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
记者从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7月21日16时,全省河道超警戒站达22个。其中,鄱阳湖星子站水位21.76米,超警戒水位2.76米,较当日8时水位不变;鄱阳湖湖口站21.71米,超警戒水位2.21米,较当日8时水位上涨0.01米。鄱阳湖进入高水位波动阶段。
当前,鄱阳湖水势将如何发展?长江中上游来水和中下游强降雨对我省防汛形势将产生什么影响?鄱阳湖区和我省长江沿岸的防御重点和策略又是什么?为此,记者专访省防指相关专家,对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解析。
鄱阳湖水位为何重新上涨
作为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能为鄱阳湖水情提供重要依据。自7月5日星子站水位超警戒线,截至7月21日,鄱阳湖水位已经超警戒16天。
7月19日晚至20日上午,赣北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水文资料显示,鄱阳湖水位自19日22时开始缓涨,星子站20日8时水位比19日22时上涨0.07米;21日8时,水位比20日8时上涨0.07米,达到21.76米(超警戒2.76米)。鄱阳湖水位在经历数日缓退后出现缓涨。
“此次上涨主要是受湖区降雨影响。”省防指监测调度组成员、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郭达烽表示,7月19日至20日,赣北处于副热带高压边缘,副高与北面较冷空气发生接触,故而产生降雨。当前,随着副高逐渐控制全省,向北挤压雨带,我省降水范围将缩小。
“但雨带还徘徊在长江流域,这也是长江中上游与安徽遭遇强降雨的原因。”郭达烽说。据气象部门预计,7月下旬,赣中赣南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25日前后副高将南落,赣北26日至28日将有一次较明显的雷雨天气。
鄱阳湖高水位还将持续多久
省防指监测调度组副组长、省水文局副局长李国文表示,要探究鄱阳湖水位的涨落,必须知晓长江中上游来水和中下游的水位。
近三日的水文资料显示,三峡出库流量不断加大。7月19日,三峡水库入库流量58000立方米/秒,出库流量35900立方米/秒,水位较前一日上涨3.42米;20日8时,入库流量38000立方米/秒,出库流量39900立方米/秒;21日8时,三峡水库入库流量30000立方米/秒,出库流量40100立方米/秒。“三峡出库流量和洞庭湖来水的增加,造成长江中上游来水的增加,鄱阳湖水位的高位波动也与此息息相关。”李国文告诉记者,受降雨影响,长江已形成今年第2号洪峰,并于19日20时平稳通过三峡,最大入库洪峰流量61000立方米/秒,三峡水库最大限度发挥了拦洪效应。
据水利部长江委水文局的最新预报,预计未来三日,三峡水库入库流量将减至29000~39000立方米/秒。三峡水库入库流量的减少,有利于减小长江中上游来水的压力。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鄱阳湖水位能迈进快速回落的理想轨道。“因为除了考虑长江上游来水,下游的安徽也是影响鄱阳湖水位的重要因素。”李国文表示,近日安徽境内的强降雨,势必造成长江中下游水位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这就不利于鄱阳湖水排入长江。
据气象和水文部门7月21日预报分析,预计未来三日,鄱阳湖星子站日退水幅度0~0.06米,湖口站日退水幅度0~0.04米,长江九江站日退水幅度0.02~0.04米。7月26日,雨带东移,长江干流一线有中到大雨。受长江上游来水增加影响,长江九江段及鄱阳湖区水位将在高位波动。
“就未来长江流域的降水来说,形势还是不明朗,无法准确判断鄱阳湖水位何时能降到警戒水位下。”但李国文同时表示,综合目前的情况,鄱阳湖水位维持在21米以上的时间会较长。
当前沿江滨湖地区的防御重点是什么
鄱阳湖长时间维持在高水位,意味着我省防汛抗洪斗争进入相持胶着阶段。省防指指挥协调组副组长、省应急厅防汛抗旱处处长李世勤表示,下一步,在做好强降雨防范的同时,要着重关注三个防御重点。
一是持续做好巡堤查险。“沿江滨湖地区的圩堤已在高水位下浸泡了较长时间,出险的几率大大增加,必须把巡堤查险摆在首位。”李世勤表示,日前,省防指就加强巡堤查险排险进行了再强调、再部署,要求沿江滨湖地区进一步增派力量、增加频次,做到险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其次,强化抢险救援。7月15日,省防指组织专家,在一线开始对46座鄱阳湖重点圩堤实行风险动态分级评估,加强风险管理。最近的一次评估结果显示,偏高风险圩堤和中风险圩堤各有9座。据悉,对于这些圩堤,省防指将在人力和物资调配方面重点倾斜,前置部队兵力和专家技术力量,确保出现险情第一时间处置到位、第一时间转移受威胁的群众。
“考虑到受灾群众返回家园的强烈愿望和晚稻种植时节,还要统筹开展堤内排涝工作。”李世勤告诉记者,目前,省防指已在沿江滨湖地区部署了排涝工作,要求各地检修维护排涝泵站设施设备,并按照“一堤一策”的要求编制排涝方案。“已进洪的圩堤要利用江湖水位下降的有利时机开展自排;对于堤外水位仍高于堤内水位的圩堤,要在考虑堤防安全的前提下,适时使用机电泵站排涝。”李世勤说。(记者 卞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