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迟疑不决的人,具体会怎么样?
办事迟疑的人,容易错失良机,即便能力强,也因不善于抓机会,而使能力大打折扣。所以还是要从认识上重视起来,进而寻求改变这种坏习惯的方式。
行动迟疑不决,就不能成功,事情犹豫不决,就没有功效。疑虑的情绪,很容易迷惑人,因为当你正在迟疑的时候,事情还在按照原有的节奏,继续发展,而你止步不前,但在你的意识里,你觉得自己正在处理事情,这是一种错觉。
多少能人、高人,有智慧的人,就因为迟疑不决这一特性,而在人生的关键节点,没有做出决定,没有做出即刻间的判断,等后面缓过神来,一切都变了,再也不是原来的局面了。
有时候,一个不是特别成熟的决定,也好过一个迟迟不能做出的完美的决定。不做决定,效果很显然是零,机遇不等人。做出决定,哪怕欠妥一些,也总还有抓住机会的可能。
需要当机立断之时,就要立马当机立断,否则反受其累,造成不必要的后患和麻烦。这句话后半句,现今用的比较多,意思也很直白。
一件事物,一件事情,兴起到旺盛,到结尾,都有某种规律,开始的时候,要学会持久和忍耐,因为行百里者半九十,开头都比较难比较慢,所以一开始要等等看,不急于否定,审时度势,积极参与。
到中间阶段,就时刻关注它的变化发展情况,为后面的动作做准备,直到事情发展进入尾声,就要快速结束,不拖泥带水。
其实现实生活中很多日常现象,也能作为解释,比如开学住宿舍,一切都是崭新的,大家都很讲究,维护干净明朗的环境,而到了期末放假阶段,你去看宿舍的状态,则是另一番模样,一切都跟之前不一样了,这便是事物的规律:顾头不顾尾,结束的时候,都比较随意且迅速,也不会怎么讲究。
例子不一定贴切,但也能说明这个道理。
猛虎犹豫了,就连那蜜蜂蜇人的厉害都不如了;良马踟蹰不前,还不如那劣马慢慢前行。司马迁以动物之比喻,来揭示一个道理:犹豫不决,几乎就等于你连最差的水平,都会失去了。犹豫的结果,几乎就等于出局。
从这句话还可以看出另一层意思,即是说:个体的差别,当然有优劣之分,但是区别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一个迟疑不决,一下子就拉平了此距离,且还出现反转现象,后来者反倒居上了。
事情往往在变化的时候,会快速向另一个方向转变,最强的那一方一旦受挫,不但会失去优势,可能连最差的地位都保不住。
三句古代名言,提醒迟疑不决的人,犹豫的性格多么不可取,改变自己,从认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