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退役的最后一级战列舰
设计背景
一战结束后,为限制各国疯狂建造战列舰,1922年通过的《华盛顿条约》规定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不得超过3.5万吨、主炮口径不得超过406毫米,从而限制了战列舰的疯狂发展。
1936年《华盛顿条约》因期限解禁,世界各国又掀起了新一轮海上军备竞赛,开始建造各种巨型战列舰,大炮巨舰时代进入颠峰状态。1936年德国开工建造德国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俾斯麦”号,1937年英国开始建造战列舰“英王乔治五世”号,同年日本开始建造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大和”号。
美国也不甘落后,于1937年和1939年分别开工建造“北卡罗来纳”级和“南达科他”级战列舰,但美国海军发现这两级战列舰都有明显不足,不符合美国海军快速战列舰的要求。为了建造一种全能战列舰,即不仅具备战列舰强大的火力和优秀的防护力,还要具备巡洋舰快速的优点,从而做到火力、防护力、机动力都位居一流,为此在1938年5月,美国海军制定了全能战列舰的设计方案:保持“南达科他”级的火力和防护力,并将航速从27节提高至33节。按照美国以州名为战列舰命名的传统,这种战列舰被命名为“依阿华”级,共建造6艘。
1940年6月27日,首舰“依阿华”号在纽约纽波特海军造船厂正式开工建造,随着日军突袭珍珠港,美国正式对日本和德国宣战,“依阿华”级各舰明显加快了建造速度,其中“依阿华”号(舷号BB61)于1942年8月27日下水,从开工到完成建造仅耗时2年2个月,而通常建造一艘大型战列舰至少需要3年以上时间,因此它是二战中建造工期最短的一级战列舰,“依阿华”号于1943 年2月22日正式服役;2号舰“新泽西”号(舷号BB62)于1940年9月16日开工建造,1943年5月23日正式服役,美国各大报纸称“新泽西”号为“世界最强大的战列舰”;3号舰“密苏里”号(舷号BB63)于1941年1月6日开工建造,1944年6月11日正式服役;4号舰“威斯康星”号(舷号BB64)于1941年1月25日开工建造,1944年4月16日正式服役。随着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5号舰“伊利诺伊”号和6号舰“肯塔基”号先后停工,所以美国建有4艘。
性能特点
“依阿华”级舰长270.4米,舰宽33米,水线长262.1米,水线最大宽度33米,吃水深11.6米,标准排水量44560吨,满载排水量达55710吨,主炮为3座3联装406毫米主炮,还装备有10座双联装127毫米副炮、15座4联装40毫米火炮、60座单管20毫米火炮,最大航速达33节,最大续航力为15900海里(17节航速),设计编制1851名。
从外形上看,“依阿华”级给人一种修长美的感觉,它是二战中舰长与舰宽比比率最大、舰体最长的战列舰,舰长与舰宽比达到惊人的8.19:1,而“大和”号舰长与舰宽比为6. 76:1,“俾斯麦”号舰长与舰宽比为6.7:1。这种修长的舰体设计不仅可以提高航速,而且可以有效通过巴拿马运河,做到战时快速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两线调动作战。
“依阿华”级是二战中美国吨位最大、战斗力最强的战列舰,它的火力、防护力、机动力都超过了“英王乔治五世”号、“俾斯麦”号,即使与号称“世界第一战列舰”的“大和”
号相比,也是各有优势,不相上下。
在火力上,“依阿华”级配备了3座3联装MK7型50倍口径406毫米主炮,其中舰桥前2座,舰桥后1座,每座炮塔旋转部分重为1730吨(几乎相当于一艘驱逐舰重量),每座炮塔由77名官兵操纵,MK7型主炮可以发射MK8穿甲弹、榴弹、人员杀伤弹等多种炮弹,其中MK8穿甲弹的弹丸重量为1225千克,最大射程达42千米,在18288米的距离上可以击穿508毫米厚的垂直钢装甲,在27432米远可以击穿381毫米厚的垂直钢装甲,每艘“依阿华”级可以在一分钟内发射18枚MK8穿甲弹,而且由于配备了极为先进的最新型雷达测距仪,射击精度很高。与“大和”号的3座3联装45倍口径460毫米94式主炮相比,“依阿华”级主炮虽然在口径、射程、杀伤力、穿甲弹重量等方面稍逊于“大和”号,但在射速、射击精度、炮弹初速、火力强度、火炮身管寿命等方面均占据优势。为了提高命中精度,“依阿华”级舰上配备4 架水上观测/侦察飞机作为舰载机,用来修正主炮弹着点,使得射击精度大为提高。
“依阿华”级是二战中防空炮火最强的战列舰。为了对付对战列舰构成致命威胁的飞机,“依阿华”级共配备140门各种口径的高射火炮,可以形成远、中、近距离的三道密集防空火力。此外,为了提高命中概率,从1943年开始MK12型127毫米副炮开始配备具有革命性发明的无线电近炸引信的高射炮弹,以对来袭飞机构成致命的威胁,极大地提高对空命中精度,减少了空中来袭危险。
在防护力上,虽然“依阿华”级在装甲总重量方面比“大和”号稍逊一筹(“大和”号炮塔正面装甲厚达650毫米,水线装甲厚达410毫米),但是总体装甲防护效果与“大和”号不相上下,尤其在水下防护、甲板装甲防护等方面还要强于“大和”号,如“依阿华”级水平甲板总厚度为222毫米,而“大和”号为200毫米;为加强船底的防护能力,“依阿华”级采用三重船底结构,而“大和”号采用两重船底结构“依阿华”级舰上所有部位都有重装甲防护,即使被2~3枚鱼雷命中依然可以航行战斗。甚至进入反舰导弹时代,一般的反舰导弹也很难对它构成很大威胁,如在1982年爆发的马岛海战中,阿根廷空军使用法制“飞鱼”空对舰导弹击沉了英国海军先进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但“飞鱼”导弹如果命中“依阿华”级的装甲钢板马上会被弹射回来,爆炸冲击波只能划伤装甲,根本无法穿透该舰厚重的舰体,“新泽西”号舰长曾自豪地称“至多在舰体上留下一个不起眼的弹痕”。同时“依阿华”级还是二战后装甲最厚的水面战舰,装甲厚度如下:水线为307毫米(倾斜19°),横向为287毫米,主炮塔正面达432毫米,司令塔正面达445毫米,顶部为184毫米(和主炮塔顶部一样)。
在机动力上,“依阿华”级的动力装置由8座锅炉和4台汽轮机组成,采用四轴推进方式,主机最大功率高达212000马力,远远超过“大和”号和“俾斯麦”号(均为150000马力),“依阿华”级的主机功率是二战所有军舰中最大的。“依阿华”级真正做到了快速机动,最高航速高达33节,当时其他战列舰的航速多在27节~30节,如“俾斯麦”号为30节,“大和”号为27节。现今很多著名军舰航速也不及33节,如美国“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为32节,苏联“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为30节。它不仅航速快,而且航程极远。舰上共载油8765吨,如果以17节的经济航速航行,最大续航力高达15900海里;以15节的经济航速航行,最大续航力高达20150海里,远远高于其他战列舰。因为二战中美国海军同时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两洋作战,“依阿华”级快速远距离作战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出来,“密苏里”号曾经创下连续航行58天的纪录。
当然“依阿华”级也有一些缺点,如适航性较差,在汹涌海域航行时,大量海水经常会涌上甲板。不难看出,“依阿华”级完全称得上一级优异的全能战列舰,既有极具威力的大口径舰炮、极为厚重的装甲,又有高达33节的快速性能,它成功地把战列舰和巡洋舰的优点集于一身,实现了总体性能极为综合的平衡。
二战亮剑
二战爆发后,“依阿华”级的4 艘战列舰先后走进硝烟弥漫的战场,参加了太平洋战争。但是二战海战中的霸主不再是战列舰,而是航母。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8艘美国战列舰被击沉、击伤,美国吸取惨痛教训,开始大量建造新型航母,如主力航母“埃塞克斯”级,每艘可搭载100架舰载机,最大航速高达33节。由于“依阿华”级具有快速机动、防空火力密集等优点,于是美国将“依阿华”级与“埃塞克斯”级航母组成特混编队,强强联手,形成一种新型战列舰 新型航母的新型编队战术,互相取长补短,航母可为战列舰提供强大有力的空中掩护,战列舰可为航母提供密集精确的对空火力掩护。尽管1945年“埃塞克斯”航母特混舰队遭到成群的日军“神风”自杀飞机的攻击,多艘舰只被撞伤,但是没有一艘被撞沉,反而“神风”自杀飞机被防空火力大量击落,“依阿华”级功不可没,如“依阿华”号在为美国航母特混舰队护航时一共击落66架日军飞机,还撞沉1艘被重创的日军潜艇。
由于从1943年开始美军逐步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美军多实行岛屿作战,“依阿华”级的406毫米主炮刚好有了用武之地,那就是对岸射击,摧毁日军陆上各种军事目标,用来支援两栖作战。如1944年6月~7月,“依阿华”号和“新泽西”号先后对马里亚纳群岛中的塞班岛、提尼安岛、关岛实行了火力射击,不仅炸死大量日军官兵,
还摧毁了日军精心构筑的坚固工事,极大减少了美军登陆部队的伤亡;1945 年2月,“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对硫磺岛实行了火力射击;1945 年7月开始,“依阿华”号、“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抵达日本沿海,首次用主炮炮击了日本的水户、室兰等沿海城市,使日本本土尝到了战列舰巨炮的厉害,不少日本国民以为美军即将在日本登陆,极大地震撼了日本国民的心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这里举行。之所以会选择“密苏里”号,第一是因为“密苏里”号是当时美国海军第3舰队的旗舰;第二是因为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家乡就位于密苏里州。日方代表在“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字投降,标志着长达6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在做出诸多贡献的同时,“依阿华”级也多次在战斗中负伤,如1944年3月18日,“依阿华”号在炮击马绍尔群岛中的米利岛时,被日军2发120毫米岸炮击中,造成轻微损坏;1945年4月11日,“密苏里”号在日本九州以南海域被一架“神风”自杀飞机撞中右舷,仅受轻伤,5天后“密苏里”号又在同一海域被一架“神风”自杀飞机撞中舰艉,再受轻伤。
宝刀不老
二战结束后,美国把“密苏里”号留作训练舰,而其他3艘战列舰于1948年~1949年暂时退役,留在船厂封存备用。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海军将“依阿华”级重新编入现役并进行了局部改装,如可以使用直升机。参加朝鲜战争的4艘战列舰,用主炮对北朝鲜沿岸目标实施火力支援任务,摧毁许多朝鲜人民军阵地。1952年3月15日,“威斯康星”号在炮击时被朝鲜人民军的岸炮击伤,回国修理好后于1953年再度担任第7舰队旗舰。“依阿华”号和“新泽西”号在朝鲜战争中毫发未损,战争结束后返回大西洋舰队服役,成为北约海军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战后,由于各国战列舰舰龄老化、维修费用过高、目标大易受攻击等原因,20世纪50年代各国纷纷淘汰战列舰。1955年10月29日,苏联最后一艘战列舰“新罗西斯克”号在塞瓦斯托波尔军港不慎接触水雷沉没;意大利最后一艘战列舰“安德里亚·多利亚”号于1956年被封存,1961年被拆解;1956年英国皇家海军停止使用最后一艘战列舰“前卫”号,1960年退役后被拆解;法国最后一艘战列舰“让·巴尔”号从1961年开始作为射击教练舰使用,后被拆解。美国海军也把除“依阿华”级以外的其他战列舰淘汰掉,1958年“依阿华”级4艘战列舰全部被编入预备役,长期停泊在费城港,其中“威斯康星”号一停就长达30年之久。
随着60年代越南战争的爆发,美国海军可用的战列舰仅剩下“依阿华”级,1967年美国国防部宣布“新泽西”号重新服役并赴越南参战,美国海军还耗资2300万美元对“新泽西”号进行改装,如把40毫米和20毫米火炮全部拆除。1968年4月“新泽西”号第3次服役,赶赴越南对沿岸军事目标进行炮击。据统计,在4个月的战斗中,“新泽西”号共发射5638发406毫米炮弹和14891发127毫米炮弹,摧毁了许多越南沿岸军事设施。但由于国防部长认为“新泽西”号消耗费用太大,作战能力有限,加上随着美国对越南战争的战略调整,1969年3月“新泽西”号被撤回,12月“新泽西”号再次退出现役。
然而,历史也在不停地挽留着“依阿华”级。
1981年里根总统上台执政,美国开始重整军备并大规模扩建海军。海军部长约翰·莱曼大力主张重新启用战列舰:“(战列舰)能对敌人进行多方面的毁灭性打击,美国海军战列舰给人的观感是它完全有把握在地平线上击沉苏联舰只。”1981年夏,美国国会批准拨巨款重新改装“依阿华”级,这次最后、最大规模的现代化改装从“新泽西”号于1981年10月进入长滩海军船厂开始,到“威斯康星”号于1989年2月改装完毕,历时7年多,每艘改装费用达3~4亿美元。1982年12月28日,里根亲自登上“新泽西”号,宣布该舰重新服役,这是“新泽西”号第4次服役,而“密苏里”号于1986年完成最后一次现代化改装,次年5月10日重新加入美国海军服役。
这次现代化改进的主要项目包括:对电子系统进行彻底更换,安装新型电子战系统,加装1部SPS-49式对空搜索雷达和新型的SPS-10、SPS-53式对海搜索雷达以及SLQ-32电子对抗系统、8座干扰火箭发射器;拆除4座127毫米双联装副炮塔,安装8座4联装“战斧”巡航导弹箱式发射装置以及4座4联装“鱼叉”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具备了对敌方岸上纵深目标的攻击能力以及远程攻击敌军舰船的能力;加装4座20毫米“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具备了防御敌军反舰导弹攻击的能力;改变艉部形状,在舰艉设置了直升机起降平台,可以搭载3架反潜直升机(最初为SH-2F“海妖”式,后换为SH-60B“海鹰”式);舰体增设了无人驾驶飞机弹射器,装备5架由以色列生产的“先锋”型无人驾驶飞机,用于进行侦察校射。改进后的“依阿华”级满载排水量增至58000吨,装甲厚度和最高航速不变,舰员人数减至约1500人。
改进后的“依阿华”级4艘战列舰分别部署于大西洋和太平洋,组成4个以战列舰为核心的海上突击群,作为“超期服役的老兵”,要么协同航空母舰编队行动作战,要么独立
执行海上作战、支援登陆作战和攻击岸上目标等任务,可谓宝刀不老,而且多次亮剑出招。例如两伊战争期间,“依阿华”号赶赴波斯湾,为美国商船护航;“新泽西”号于1983年12
月赶赴黎巴嫩附近海域,由于美国海军侦察机经常遭到叙利亚军队防空火力还击,“新泽西”号对叙利亚防空阵地进行了猛烈炮击。
1989年4月19日“依阿华”号在大西洋海面进行演习时,一座406毫米主炮炮塔发生大爆炸,造成47名官兵死亡,险些造成全舰毁灭的惨剧。1990年,第4次服役刚刚8年的“新泽西”号和服役6年的“依阿华”号正式结束戎马生涯。
随着海湾战争的爆发,1991年1月17日凌晨,“威斯康星”号向伊拉克发射了海湾战争中的第1枚“战斧”巡航导弹,揭开了海湾战争的序幕。据统计,“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先后向伊拉克的战略目标发射了数十枚“战斧”,准确摧毁伊拉克许多重要目标。自2月4日起,这两艘战列舰用406毫米主炮对科威特南部的伊拉克军队阵地进行了战列舰作战史上最后的炮击,尤其是雷达站、炮兵阵地、导弹阵地、弹药库、机场、油库、指挥中枢等重要目标,伊军阵地到处是爆炸声和火海。由于有“先锋”无人驾驶飞机的引导,406毫米主炮越打越准,射击精度极佳。2月25日凌晨,伊军好不容易向“密苏里”号发射2枚“蚕”式亚音速岸舰导弹,但1枚“蚕”式导弹在距离“密苏里”号仅仅640米远处被英国一艘防空驱逐舰发射的“海标枪”防空导弹成功拦截摧毁,另1枚被“密苏里”号实施电子干扰后偏离目标坠海,“密苏里”号躲过一劫。到2月28日停火时,2艘战列舰在83次炮击任务中一共发射1102发406毫米炮弹,大批伊军官兵被炸成炮灰,大量军事设施和武器装备被炸毁,为美军步兵发起攻击铺平了道路。
海湾战争是“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自朝鲜战争结束以来的首次炮击,2艘战列舰以完美的表现和精彩的表演完成了战列舰作战史上最后的谢幕演出,显示出了战列舰强大的火力和战斗力,海湾战争也成为“战列舰最后的荣耀”。
但是海湾战争的胜利也挽救不了这2艘战列舰被淘汰的命运。海湾战争结束后不久,1991年9月30日,“威斯康星”号退役。1992年3月31日,这一天在世界海军史上是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在一阵阵礼炮声、号角声中,世界上最后一艘战列舰“密苏里”号正式退出现役,它缓缓地驶回洛杉矶港码头,结束了传奇、辉煌、伟大的一生。最后一任舰长凯斯上校发表演讲:“把这艘已经成为你们生命的一部分的战舰送走是军人生涯中一件十分痛苦的事,但历史将永远铭记你们和曾经在这艘战舰上战斗过的所有人……愿上帝保佑你们。”不少官兵流下眼泪,依依不舍地告别这艘末日战列舰。
历史影响
“密苏里”号的退役标志着战列舰彻底告别历史舞台。至此,从17世纪中叶诞生的“海上霸王”——战列舰历经海战风云达300多年后功成名就,从海军序列中彻底消失了。作为世界上退役的最后一级战列舰,作为大炮巨舰时代的最后代表和杰作,作为美国装备的最后一级战列舰,“依阿华”级代表了战列舰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在近半个世纪的服役史上,先后参加了二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等许多重要战争,战绩显赫,成就了一代经典战舰,将战列舰的使用和作战发挥到极限。当其他级战列舰纷纷退役后,“依阿华”级
仍然继续存在,屡次东山再起,以其独特的魅力发挥余热,完成了战列舰作战史上的最后绝唱。
1944年6月11日“密苏里”号正式服役时,时任美国副总统杜鲁门自豪地说:“‘依阿华’号、‘新泽西’号、‘密苏里’号、‘威斯康星’号是美国最大、最优秀的舰船。”美国探索传播公司的军事频道在2007年组织美国和英国最权威的武器专家从各方面进行综合评比,评选出了20世纪十大名舰,排在第一的就是“依阿华”级,排在第二的才是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可见“依阿华”级在历史上的地位多么重要。
2012年4月登陆中国的美国科幻电影《超级战舰》中就出现了“密苏里”号重新服役并打败外星人母舰的战争场面,让喜欢“密苏里”号的群众大饱眼福,许多美国人称“密苏
里”号为“最伟大的战舰”。电影中的豪迈台词“今天,我是战列舰,不是博物馆”让“密苏里”号又一次名扬世界。
责任编辑:葛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