方便孩子在幼儿园或小学悬挂。日语中有个词叫“配虑”,大概意思是替别人着想。日本人为人处世格外注重“配虑”。日本日常用品的功能设计如此贴心和人性化与这种精神分不开。只有将用户体验放在第一位,才能想出如此贴心的小设计。
“匠人文化”追求完美细节
日本是岛国,国土狭长,面积小,几千年来生存于这样的地理自然环境,使日本人形成注重细节的民族特质。从小巧玲珑的手工艺品,到精致别雅的庭院,都可以体会到日本人苛求细节完美的精神。自然,在制造日常生活用品方面,他们也精益求精,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这种精神由来已久。有专家说,宋时,日本刀就备受中国人欢迎,欧阳修还特意写过诗作《日本刀歌》,称东瀛“器玩皆精巧”。时至今日,日本在细节的研磨等技艺方面仍领先全球,iPhone的外壳就由日本零部件厂制造。
在日本,只要专注、踏实地做好一件物品,哪怕只是一枚螺丝钉,也能获得成功,这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匠人文化”。
小泉仁左卫门是日本东北地区著名日用品“南部铁水壶”第十代传人,其家族从约350年前的江户时代起,便开始专门制造铁水壶。经过10代人毕生钻研和技术积累,由小泉仁纯手工制造的“南部铁水壶”,其做工之精细超过很多艺术品,而用它煮出的水味道与其他水壶煮的就是不一样,虽然单价在2万元人民币以上,但仍然受到不少中国人的追捧。
这种世世代代专注于制造日常用品的手工匠家族,在日本并不鲜见,他们的故事经常被电视台搬上荧屏。东京广播公司(TBS)电视台有一档名为《震惊世界的日本职人》的节目,专门介绍各地工匠的绝活。最近一期节目介绍了毕生研究怎么做好一把扫帚的职人,其手制扫帚售价达5000元人民币。
重视技艺传承与创新
在日本,匠人受尊重,社会地位高。漆工、制刀工、染匠等制造日常用品的手艺人,也能与歌舞伎等艺术家一样,荣获“人间国宝”称号,登上大雅之堂。
除这些传统工艺匠人外,活跃于现代制造业一线的年轻行业能手,也是日本社会的骄傲。提起奥运会,中国人一般会联想到四年一次的体育盛会,但在日本,也可能指“技能奥运会”。技能奥运会竞赛项目既包括汽车装配、焊接等制造技艺,也包括建墙铺瓦、安装水管等日常技能。日本年轻职人在技能奥运会上一直成绩突出,2007年更是位居金牌榜第一。
不少日本企业是百年老店,重视技艺的传承与交接,通过一代代研发人员的努力,实现了技术积累、改进和创新。吹风机的纳米水离子技术、保温杯的杯胆超镜面电解加工和电动牙刷的超声波技术等先进工艺,都是几代技术人员积累创新、改进技术的产物。
日用品“高端精品化”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游客还爱采购特定品牌的日本产品,比如虎牌保温杯、今治牌毛巾等。这和日本政府近年来推出的日用品“高端精品化”战略不无关系。
今治毛巾是爱媛县今治地区的特色产品,一直行销全国。但从
上世纪90年代起,受中国低价毛巾的冲击,产量大减,不少厂家倒闭。2006年,日本政府出资启动今治毛巾品牌化战略。当地政府规定,满足严格质量标准的厂家才能使用今治牌商标,并定期实施严格的抽样检查。这种品牌“高端精品化”战略大获成功。如今,在银座的百货商店,经常有中国游客购买成打的今治毛巾。
最近,安倍政府提出“地方创生”战略,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打造地方特色品牌。也许,今后会涌现更多像今治毛巾这样的品牌日用品。
看热门新闻就来新闻阁:http://www.xinwenge.net/中国游客日本爆买 日货到底哪里好
揭秘!中国游客日本爆买 中国人日本疯狂“扫货” 背后的真正原因
日媒称,中国人的“爆买”已成为热议话题的外国游客购物热,也逐渐蔓延到高速公路的服务区(SA)和停车区(PA)。同时也瞄准2020年东京奥运会,埼玉县内也开始推进新的应对措施。
从马桶盖到药品化妆品,甚至连日用品也要千里迢迢从日本买回来,这正是当下中国人疯狂在日本购物的真实写照,据悉 ,2014年,中国赴日游客超过241万人次,同比激增84%,占到全体外国游客消费额的四分之一。
买在中国买不到的东西还情有可原,可有些人竟然要在东京买智能马桶盖,拿回去让日本公司的当地子公司帮着安装。在中国也有同样的东西,为什么不在中国买,实在让人不可思议,可据说使用标有“日本制”的东西是一种上档次、有品味的象征。
2014年,中国赴日游客超过241万人次,同比激增84%。与此同时,中国游客在日本的消费金额也达到2013年的2倍以上,为5583亿日元(约合292亿元人民币),占到全体外国游客消费额的四分之一。而且,中国游客人均消费金额达23万1753日元(约合12085元人民币),远远超过访日外国游客的平均水平。
在各种日本产品中,中国游客购买最多的是药品和化妆品,而且丝毫没有减退的趋势。这不仅让日本各大药妆店效益大幅提升,而且开始推动整个行业重新洗牌。谁抓住了中国游客的心,谁就拥有未来。对此,日本最大的药妆连锁店“松本清药店”深有体会。
在日本,“松本清药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药店,除了药品还出售化妆品、零食、饮料和雨伞等各种物品,成为日本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来自成都的王先生说:“我通过导游手册拿到了优惠券,只要购买3万日元以上物品就可以有5%折扣。对于我们这些大笔扫货的人来说,实在太划算了。”
多次赴日旅游的董女士则是看中了“松本清药店”的免税对应措施。
“松本清药店”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游客的大量到来,不仅让日本各种销售数据变得更好看,而且已经促使日本各行各业悄然发生质变。
有了中国等海外游客的强力支撑,很多日本企业开始大胆尝试定位转换。而这无疑将打破日本原有的市场格局,让业界重新洗牌。
链接
中国游客为何爱到日本“扫货”
在这股赴日旅游热中,中国游客热衷于购买日本各类日常用品的现象引起热议。从铅笔、削皮刀、眼罩等小物品,到电饭煲、旅行箱等大件,中国游客的采购清单正在不断扩容。他们的身影,也成了日本商场的一道独特景观。
近年来,随着索尼、夏普等日本制造业翘楚业绩恶化,“日本制造”看似日渐式微,但中国游客千里迢迢赴日购买陶瓷菜刀、不嫌麻烦地扛马桶盖回国,证明日本制造业底蕴犹在。为何日本人能够把日常用品做得如此精致耐用,设计得如此人性贴心?其中,也许蕴藏着中国制造业该如何转型升级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