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绿色丝路,共赢美好未来——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主题活动在国际金融论坛(IFF)2022年春季会议期间举行

中国日报网5月5日电 国际金融论坛(IFF)2022年春季会议于4月27-28日在北京举行。在本次会议上,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和国际金融论坛(IFF)合作举办了“纪念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主题活动。

原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特命全权大使于洪君、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院长赛义德·沙克尔·沙,以及来自亚洲开发银行和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等国际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全球新形势:中亚绿色丝绸之路合作”展开了热烈讨论。主题活动由IFF学术委员、亚洲开发银行合规委员会前主席唐丁丁主持。

于洪君大使在主旨演讲中首先回顾了30年来中国和中亚五国友好交往的历史和共建“一带一路”的成功合作。他指出,30年来双方相知相亲、互融互通,谱写了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同甘共苦、心心相印的动人交响曲。双方相濡以沫、坚守正义,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维护了双方正当权益和战略利益。

共建绿色丝路,共赢美好未来——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主题活动在国际金融论坛(IFF)2022年春季会议期间举行

于洪君大使在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

于洪君大使还从中国和中亚五国千百年来交往的历史、坚定的政治互信、前景广阔的“一带一路”合作,以及共同应对全球风云变幻的责任担当等多个角度,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中国和中亚五国在文化和经济合作上未来广阔的前景。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院长赛义德·沙克尔·沙在主旨发言中表示,“中国和中亚国家之间的良好关系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双边合作,延续过去的友好合作关系,在‘一带一路’时代取得更大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能够让中亚五国和中国共同致力于打造人类经济共同体。在此框架之下,中亚五国和中国之间有很多的合作项目。我们学院致力于进一步促进中亚地区的发展和互联互通,并努力打造为区域内的知识交流中心。中国和中亚地区的国家仍然面临一系列的挑战,我们在各自的发展道路上必须要建立起综合全面的经济贸易合作框架。”

赛义德·沙克尔·沙指出,中亚地区面临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方面,中亚各国都非常需要通过发展绿色金融获得更大的资金支持,在这方面中亚五国同中国有着非常广阔的合作前景。他说:“我们要打造包容性发展的未来,需要政府发展合作伙伴和企业之间通力合作。我们需要获得可负担的融资资源,从而推动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该地区绿色金融产品仍处于胚胎发展初期,所以我们希望有关的决策部门、发展金融机构和企业界能够在绿色金融产品方面给予中亚地区更大的支持。”

亚洲开发银行中西亚局首席区域合作专家胡杏兰在大会上介绍了亚洲区域经济合作CAREC2030战略,为区域经济合作带来的机遇。她还介绍说,亚洲开发银行已经同欧洲复兴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伊斯兰发展银行、联合国发展署、世界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日本国际合作机构、欧亚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组织形成了合作伙伴机制,将共同携手推动中亚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来自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的NikolayPomoshchnikov先生则从中亚区域能源互通的角度同大家分享了在能源转型领域内国家可以推动的相关合作前景。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240 字。

转载请注明: 共建绿色丝路,共赢美好未来——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主题活动在国际金融论坛(IFF)2022年春季会议期间举行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