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防疫信息传导,抓好落实“最后一米”| 新京报快评

畅通防疫信息传导,抓好落实“最后一米”| 新京报快评
5月24日,北京一核酸检测点,医务人员紧张有序地进行采样工作。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5月26日下午,北京市委书记、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蔡奇到海淀区、昌平区检查疫情处置工作时强调,要加强疫情形势分析研判,动态调整防控措施,防控政策要及时让基层知晓,抓好落实的“最后一米”。
由于疫情每天都可能会发生新的变化,因此,在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的情况下,针对一些疫情防控过程中发现的新特点,防控部门会及时出台相关的针对性举措。
但防控政策的变化,在传导至基层时可能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当前正是各方与病毒争分夺秒抢速度的时刻,这些现实成本的存在,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防疫效率的提升。
社区等基层单位是包括防疫等各项公共政策最直接的执行主体。可以说,各项防疫政策能否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往往取决于基层单位和工作人员的落实程度。而要想及时让政策落地,首先就要让他们及时知晓最新的政策,准确地理解最新政策的意图。
因此,打通防疫政策在具体落实过程中的所存在的信息壁垒和梗阻,就显得尤为必要。在这个过程中,各方不妨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供政策信息传导的效率,进一步理顺政策传导机制,做实做细各项具体而细微的工作。而上级在传达政策时也要做好对基层的政策解释工作,防止“机械执行”等情况的发生,这是抓好落实“最后一米”工作的关键所在。
当然,抓好落实的“最后一米”,也要求基层单位要在及时知晓政策信息的前提下,做好、做实、做细、做优各项准备工作。这其中涉及方方面面琐碎而具体的事项,都需要基层单位工作人员再下一点功夫,再用心一点。
其实,放置于更长远的视野中去看,这些内容本质上所涉及的,还是一座超大型城市如何提升精细化治理效能问题。因此,在抓好落实防疫举措“最后一米”工作的过程中,探索用更科学的方式提升执行效率,也是为更好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探路。
这就要求,相关各方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识到抓好落实的“最后一米”的重大意义。在畅通信息传导机制的前提下,提升对新出台防疫举措的深刻认知,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分秒必争的行动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要知道,超大型城市的防疫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落实“最后一米”,既体现政策制定的精度,也考验政策传导、执行各环节的顺畅度,更是基层防疫责任到位的最好呈现,是保障超大型城市疫情之下有序运转的关键环节。

这不仅关乎眼下的防疫,也事关未来首都治理效能的提升。因此,各方无疑都要对这个问题加以重视,携手努力,真正提升防疫效率,让市民尽早回归正常生活。

撰稿 / 亓拾遗(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陈荻雁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060 字。

转载请注明: 畅通防疫信息传导,抓好落实“最后一米”| 新京报快评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