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军福
“校医您好!校门口有个学生体温异常,请处理一下!”接到这个电话后,穿着防护服的校医立马赶来,把“学生”带到隔离室,用体温计进行二次测温。
“最近去过外地没有?身体有哪里不舒服……”校医一边询问,一边安抚着“学生”情绪。
其实,这个“学生”并没有出现体温异常—这一切,只是开学前学校应急演练活动的一个场景。
“为了做好春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开学前我们先后组织了两次应急演练,设置了6个模拟场景,包括学生进校、入班、上课、就餐等各个环节。”2月16日,郑州市郑东新区龙腾小学校长姜会雁介绍,学校虽然是一所新建校,目前只有160多名学生,但校园疫情防控压力并不小,也不容一丝马虎。
姜会雁说,这是真正的“实战演练”,学校的22名教职工全员参与,除了学生是“演员”外,其他都是本职岗位的老师,有的还要同时扮演多个角色。
戴上红领巾,教师李慧成了一名“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她沿着地上的标识,有序进校、入班、上课。到了第二次演练,李慧又重新做回老师,负责给学生测温。“这让我们对每项流程和每个细节都更加熟悉,可以从容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想到位才能做到位。黄晓超是副校长,也是复学演练方案的制定者。开学前这段时间,他每天脑子里都在想着“演练那些事”。为了验证每个环节的可操作性,家是他模拟演练的“校园”,家人自然成了“群演”。
“大宝,二宝,你俩间隔一米站好,让妈妈给你们测下体温,爸爸看看需要多长时间。”
“用测温枪测温,每人差不多需要5秒;取餐用餐时间在10分钟左右……”黄晓超把这些精确时间记录下来,对不合理的设计重新调整,确保方案科学合理。
2月16日,我省多地中小学生开学报到,龙腾小学也迎来了孩子们的“回归”。校园里,自觉佩戴口罩、间隔一米排队、接受体温检测……现场一切井然有序。
“我们预想的突发情况都没有出现,应急措施也没派上用场,但我们一点都不觉得遗憾,孩子们平安归来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黄晓超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