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印澳四边机制首次峰会——注定难以实现的“虚拟政治秀”
▲3月12日,美国总统拜登、日本首相菅义伟、印度总理莫迪、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参加视频会议。 | 资料图片
颇关注的美日印澳“四国峰会”于美国东部时间3月12日上午举行。美国总统拜登、日本首相菅义伟、印度总理莫迪、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通过视频参加了会议。
四边机制为“亚洲版北约”?
出乎许多人意料的是,会议宣布的首个重大行动是共同注资10亿美元,援助亚洲国家的新冠疫苗接种。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高级副总裁迈克尔·格林表示,美日印澳疫苗援助合作有天然优势。美国拥有生物科技和疫苗专利以及技术,印度拥有大规模迅速生产医药的能力和技术,日本拥有雄厚的资金,而澳大利亚可以提供疫苗的配送和资金。他说,这是东南亚国家愿意看到的大国间的合作。
就在几个月前,特朗普政府一位高级官员曾毫不讳言地表示,美日印澳四边机制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亚洲版北约”。相比之下,拜登上任后,美国的身段柔软了许多。
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会议之后表示,四边机制不是军事联盟,不是新的北约,而是“四个民主国家在经济、技术、气候和安全等基本问题上进行合作的机会”。
尽管世人都知道美国希望通过四边机制“制衡中国”,但会议的共同声明却没有一个字提到中国。会议将该机制的源头追溯到2004年,当时印度洋海啸造成惨重损失,美日印澳曾携手救灾,“而今天,新冠疫情给全球造成的破坏、气候变化造成的威胁,以及本地区面临的安全挑战,都呼唤我们重新树立目标”。
声明强调推动“基于规则的自由、开放的地区秩序”“以国际法为基础,促进安全与繁荣”,重申“支持东盟的团结与中心地位”“支持东盟在印太地区的愿景”。
声明表示将正视并共同应对新冠对世界经济与健康的影响、气候变化、网络空间、关键技术、反恐、高质量基础设施投资、人道主义援助等领域的挑战。
除了注资10亿美元帮助亚洲国家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外,本次峰会还决定成立疫苗专家工作组,并推进在世界卫生组织及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框架内的合作。此外,会议决定成立关键及新兴技术工作组,以促进在“国际标准及未来创新科技领域”的合作;成立气候工作组,以加强全球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各项行动。
会议还决定四国外长每年至少会晤一次,四国元首则将于年内实现面对面的峰会。
2006年,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首先提出美日印澳“菱形同盟”,得到美国、印度和澳大利亚的支持。2007年5月,四国举行首次司局级高官会,同年9月在孟加拉湾举行“马拉巴尔”联合军演。
不过从一开始就被称为“亚洲版北约”的四边机制多年来推进并不顺利。2008年,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宣布退出该机制,2009年至2016年,奥巴马担任总统时,美国也冻结了这一机制。
2017年1月特朗普上任后,该机制被重新启动被加速运行。2019年9月, “四边机制” 首次部长级对话在纽约举行。2020年11月初,美日印澳时隔13年重新共同参加 “马拉巴尔”联合军演。
▲2020年11月初,美日印澳四国参加“马拉巴尔”联合军演。 | 资料图片
四边机制“别有用心”
拜登上台后,四边机制是少数得到延续的特朗普内外政策之一。从本次峰会声明看,拜登修正了特朗普政府建立围堵中国军事联盟的赤裸裸的作风,转而从抗疫、气候变化、供应链等相对“软性”的议题着手,吃相好看了一些。
不过明眼人都知道,美国拉拢亚太国家“制衡中国”的终极目标没有变。拜登清楚,将四边机制打造成“亚洲版北约”没有可操作性。一来日本、印度、澳大利亚虽然与中国有分歧,但都与中国有极为密切的经贸关系,不可能愿意亚太回到冷战时期彻底割裂的世界秩序,二来亚太国家之间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战略利益极为复杂,不具备“共同防御”的利益基础。
现在拜登转头经营抗疫、经济、技术领域,看上去回应了域内国家诉求,但美国的承诺同样不可持续,本次会议成果注定是一场难以兑现的“政治秀”。
在抗疫问题上,拜登虽加入世卫“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但美国在囤积天量疫苗的同时,对亚太国家寻求疫苗援助的呼声置之不理,引发强烈“吐槽”。
拜登力推气变合作,但亚洲国家忘不了,特朗普在2017年初的上任第一天即退出《巴黎气变协议》,有理由相信,如果四年后共和党人上台,美国在气变问题上大机率会再度逆转。
在供应链问题上,特朗普任内迫使世界各国在5G等重要问题上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引发亚洲、欧洲国家的普遍反感,欧盟、日本、韩国等在供应链问题上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美国试图组建排除中国的供应链的构想无异于痴人说梦。
美国终于明白,华盛顿的任何国际战略都不能仅从美国遏制中国的零和利益出发,而首先要回应地区国家的共同利益和诉求。美日印澳联合帮助亚洲疫苗挑战是件好事,未来应该做得更多。不过指望通过这些事分割中国与地区国家肯定是痴人说梦。
作者:张松
编辑:沈钦韩
责任编辑:宋琤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