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3岁孩子的画作在网上火了,因为孩子喜欢画画,孩子的爸爸便将家中的旧画具拿出来让孩子“自由发挥”,没想到孩子真的创作出了艺术。
网友高度赞赏:“层次都出来了,这才三岁啊!”“这就是天赋吧!”还有网友说道:“换我爸妈,早一巴掌打过来了,你不能在地上垫点东西啊,颜料撒的一地都是。”
虽是调侃,但也说出了现实生活中的两类父母: 一类是支持孩子的兴趣并引导和鼓励的;另一种是认为孩子玩什么都是一时兴起,从来不重视孩子的兴趣爱好。
不同的态度,无形间就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人生。孩子的生活本是一张白纸,他们的兴趣便是五彩斑斓的颜料,做父母的,如果这个色的颜料不让涂,那个色的颜料不让抹,孩子的人生画作,岂不是平平无奇。
01 做孩子的翅膀,不做拽住孩子的风筝线
美国作家爱墨生说:“艺术家一开始总是业余爱好者。”这个社会竞争激烈,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竞争力,有的父母总是不自觉为孩子的爱好加上自己的价值观。
比如父母认为孩子玩游戏没出息不给玩,却从没想过把孩子往专业游戏竞手或者游戏开发员这些方向拓展,只是拼命给孩子报上孩子不喜欢的写字班、乐器班等。
当家长以成人的眼光看待爱好的利弊,本身就是扭曲了爱好存在的意义,孩子的天性也得不到解放。
想起一个男孩学编织的故事。美国有一个11岁的小男孩Jonah Larson,正是因为对编织情有独钟,成为了「全民偶像」。
看看这出神入化的飞针绝技:
他可以在8个小时内,编织完一条毯子。还会自己设计图案,拆分解构,创造新的图案和样式。
人们惊讶于他对钩织的天赋。但其实,如果没有妈妈的支持,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
5岁的时候,他第一次见到钩针,很好奇,就去找妈妈询问它的用途。她耐心地告诉他,这是钩针,可以编织出好看的东西。看儿子不太理解,她找来家里多余的毛线,还在网上为他找到了编织教程,让Jonah自己观看,就走开去做饭了。
没想到,等她做好了饭回来,惊喜地发现,Jonah居然跟着教程织好了一小块抹布。于是,妈妈将家里多出来的毛线统统送给他,让他自己编着玩。
从此,Jonah一发不可收拾,全凭自学,织出了越来越多令人惊艳的作品。
编织爱好并没有耽误Jonah的学习,相反,他成绩优异。他不仅收获了一大批崇拜者,在INS上有了近19万的粉丝,还影响了学校很多学生纷纷拿起钩针和纱线,拜他为师。
Jonah很幸运有这样一位母亲,如果他的妈妈也以旁人的目光阻止席瓦尔编织,或许一个编织天才就被流言摧毁了。
孩子的任何爱好都需要被支持才能得以发展,父母在面对孩子的爱好时,应该是孩子的翅膀,给他力量,而不应该做孩子的风筝线,掌控孩子的方向,阻碍孩子翱翔。
02 把爱好变为特长,给孩子一个多面世界
人生从来就不该是单选题,孩子的未来更该是一个多选项,把孩子的爱好变成特长,就是多给了孩子一把打开未来大门的钥匙。
抖音视频博主羽仔曾分享过一期 “把爱好坚持到底,能带来多少收益”的视频。视频中她分享了自己的学长Andy的经历:学长主业公关,副业写稿,稿费一篇1500块,月薪很早就过万。
大学时,Andy就靠着写稿帮别人代运营公众号赚到了5万元。后来他拿着这5万元去了北京一家大公司实习,尽管实习没有工资,但因为特长和副业,Andy依然拥有了在北京生活的底气。
刘若英小时候,祖母牵着她的手来到钢琴前,7岁的刘若英仰头问祖母:“我为什么要学钢琴?”
祖母告诉她:“学了钢琴,长大了可以相夫教子,但如果有一天你老公不要你了,你还能有一技之长,可以养自己、养小孩。”
智慧的祖母用大半生的经验和智慧告诉了小刘若英一个朴实的道理: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没有退路,对孩子而言,他们从小的爱好特长便是以后人生的退路。
才艺从来不决定人生未来的方向,但却可以让人生多一些选择项。
我们不必奢望孩子一定得学什么都有所成,但孩子学过的东西,一定会悄悄帮助孩子,让他的人生闪闪发光。
培养孩子热爱一样东西,把他的热爱变成特长,孩子赚到的不仅是才艺,更是人生的更多种可能性。
03 爱好千万种,鼓励孩子坚持很重要
蔡康永说: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
对孩子来说,没有比放弃更容易的事了,但父母作为孩子的领路人,一定要引导孩子学会坚持。
1. 陪孩子一起升级打怪,让孩子的兴趣长跑不孤单。
孩子的喜欢是本能,不喜欢也是本能,可当有人陪着孩子一起探索他的爱好时,孩子便能喜欢得更久。
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上,16岁的少女武亦姝大火,武亦姝淡定的气质和丰富的诗词储备量,被网友称赞为“国民才女”,但国民才女的背后,是一路陪伴的父母。
武亦姝的父母在她四五岁的时候就教她背诵诗词,渐大后,她的父母又经常和女儿一起玩“诗词接龙”的游戏,谁输了就要做家务。
在武亦姝学习诗词的道路上,看见的,是三个人的影子。正是因为父母的陪伴,才能让武亦姝在探索诗词的道路上,不觉道阻且长,只觉得充满乐趣。
放下手机和电脑,陪孩子一起探索新玩儿意吧,孩子的耐心,有时候会远远超出大人的期待。
2. 让孩子在爱好中找到成就感。
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中有一期,刘宪华展示自己的琴技被大家点赞。
Angelababy问刘宪华:“你是小时候被父母逼着学小提琴的么?”
刘宪华说:“对,被逼着。”
Angelababy又问:“那你小时候愿意吗?”
刘宪华说:“我不愿意,到我十一二岁都一直不想拉,后来我参加了第一个比赛,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喜欢了。”
刘宪华正因为在比赛中获得了“荣誉感”和“成就感”,才开始转变自己对待学琴的态度。
生活中,当孩子想放弃时,父母一定不要吝啬对孩子的夸奖,或是让孩子的才艺在班级和亲朋好友面前展示,让孩子为自己的才艺感到骄傲,心理学说,成就感,才是一个人学习的内驱力。
3. 适当的逼一逼孩子。
天才型钢琴演奏家郎朗,小时候也是被父亲逼着练琴的,郎朗的爸爸在培养郎朗练琴方面,可谓严厉,练琴绝不能被赖床耽误,小学的郎朗每天早上5点45就起床练琴,雷打不动。
中午也不许休息,一直练琴到下午去上学。如果郎朗稍有松懈,便会遭到父亲的责骂,甚至会打,郎父也曾在采访中公开透露:“不配合会用皮带打他。”
虽然不鼓励打骂教育,但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适当的逼迫不可少,没有狠心的父母,就会有意志力软弱的孩子,尽管郎朗小时候曾有怨气,但后来他也采访中公开表示感谢爸爸,他说:
“兴趣是练出来的,谢谢爸爸逼我练琴,虽然有些能力是天生的,但天赋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少努力就去获得成就。”
我们这辈子,有缘成为孩子的父母,就有责任要引导他,养育他,我们会牵着他的手走路,告诉他世上的风景,我们绝不命令他怎么走,但一定会陪着他历经风雨,等待鲜花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