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理念将贯穿北京冬奥会始终。作为空间层面的成果,北京冬奥会的规划设计是中国建筑界的一次集体练兵,从选址规划、场馆与设施设计、技术创新三个方面,彰显了中国建筑师的卓越智慧。
承办冰上项目的北京赛区、承办高山滑雪和雪车雪橇的延庆赛区及承办自由滑雪、北欧两项和冬季两项的张家口赛区,共同形成从华北平原穿越燕山和太行山脉抵达京西北山区的连续空间线索,推动了资源从城市向山区流动,促进了区域协同发展,发挥了冬奥会的经济和社会杠杆作用。
从选址规划看,北京赛区场馆选址结合2008年夏季奥运会遗产与正在转型升级的首钢工业遗产,以大型事件带动城市更新为基本策略;在延庆赛区,冰雪运动与生态系统保护的结合是重中之重;张家口赛区地处山区,较平原地区生态敏感度更高,选址规划时综合分析地形条件、生态红线与水资源容量,确定了适宜的赛区规模,场馆选址因山就势,布局紧凑,尽可能减少对山地、特别是植被覆盖区域的侵占。
在竞赛场馆及辅助设施设计层面,北京冬奥会对可持续发展的回应首先体现在规划设计的最小自然足迹原则,即减少人工痕迹对自然的侵占,以集约设施满足奥运功能,并使场馆设施与自然系统相协调。以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为例,通过将助滑道和着陆坡底部架空,保持山体的生态廊道,保护地表径流及植被。
场馆设计不仅满足了冰雪运动的需要,更契合了中国元素的表达。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设计结合了赛道的S形曲线与中国传统元素玉如意形象,也为跳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新可能。“如意”头部设计可供举办各类活动,“如意”底部将结束区设计为最小尺寸的标准足球场。在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设计将跳台的竞赛剖面曲线与敦煌的“飞天”飘带形象相契合,产生了相应的钢结构,并为竞赛剖面变化预留了可能。
在北京冬奥会的建设过程中,涌现了诸多技术创新与突破。首钢滑雪大跳台采用装配式钢结构体系,预制构件率达到87%以上,工期缩短近30%,并采用就近选材、模块化拼装等措施减少安装过程中产生的能耗;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而研发的厘米级精度的赛道基准面平整性检测技术和毫米级精度的助滑道冰面监测系统,单通道测点密度达到30点,精度为0.1℃,填补了目前国际上跳台滑雪项目在该领域的空白。
在绿色生态方面,张家口赛区尊重场地原有地形、植被,尽可能保留和利用现状植物,并采用生态护坡技术,对可视面及切削山体后的护坡等破坏面进行重点修复;以“海绵赛区”为规划理念,张家口赛区设71万立方米蓄水池,地表水通过防洪渠流入蓄水池,经硅砂蜂巢雨水自净化系统处理后用于冬季造雪、夏季绿化灌溉,以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在可持续赛后利用方面,场馆在实现奥运功能的同时积极向普通人靠拢,在冬奥历史上第一次使用人因设计技术预测赛后利用场景、优化场馆设计。如古杨树组团设计的“冰玉环”,以步道将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与国家越野滑雪中心连接,满足旅游目的地2.5小时慢行体验;首钢滑雪大跳台结合冷却池景观改造,增加滨水体验慢行区域,结合群明湖周边设施共同形成2.5小时旅游体验,提高赛后场馆的空间利用率。
值得关注的是,首钢滑雪大跳台是世界上首个实现单板大跳台(Big Air)与空中技巧(Aerials)共享剖面的大跳台。跳台使用约1100个正四面体模块,赛道剖面能够在48小时内完成转换,建造成本远低于新建赛道。人工赛道可变剖面技术的应用为未来举办不同赛事活动预留了充分可能。
可持续性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奥运会作为影响广泛的大型赛事,有服务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和机会。期待北京冬奥会能够为国际社会可持续实践提供中国建筑的智慧与思考。(作者张 利 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