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车内按键换成中文,你真愿意?
汽车圈内,“崇洋媚外”是个经常出现的词,比如有人买车只看合资,扬言不买国产,网友们谓之“崇洋媚外”;近年来,部分国产车纷纷在车头、车尾换上英文标识,欲与国际“接轨”,但网友们同样会来一句“崇洋媚外”。
这一届车企,貌似挺难混的......
其实要说车上英文最多的地方,还数内饰中控,毕竟那些密密麻麻的功能旋钮、拨杆、按键上都是清一色的英文,有车主表示:我26个英文字母都读不全,整这么一套“英文内饰”,除了懵圈还是懵圈!
你还别说,有些车主在买车时对功能配置追求到了极致,但车子落地可能有两三年了,自己也没用上过一次自适应巡航之类的功能;买车时销售说仪表盘有好几种风格可以变换,结果车子买回家还是“能开就行”,除了踩油门刹车、挂挡、抡方向盘啥也不会。
为何?因为看到那一堆英文按键,就没精力去研究了,什么RES、SET、SEL、MODE、LIM......一个头两个大。
除了内心表达出对英语老师深深的愧疚之情外,不少车主还想问一句:明明是在中国出售、卖给中国消费者的车子,为啥按键标注就不能用中文?难道英文显得比较高级、比较上档次?
你还别说,在部分人眼里,英文确实是比较高大上的,不仅仅是车子,生活中的其它物品只要与“洋文化”沾上边,好像逼格就立马变得不一样了。
这似乎都在给我们灌输一个理念:外国人喜欢的东西就是好的、上档次的。以至于有人会觉得标中文的东西显得有些Low、有些不入流。
关于汽车按键为啥要用英文,相信大家都略知一二。首先是历史问题和习惯问题,英文目前依旧是全球最通用的语言,早期车企们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销往全世界,在按键上标注英文无疑是明智的方法,这么一来通用性也得到了增强。
与国外汽车品牌比起来,自主品牌很大一部分属于“后起之秀”,延用这一英文标注的习惯,当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另一方面,汽车功能按键也并非不能用中文,比亚迪车型就是其中代表,人家不仅车头车尾标的是秦、元、唐、宋等汉字,车内功能按键也用中文,看多了采用英文标注的车子,再看比亚迪车型会有种亲切感。
但采用中文也有一些不方便的地方,比如多功能方向盘上的按键,其面积大小通常只有1c㎡左右,只能容纳1-2个汉字,而且字体还不能太大,遇到笔画多的字就麻烦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用英文表达只需“ESP”三个字母,这真的无关汉字和英文本身谁更好,只有谁更方便、适用的说法。
其实只要留心观察,你会发现新车越来越不喜欢用实体按键了,就像以前满是按键的手机,简化成今天只有一块触摸屏的智能手机一般,很多车型也将大部分功能集成到了中控屏上,只保留几个实体按键或触控式按键。
这么一来就简单多了,只要中控屏上显示的是中文不就迎刃而解了?届时玩转车内功能就像玩一块平板电脑那么简单。
一套好的设计总是能掀起一股浪潮,就像当初的苹果手机一样,引来模仿者无数。那么,21世纪有没有能引领潮流的内饰设计?想必有,比如特斯拉。
特斯拉的内饰设计也许不是最成功的,但一定是最有特色的,每一个坐进特斯拉车内的人,基本都会对其极简内饰印象深刻。以Model 3为例,一块大屏 方向盘上的两个拨轮,构成了一套无比干净整洁的内饰。
所以,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车内按键上的英文也会逐渐被取消,采用图标来代替,又或者像特斯拉一样,直接在一块中控屏上操作。而即便目前是英文居多,其实车主常用到的功能按键就那几个,学习成本也不会很大,真要全部换成中文的,车主们看到可能又会觉得违和、不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