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大数据与乡村振兴 | 当修文猕猴桃遇上二维码

由 钦庆敏 发布于 综合

西部大山深处的一个猕猴桃,或者一株辣椒等农产品,与如日中天的大数据等最新科技,是不是天然地隔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其实,长期因没有多少“技术含量”而只能“靠天吃饭”的贵州农产品,正在搭乘大数据的翅膀,越山渡河地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如今,曾经老土的农产品正越来越具有科技感。土地还是那片土地,人也还是那些人,但乡村正在因此而振兴,老百姓也因此而过上好日子。

贵州安健果业的猕猴桃园区已经挂果

一台气象站,农业生产不再后知后觉

从贵州省会贵阳出发,大约40分钟的车程,便可达到修文县久长镇孟冲村。在这里,猕猴桃园主陈泰安站在半山腰的平台上,手指自己的800亩猕猴桃,满心满意都充满着期待。

“这是长势最好的一年,如果一切正常,那将迎来一次大丰收。”

随着他的手指望去,一架接一架的猕猴桃随着山势层层铺开,满眼尽是绿意和生机。而长着小绒毛,看起来珊珊可爱的猕猴桃,正一簇簇地挂在藤蔓间和绿荫里。

数据监控展示

2013年,陈泰安在当地政府的号召、扶持和引导下,因“感觉形势一片大好”,便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猕猴桃的种植中来。按照理想状态,他的果园将实现100万斤的产量,但为了保证质量,他今年打算控制在50万斤左右。

“你们前几天没来看哟,园子里请了100多人干活,每天付出的工资都是好几万。”陈泰安说。

稍稍留意,你会发现猕猴桃园里有一根类似于公路旁那种360度旋转的摄像头一样的杆子。原来,这是一台小型气象监测站,不仅能采集附近空气中的温度、湿度、光照、降水量等数据,还能采集土壤中的湿度、温度、酸碱度等数据。

数据监控展示

在后台的显示屏上,只要通过这些数据,便能实时了解猕猴桃的生长情况,如是否需要浇水、成熟度如何等,并适时调整,从而保证猕猴桃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

甚至,500万高清360°监控摄像头,还可以观察叶片生长状况和果园的病虫害情况。未来,甚至有望建立病虫害发生的预报预测和灾害性天气的预警系统以指导种植生产。

大数据应用下的贵州农业腾飞

这,其实是大数据助力贵州农村产业发展的典型之一。在修文县,每个标准猕猴桃园区都设有这样的物联网小型气象站,可以实时监控果园信息,了解果园现状,结合物联网设备,判断果园状况并作出针对性的农事活动计划。

“有了大数据,农业产业就不再后知后觉和被动应对了,而是可以提前观察和预防,从而保证最佳状态。”陈泰安说。

大数据应用下的贵州农业腾飞

一个二维码,猕猴桃原来是这样“长”成的

如果你踏进修文县的猕猴桃科技园,那对贵州大数据助力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美好前景,便会有直观而惊人的感受。

通过约十米的巨大显示屏,便清楚地看到猕猴桃从种植、分拣、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相关数据,对行业有全面、准确又深入的了解。

“正是针对猕猴桃在种植管理、采收分选、冷链贮藏、市场营销以及品牌打造等方面存在的痛点,我们创新建立了修文猕猴桃大数据物联网可追溯平台。”谈起平台建立的原因,工作人员伊金如是说。

他表示,该平台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三大功能,在生产管理前端监测种植过程,科学指导种植管理;在分选贮藏中端实现智慧分选、智能冷藏,有效把控产品品质;在销售后端有效把握市场脉象,精准指导产品销售。

这些听起来看起平常,但背后,都是一次次惨痛的教训。伊金说,以前由于标准化不足,曾经有果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猕猴桃运到沿海城市,但价格却低得不行;或者,有人看到某个地方销售好,把产品运过去后,却由于品相等差异,导致无法卖出预期的价格。

而今呢,只要通过一个二维码,修文猕猴桃“7不够”品牌猕猴桃,便实现了猕猴桃质量可追溯功能。生产、采选、贮藏、销售、品牌等各个环节形成完整的数据链,实现农产品种植过程透明,加工仓储数据清晰,销售数据反馈应用到种植,以大数据分析系统为支撑实现了大数据与猕猴桃产业深度融合。

贵州安健果业的猕猴桃园区

对修文农投来说,大数据与农业产业的应用,可不仅仅是一季果蔬从种植到销售的全过程,而是一个果园的终身数据。按照计划,每个果园都有终身唯一的二维码,只要一扫,果园基本信息、环境监测、生产销售概况、地理位置、VR实景、检测报告等都一目了然,相当于有了一张身份证。这样,无论是果农、监管部门、科技人员还是消费者,都可掌握自己想要的信息,并借助大数据分析,做出最优的决定。

相关统计显示,经过前期运营及预测,通过大数据功能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和自然灾害产生的损失,精准指导农户使用农业投入品,产品准确投放市场和质量追溯保证,修文每亩节本增效约2000元左右,全县18万亩猕猴桃可实际增加产值约3.6亿元。

伊金告诉记者,修文农产品追溯及环境监控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建设项目,已被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评为大数据与产业深度融合优秀示范项目,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农业大数据项目,并享有2017 年十大大数据融合典型案例、大数据应用优秀场景 top100 等荣誉。

“目前,我们已完成了 485 家果园的全履历和可追溯,覆盖全县十乡镇 6.2 万亩猕猴桃种植,并逐步延展到蔬菜、食用菌。”伊金说。

一组大数据,助推贵州农业产业腾飞

在贵州,猕猴桃产业的异军突起,其实仅仅大数据助力农业产业发展的典型之一。

如果把眼光放到整个贵阳市,那我们会看到,开阳县的许多茶叶示范基地内,小型气象站正通过传感器实时收集着温度、湿度、酸碱度等信息,并通过计算和分析为茶园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在清镇市,以区块链技术为主体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凤山数屋”,传感器、5G以及区块链等技术同样实时采集相关数据,最终形成能够反映农业生产环境的数据支撑……

如果把目光放到整个贵州,那对大数据助力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会有更加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遵义市的辣椒温室育苗大棚和辣椒露天栽培基地,通过安装物联网传感器、水肥一体化设施智能管控、气象监测站、虫情预测仪、杀虫频振灯、作物监测球机等先进设备,便可进行辣椒育苗、栽培管理、销售追溯的大数据采集、汇总分类、分析应用,并集成辣椒大数据展示中心、辣椒数字化生产管理平台、辣椒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以及辣椒行业门户综合应用。

在毕节市纳雍县土鸡示范点、六盘水市的水城县食用菌示范点等,类似的智慧农业项目也正应用。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的农业产销智慧对接实施方案显示,2020年将在全省创建6个“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并打造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贵州省畜牧兽医大数据平台、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产销对接体验店及农业物联网等,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农田实景、农业气象、土壤墒情、农作物生长、病虫害、畜牧养殖、投入品等实时采集,形成农业生产全过程数字化,实现自动化生产、智能化管理、科学化决策,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大数据助力农业产业,振兴了乡村,受益的是老百姓。在修文县扎佐镇孟冲村,原来的泥巴路变成了崭新的沥青路,原来的老土屋也变成了崭新的小洋楼,吃水不用肩担了,夜里也有了路灯。

74岁的村民雷兴权,把20亩土地流转给猕猴桃基地,每年收入就有1万多元。此外,他还在农忙时参加基地的除草、修枝、授花粉等工作,一天收入也有100多元。日子过好了,家里不仅建了大房子,各种电器也一应俱全。

“以前种地,每年收入就三四千元,除了肥料和人工费等,基本没赚到啥。现在发展产业,老百姓的日子都好过了。”采访中,老人家乐呵呵地说。

记者 赵毫 邱凌峰

编辑 申凌

审校 杨天雪

签发 赵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