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不止接收流浪者,也照料困境儿童……杨浦这里常年暖流涌动

由 公西成化 发布于 综合

自今年2月22日起,杨浦区救助站主动承接了市站工作,包括在疫情下日常照顾受助人员(包括境外无固定居所人员),和市站共同护送受助人员返乡,并接收安置各区救助站送来的受助人员。

截至8月16日杨浦区救助站今年共接收受助人员837位,平均每天接收超过3人。在每一位受助人员身上,都有一段与杨浦区救助站的暖心故事。在每一位受助人员身上,都有一段与杨浦区救助站的暖心故事。

“你们真的可以帮到我吗?”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就要走了,在这里的日子,好像比我过去的几十年都过得更好,更安稳,更踏实……”今年已经65岁的老李(化名)才刚过普通人退休的年纪,却已满头白发,背始终佝偻着,总是坐在轮椅里出行。在杨浦区救助管理站(未保中心)里住了两周的他,目前被工作人员安排前往崇明养老院过下半辈子,不日就将启程。他说,在救助站的这几天,有一种别样的温暖与安定。

老李患有腿疾,无法独立行走,生活也不能自理。8月2日,他在街头流浪时被虹口区救助站发现,并送到杨浦区救助站。

然而,老李没有直系亲属,也没有收入来源,没有房产,被送来站里后,下一步如何走,他自己也不知道。他说,自己一把年纪,但已经无依无靠。当时,社工第一时间将老李的相关情况通报给其所属街道,整理他的身份信息,并开始料理起了他的生活起居。没事的时候,社工们会和老李聊聊天,缓解老人的孤独感。

每次去他房间,老李常问,政府真的能帮他解决之后的长期生活问题吗?社工们通过努力,给了他肯定的答案。最近,杨浦区救助站与街道多次沟通协商,最终确定了最佳安置方案:为老李办理退休及其他救助帮扶措施,相关手续完成后即护送至崇明养老院进行安置。这下,老李终于安心了。

“上海像是我的第二个故乡”

站里时有外籍人员的光顾。自市站搬迁来杨浦区救助站后,一些长居在市站的外籍人员随之而来。小波(化名)就成为杨浦区救助站第一次长期服务的外籍人员。

小波是个美丽的缅甸姑娘,2000年出生,仅21岁。疫情期间,她来到上海谋出路,却屡屡碰壁,最终无处可去。根据当时相关政策,在沪无固定住所的外籍人员由市救助管理站统一救助,而又因市站装修,她刚在市救助站住了没多久,就又随市站一起来到杨浦区救助站。本就远渡重洋的她,一次次变换住所,显得尤为彷徨不安。

社工服务工作的启动,成为她心态转变的一个开端。抓住一个人的心,先要抓住他的胃。社工们决定先从“吃”上入手,尽量按照她的口味为她安排一日三餐。

此外,根据她好动的性格,每天偶有社工陪着小波一起锻炼。站内三楼的健身房,成了她最爱去的地方。社工们还从网上学习了解缅甸的各类人文习俗以及缅甸的时政新闻和她交流分享。慢慢地,小波的心结终于打开。曾经陌生的上海,已被她称为第二个故乡。

6月20日,徐汇区出入境工作人员将小波接走,并进行妥善安置。

记者了解到,今年,市救助站救助楼临时搬迁至杨浦区救助管理站大楼时,共转移来4位受助人员。为使受助人员在搬到新场所后能住的安心,杨浦区救助站与市站在搬迁前商量了多种方案并进行了多次演练,全站人员共同出谋划策、积极配合、腾空房间、采购物品,忙了1个多月,才最终迎来了2月的正式搬迁。而受助人员脸上的笑容,让他们总说,一切值得。

“我还没长大,我想有个家”

杨浦区救助站不止接纳老李、小波这样的成年人,还有遇到困境的未成年人。今年,杨浦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由区民政局牵头开展,区未保机构设立在区救助站,全区的困境儿童都成为了站内社工的“工作对象”,也成了他们细心守护的“孩子”。

今年6月21日入站的小怡(化名)就是其中之一。她是由江浦路街道服务办、民警和学校老师一同护送前来的,16岁的她目前就读于杨浦某重点中学高二年级。被送来的那天,江浦路街道接到学校通知称,小怡突然与父母失联,放学后无家可归,不得不寻求警方和救助站的帮助。

小怡的家庭情况有些复杂。2018年,小怡父母二人因感情破裂经法院调解离婚,小怡判决归母亲抚养,但实际小怡与其父亲共同居住。2019年,小怡母亲因共有物纠纷未得到妥善解决,再一次将小怡父亲告上法庭。兴许是无力面对这样的结局,父亲未和小怡打一声招呼,便失去了音讯。

因为心疼小怡,自她入住未保中心后,社工们就担负起了父母职责,每天护送小怡从站内出发至公交站,乘坐公交车到学校。业余时间,他们会带小怡外出吃饭,帮她买零食、选文具。食堂的后厨阿姨甚至专门了解了她的饮食喜好,专门为她烧制喜欢的菜品。渐渐地,小怡学习上有了不懂的问题,也会主动问社工哥哥姐姐,生活上有了烦心事,也会第一时间求助这些身边的“亲人”。

没多久,小怡迎来暑假。未保中心为小怡制定了详细的暑期日程表,还请来心理咨询师为小怡进行心理疏导,并请来了小怡的英语老师及班主任上门,看望这个对自己前程尚且茫然的少女。在与熟悉的老师交谈后,她的焦虑和失落终于缓解,情绪也平复了下来。

杨浦区未保中心通过法院、检察院未检科联合公安机关、属地居委会,约谈小怡父母,开展教育。8月5日,小怡母亲终于现身,接走了女儿。她表示,自己将履行监护人职责和义务,好好照看小怡,不让这个小小年纪就饱经风雨的孩子再受伤害。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顾一琼

  来源:上海杨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