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新闻哥:韩春雨主动撤稿:为了维护科学记录的完整性!

由 酒书端 发布于 综合

  医事经纬

  河北科技大学决定启动对韩春雨该项研究成果的学术评议及相关程序。

  作者 | 罗拉

  来源 | "医学界"微信号综合自澎湃、知社学术圈、中国科技网

  今天最轰动新闻:韩春雨团队宣布主动撤回2016年5月2日在国际期刊《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发表的论文。

  该消息迅速刷遍了业内各大媒体的头条。

  从一鸣惊人的逆袭,到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顶尖院校的12名生物学家实名发声没有重复出实验结果,直到今天,韩春雨选择主动撤稿,这场围绕NgAgo的风波暂告一个段落。

  撤稿是为维护科学记录的完整性

  韩春雨及其合作者,在《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了撤稿声明:

  由于科研界一直无法根据我们论文提供的实验方案重复出论文图4所示的关键结果,我们决定撤回这项研究。在该图中,我们报告说,利用5′磷酸化单链DNA作为引导,NgAgo(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能够有效引起双链断裂,并对人体细胞基因组进行编辑。虽然许多实验室都进行了努力(Protein Cell 7,913-915,2016;Nat.Biotechnol.35,17-18,2017;Cell Res.26,1349-1352,2016;PLOS One 12,e0177444,2017),但是没有独立重复出这些结果的报告。因此,我们现在撤回我们的最初报告,以维护科学记录的完整性。不过,我们会继续调查该研究缺乏可重复性的原因,以提供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

  与此同时,《自然-生物技术》就此事发表题为《是该数据说话的时候了》的社论:

  一项宣称通过Argonaute酶实现基因编辑的研究被撤回,这显示了论文发表后的同行评议在全天候媒体时代的重要性。

  本期,韩春雨及同事撤回了发表于去年5月的一篇论文。该论文称,短5′磷酸化单链DNA可引导格氏嗜盐碱杆菌核酸内切酶(NgAgo)产生双链断裂,实现对人类基因组的编辑。论文一发表,便引起科研人员的极大兴趣和媒体的竞相报道。但是很快,在推特、博客和其它社交媒体的助燃之下,有关该研究可重复性的质疑开始迅速增多。

  去年11月,本刊发表了“编辑部关注”(Editorial Expression of Concern),提醒科研界留意这些可重复性方面的担忧。为了最终解决这个争议,多个研究小组在数月里生成了更多的实验数据。如今尘埃落定,这也是世界各地的许多实验室为澄清NgAgo的功能而付出的大量时间、精力和资金的证明。

  8月3日,河北科技大学官网也挂出了韩春雨团队的声明:

  韩春雨团队同意按学校安排选择一家第三方实验室,在同行专家支持下开展实验,验证NgAgo-gDNA基因编辑的有效性,并将实验结果公布,以回应社会关切。鉴于该论文已撤稿,学校决定启动对韩春雨该项研究成果的学术评议及相关程序。

  韩春雨NgAgo技术为啥能引发那么大的轰动?

  在向来被视为高冷的生物科研圈,为何这件事能够引起包括央视、新华社、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报等一系列社会主流媒体的报道呢?

  或许两个关键词可以概括:逆袭、媲美CRISPR技术

  逆袭

  韩春雨现为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本科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就读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2016年5月8日微信号BioArt一篇《致敬韩春雨老师-“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Nature Biotech发表重大原创成果》被多家媒体转载,广为流传,人们戏称其为三无教授:无显赫的学术头衔,无优越的实验条件,无海外百家的游学背景。

  虽然在该文发布的同月28日,就已经有人开始在未名空间BBS上质疑该结果的可重复性,但是在铺天盖地的质疑声中,韩春雨不作正面回应,却收获接连的荣誉:河北科协副主席、美丽河北最美教师、10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科大因此也获得了河北发改委2.24亿元的财政拨款,用于建设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

  媲美CRISPR技术

  CRISPR(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是在一些细菌基因组内存在的一系列成簇排列的DNA序列,这些序列在被转录成为RNA后,能够和细菌产生的一类称为CRISPR关联蛋白Cas9的蛋白质形成复合体,起到导向作用,因此这段RNA也被称为导向RNA。当复合体检测到入侵的DNA和导向RNA序列一致时,Cas9蛋白就能够切割入侵的DNA,结合细菌沉默病毒等入侵者的遗传信息的关键部分,达到防御病毒等目的。

  传统DNA编辑方法相比,CRISPR技术就像一把精准的基因剪刀,能够让科学家基因编辑的准确性和便利性极大提高,但是它也存在一些缺陷:脱靶、令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病毒载体的递送能力受限制等等,尤其是脱靶效应,有可能进入细胞后在非目标位点进行酶切,从而导致脱靶,如此可能会引发癌症而非治愈癌症。

  而在韩春雨的论文中,NgAgo技术的优越性却恰恰能弥补这些缺陷:

  Cas9的‘取材’范围有限,NgAgo则是大大扩充了基因编辑的取材范围,地球上大部分生物的基因都可成为基因编辑工具。

  NgAgo要结合24个碱基,比Cas9结合的19个碱基要长5个碱基,理论上其精确性会提高1024倍。

  NgAgo–gDNA系统对向导序列-靶序列错配容忍度很低,三个错配则会使其完全失活,这在另外一个机制上提高了NgAgo使用的精确性。

  韩春雨团队最终会给出一个交代吗?

  有分析人士认为,前段时间《肿瘤生物学》集中撤稿中国107篇论文事件的后续处理结果,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件事情。

  7月27日下午,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公布了对涉事学者的处理办法:

  其中有76篇已经形成明确处理意见:各涉事作者所在单位已经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意见,正在抓紧履行相关程序,对各责任人作出取消一定期限承担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晋升职务职称等资格,追回所承担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经费,撤销获得的科技奖励、学术奖励、荣誉称号等处理决定。此外,还将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对相关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和其他相应处理。有关具体处理情况将在本单位网站予以公布。

  虽然《自然-生物技术》在文中并未探讨NgAgo无法重复是原始实验失误、偶然性假象还是学术不端的原因,但在目前这种严肃学术圈的大环境下,韩春雨获得的10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科大获得的2.24亿元的财政拨款都会进一步加速河北科技大学对韩春雨的NgAgo技术学术评议进程,NgAgo事件必然也要给出一个结果和定性,才能服众。

  本文转载,旨在分享,若有侵权请联系

  投稿邮箱:wangzhangdie@yhbj.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