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美食与你相伴!

重阳节——美食与你相伴!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

  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

  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重阳节是和春节、清明、中元并行的四大中国传统祭祖节日之一,这一天可以饮菊花酒,吃重阳糕,可以佩戴茱萸,在头上簪菊花,更美妙的是全家人一起登高赏秋景,秋高气爽很适合户外出游。登高是怡情益身的好风俗活动。除此,重阳这天还有许多美味食物呢,你知道重阳节吃什么传统食物吗?

  九月九·话重阳

  吃重阳糕

  吃花糕。重阳节敬老,登高以避灾。 “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的含义在里面,比较吉利,所以“重阳花糕”成了普受欢迎的节日食品。

  北方的重阳糕,以发面花果蒸糕最为著名(又名发糕)。发面蒸糕是将面粉发酵后扣入小碗中,每小碗底放上各种花果,如红枣、果仁、蜜饯、红丝、绿丝等,上笼蒸熟后将面糕倒出,正好各种花果均在面糕上面,并呈馒头状。发面的重阳糕,松甜软糯,十分味美。

重阳节——美食与你相伴!

  在我国有些地方至今还留存着这样的风俗:到了重阳时节,已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送重阳糕,一般是两个大的,九个小的,取其“二九”相逢之意。北方农村流传的“中秋刚过了,又为重阳忙,巧巧花花糕,只为女想娘”的民谣,正是反映了这个风俗民情。

重阳节——美食与你相伴!

  饮菊花酒

  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重阳节——美食与你相伴!

  菊花酒汉代已见。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吃糍耙

  吃糍耙,是我国西南地区重阳佳节的又一食俗。糍耙分为软甜、硬咸两种。其做法是将洗净的糯米下到开水锅里,一沸即捞,上笼蒸熟,再放臼里捣烂,揉搓成团即可。食用时,将熟芝麻捣成细末,把糍耙团搓成条,揪成小块,撒上黑芝麻、白糖等。其味香甜适口,称为“软糍耙”。

重阳节——美食与你相伴!

  螃蟹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重阳节有吃蟹的习俗。中秋刚过,北方的蟹正是肥硕之时。说重阳蟹最美有两层含义,一是重阳节前后,蟹肉肉质鲜美,蟹黄肥厚;二是重阳节是个孝心节,天渐凉了,给年迈的父母准备一套保暖衣,送上几只鲜美的阳澄湖大闸蟹,冲上一杯暖暖的姜茶,让老人家暖暖和和过秋冬。

  重阳前后,也就是西北风起时,蟹才是最好的时候,雌蟹只只饱满,雄蟹只只膏肥。那么如何辨认阳澄湖大闸蟹呢?还是那8字真言:青背、白肚、全爪、金毛。因为阳澄湖的水草特别肥腴兼且是石质底,所以在阳澄湖爬过的大闸蟹肚腹洁白,蟹脚上长毛带金,而且腿脚有力。那肉质即使不蘸蟹醋,也照样甘甜美味。下面教你清蒸螃蟹的做法。

  栗子糕

  北京的小吃中有两样是专在重阳节时食用的,一为花糕,一个是栗子糕。栗子糕,是用栗子泥为主料制作而成的。

  它的做法是生栗子去皮蒸熟烂后捣成泥,并准备好京糕切的大片和澄沙馅,将200克栗子泥分成3份,用一份摊开为底层,接着铺一层京糕片,再用一份抹平在京糕片上,再抹一层澄沙馅后,最后一份栗泥抹在最上层,上面用切成小菱角形的京糕片和细青梅丝拼成图案,就成了上、中、下为黄色,中间夹有红、褐两色五层的栗子糕了。吃时,用白糖和糖桂花熬成的糖汁浇在上面即可。

  喝花茶

  清茶。吃的东西太多了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消化过滤肠道,只有茶,健康,绿色饮料。

  羊肉面

  “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京城给九十九岁老人过生日叫“白寿”。有钱人家当日可举行以羊肉为主的宴会,爆、烤、涮以至全羊席。秋天是羊儿最肥的季节,羊肉性暖,可以御寒。

  和猪肉、牛肉相比,羊肉肉质细嫩,蛋白质含量高,且脂肪、胆固醇含量少,很适合老人食用。想让羊肉面口感好,羊汤的熬制很重要,一定要熬到汤白如奶,肉要烂熟更利于老人消化。注重养生的古人讲究秋季进补,而羊肉是最好的进补食材,因而重阳要吃羊。

  吃石榴

重阳节——美食与你相伴!

  重阳节吃石榴也正是时候,石榴形状如瘤,皮内有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食用。石榴汁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助消化、抗胃溃疡、软化血管、降血脂和血糖,降低胆固醇等多种功能。可防止冠心病心病、高血压,可达到健胃提神、增强食欲、益寿谈话派延年之功效。

  重阳节的传统美食,虽然简单,但是蕴意深刻,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一种节日文化,一种精神寄托。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各少数民族又有它独特的传统风俗习惯,关于这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亲们又知道多少呢?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一起盘点一下

  对歌

  对歌是云南许多少数民族青年传统的恋爱方式,也是节日的庆贺方式。

重阳节——美食与你相伴!

  如苗族的“游方”、瑶族的“唱风流”、布依族的“浪哨和赶表”、拉祜族、哈尼族、白族的唱调子、藏族的唱山歌等,都是少数民族青年男女通过对歌交流感情,寻觅情侣,选择配偶的方法和途径。

重阳节——美食与你相伴!

  对歌内容根据当地流行的词曲,视环境和对象临时编出内容,歌声抑扬顿挫,对答妙趣横生。

  — ❷ —

  纳西族抢婚

  抢婚是专属于男方的一种行为。抢只是一种形式,实际上男女双方早有爱情基础,但因贫穷,送不起礼钱,不能明媒正娶;或因为女方家中不同意,另许人家。于是,双方约定,以“抢”掩人耳目。纳西语称抢婚为“命实”,意为“牵姑娘”或“拉姑娘”,没有强迫的含义。

重阳节——美食与你相伴!

  抢回的姑娘,进大门时迎头泼她一盆清水,就算是洗头结婚,没有再跑回去的规矩了。

重阳节——美食与你相伴!

  阿夏走婚

  居住在沪沽湖边的摩梭人至今仍沿袭着一种“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摩梭人称这种婚姻为“阿夏婚”(“阿夏”意为亲密的情侣)。

  成年男女经恋爱,双方建立“阿夏”婚姻关系后,男子夜间到女子家中偶居,次日黎明前返回,生产生活各从其家

重阳节——美食与你相伴!

  “阿夏”关系长短视为双方感情而定。妇女在生产、生儿育女中居于家庭支配地位,子女从母姓,血缘按母亲计算。这种地球上至今仍然存活着“母系家庭”和“阿夏婚”遗俗,被称作人类早期婚姻的活化石。

  — ❹ —

  白族三道茶

  白族习惯喝烤茶。烤茶讲究茶具,俗语说:“酒盅要粗糙,茶盅要精巧。”献客的茶盅以洁白精巧的瓷杯为上品。

  白族茶礼分三道,俗称“三道茶”,即“头苦、二甜、三回味”。一道为纯烤茶,二道加核桃片、烧乳扇和红糖,三道是加蜂蜜和几粒花椒的蜂蜜花椒茶。“三道茶”是白族招待尊贵客人的饮品。

  月光下的凤尾竹-从 串姑娘 到 拴线礼

  傣族青年的恋爱自由,可以通过串姑娘为自己找到意中人。傣族青年相爱、定情以后,便由男方父母托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父母一般不会反对。

重阳节——美食与你相伴!

  傣族的婚礼主要仪式是“拴线”,傣语叫“树欢”,即把新郎新娘的两颗心拴在一起。让他们白头偕老,永不分离。“拴线”仪式一般在女方家的竹楼举行。

  长街宴

  长街宴作为哈尼十月年中的一个习俗,是一个祈福的宴席。不同肤色、不同国度的人,都带着一种美好的愿望,像朝圣一般来参加一年一度的长街古宴盛会,品宴席上福寿安康的“祝福”美食。人们从咪谷的“神位”席那里,请求喝一口阿倮欧滨的圣水,手里夹着一双筷子,从“龙头”席沿街吃到“龙尾”,互相祝福事事顺心,家兴业旺,平安幸福。

重阳节——美食与你相伴!

  节日当天,家家户户要做黄糯米、三色蛋、猪、鸡、鱼、鸭肉、牛肉干巴、麂子干巴、肉松、花生米、欢心谷舞红米饭等近40种哈尼族风味的菜肴,准备好酒,抬到指定的街心摆起来,一家摆一至二桌,家家户户桌连桌沿街摆,摆成一条700米多长的街心宴(当地人称长龙宴或街心酒),这是中国最长的宴席。

  这些风俗习惯只是云南少数民族众多风俗其中一角,大家想了解更多云南少数民族风俗,不妨亲自来云南体验,感受更真切~

  (2017-10-16)


  我们都知道,重阳节是很有意义的一个节日,是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根据日历显示,今年重阳节的具体时间是在10月28日星期六。下面让我们具体具体来看看吧!

重阳节——美食与你相伴!

  重阳节是农历的几月几日

  农历9月初九。

  重阳节的来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秦之前的年代,在《吕氏春秋》的《季秋纪》里面就有记载: “(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重阳节作为我国四大祭祀节日之一,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因为我们国家对祭祀先人有着很强烈的念头,因此在重阳节当天可以说是烟火纷纷,到处都会有祭祀的活动出现。

  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是指农历九月九日那天,因为在《易经》中,“九”为阳数,“六”为阴,所以,农历九月九日,“重九”,则为“重阳”,“九九”谐音“久久”,有长久之意,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因此,祭祖和敬老活动常常在重阳节进行。由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可知道,插茱萸、登高是重阳节的风俗,因此,重阳节又称为“登高节”、“茱萸节”此外,因为在重阳有和菊花酒的习惯,所以,也称“菊花节”,重阳节始出现在三国时代,见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

  重阳节的历史由来,重阳节最早形成于战国时期,在唐朝正式被定为民间节日。

  一、重阳节的神话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有一瘟魔,它的出现会使家人病丧,让百姓受尽了蹂躏。桓景一家也是受害者之一,桓景于是决心拜师为民除害,经过万般努力,练就了一身非凡武艺。在九月九日瘟魔出来作恶的那天,其仙长送他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辟邪用法,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除魔。中午时分,瘟魔冲出汝河,由于闻到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脸色突变,便戛然止步,此时,桓景手持降妖宝剑把温魔刺死剑下。由此,在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被流传下来成为风俗,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又因为“九九”寓意长久,所以,重阳节还寓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并在1989年被定为老人节。

  二、历史考证

  重阳节不仅具有神话传说,在历史上也有两个起源考证。其一先是在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中《季秋纪》有记载。接着在汉代《西京杂记》和《荆楚岁时记》中亦有相关记录。其二是在《夏小正》中所称的“九月内火”,古代祭祀大火的仪式是原型之一。

  至今日为止,重阳佳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是,其风俗依旧盛行,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一些地区把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中国政府在1989年则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倡导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重阳节的习俗

  1、赏秋

  人们一般在当天会抽出一点时间去登高赏秋,感受该季节的独特感觉。当然除了赏秋,还有一些地区有晒秋的习俗,这种习俗一般是北方地区比较兴盛,因为他们这种地形比较陡峭,而且不平整,甚至可以说很复杂,因此他们总是会在秋天摆放一些农作物,或者挂一些农作物去晒干,久而久之也就变成一种习俗了。

  2、登高

  人们常说重阳节要登高,那是因为重阳节的时间段比较好,在金秋九月,所谓天高气爽,是出行的最佳时期,在重阳节去登高,可以更加心旷神怡,而且某些人还深信登高能够健身祛病,因此也成为了重阳节的习俗之一。

  3、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被称作花糕,一般使用菊花进行制作,因此又可以叫做“菊糕”。而且这种糕点不能随便吃,一般会在重阳节刚刚天亮的时候,由父母把糕点切成片,然后贴在儿女的额头上,接着还会念诵一些奇怪的语句,其实这就是一种祈福的过程,希望先人能够保护子女平安,能够得到好运,而这正是古人制作花糕的本意。

  (2017-10-19)


  人力搬动房子,是旧时代乡镇地区的风俗,难得一见。(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中国侨网10月16日电 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在久远的年代,搬家是一种动员百人的劳力活,你会看见数以百计的村民合力抬动一间房子,一步一步的移动,从一处到另一处。这种人力搬屋的文化,却是人类发展的一种智慧体现,它充份发挥睦邻精神,展现团结就是力量!

  不过对现代人而言,这种“搬家”模式大家只听说,或者在旧照片和影片中见过,不曾目睹和经历。

重阳节——美食与你相伴!

  人力不足,丹土生华裔协会出动挖泥车助力。(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叶兴再(右)发号司令,和村民各就各位,移动房子。(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日前,作为马来西亚吉兰丹土生华裔文物馆的百年老房,就进行了搬动,重现人力搬运房子的传统风俗。

  尽管仅仅移动6公尺的位置,但却耗费了1天半的时间才完成。

  这间百年老房坐落在丹那美拉市花园住宅区的万阿末路,面积是208平方公尺。

重阳节——美食与你相伴!

  叶兴再(右)发号司令,和村民各就各位,移动房子。(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老房全采用“真艾木”(Chengal)兴建,结构扎实,建筑风格保留得完整,富有土生华人的文化和传统建筑面貌。

  林永隆:出动挖泥车助力

  为文物馆项目穿针引线的工艺大学教授林永隆说,百年高脚屋共有24个柱子,还没计算小支的柱子,每一支大支的柱子必须要有4个人一起搬动,至少需要整百人协助。

  “原本预算一次过百人一起移动房子,但是人数分成两批,在迁移时会比较吃力,因此出动挖泥车助力。”他说,搬屋子的文化很有趣,这种文化以前有,只是现今生活难以看见。其实这样的文化是非常好的,可以紧密社区联系,凝聚甘榜人的力量和心,这种精神值得传承。

  村民守望相助,重现人力搬动房子的风俗。(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建筑结构较复杂

  另外,他指出,叶英明老先生的旧居,是非常特殊及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这种建筑在20年代的马来亚非常流行,只有有钱人才有能力建筑,因为它的结构比较复杂,看起来很现代感。因此,这间房子也彰显了叶老当时的社会地位。

  他说,当时,这种款式的房子作为华人传统房子是相常少见的,因为必须聘请有名的马来工匠来兴建。“它是从传统进化成现代的一种过渡期建筑风格的房子。由于家具文化的引入,因为要摆放家具,所这种房子比早期的传统房子的屋身比例更高。”

重阳节——美食与你相伴!

  工匠在屋子下方的柱子四周架上木条,再使用圆形铁管的滚动原理,对房子进行人力移动。(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他还说,这种转型中的建筑风格的房子,是非常少有的,而且全马乃至全世界,只有吉兰丹州有。因此,应该受到保护和珍惜。吉兰丹土生华人其实是选择性的融入了一种马来人的生活方式,比如你去到他们的家里,通常只看得见一种家具,就是神桌,而高脚屋的地板就是他们日常生活及活动的平台。他们的生活就是坐在地板上,睡在地板上,吃饭也在地板上,几乎做什么都在地板上。

  这种文化在建筑结构上体显,所以说,建筑是一面文化的镜子,这种房子是一种文化交融的遗产!“吉兰丹其实有许多建筑风格特别的高脚老房子,大家不要觉得这种房子的老旧而感到丢脸,实际上,它就是一块宝。”林永隆表示。

  林庆丰:保存祖辈回忆

  吉兰丹土生华裔协会主席林庆丰指出,该会成立于1989年,全丹目前有3000多名会员,加入的会员,父亲及孩子都必须在吉兰丹出生,而该会致力于打造文物馆,旨在保存祖辈的回忆。

重阳节——美食与你相伴!

  林庆丰(左)也是首次亲自参与迁移工程,很有成就感。(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他说,古时候传统屋子,若要进行搬迁是要用人力扛走一栋房子。这种群体的劳动,是要相互扶持与配合才能办成,这也是土生华裔的精神所在。

  “对城市人来说,这个举动简直是匪夷所思。其实,这是旧时代乡镇地区的风俗,是难得一见的,也是我们第一次参与的。”

  “以前我也只是老听人家说过,这是我第一次亲自参与迁移工程,很有成就感。”

  黄国华:第一次接触人力搬屋

  促成这次人力“搬屋”计划者,除了有一班来自各地的吉兰丹土生华裔协会会员献力,其幕后功臣更少不了策划及探索这次搬运技术的退休建筑工,即现年67岁的黄国华。

  黄国华本身从末接触过这种人力搬家或移动房子的工作,他也是经过一番摸索和构思,才决定在屋子下方的柱子四周架上木条,再使用圆形铁管的滚动原理,对房子进行人力移动。

  黄国华利用了5天的时间,和数位马来工匠完成有关架设,总执行工匠是61岁的仄依布拉欣。“我也是第一次接触,以前从来也没有学习过这些技术,即然要移动,唯有想办法咯。”

  叶兴再:高脚屋经历2次“迁移”

  说到这间拥有百年历史的传统高脚屋,不得不提起叶氏家族的大家长,已故叶英明老先生。他是吉兰丹土生华裔文物馆主席叶兴再的祖父。

  这间百年老屋是1920年建成,是叶英明的旧居。之后由叶兴再的父亲,已故叶文央老先生继承。

  叶兴再是3年前知悉丹土生华裔协会正在寻找地方兴建文物馆,于是与父亲叶文央商量,得到父亲的同意,捐献这座高脚屋给丹土生华裔协会,作为永久文物馆。

  这间高脚屋经历了2次“迁移”,第一次是从逾300公尺外搬动至现址,而这一次,只进行了6公尺的挪位。“房子第一次迁移是在80年代,当时也是号召村民一起抬动高脚屋,大概移动了300多公尺,当时借用人力方式完成。”

  叶兴再受询时说,这间房子在经过第一次搬迁后,就不曾移动,由于要发展成为文物馆,所以进行了详细的土地测量。未料测量后发现,老房子离地界很近,屋顶则越过了隔邻的土地范围,为了长远打算,因此展开了这一次的短距移位。

  该协会分别于2个周末,先后花了一天半的时间,号召了百名村民,齐心合力地把文物馆建筑进行移位。

  黄崇锐:受泰国民间文化影响

  这次百年老房的搬动过程,也获得吉兰丹华人文化及历史协会会长黄崇锐到场了解情况。

  黄崇锐认为,土生华人的这种传统搬家文化,或多或少是受到泰国民间文化的一种影响。因为丹土生华人受泰国人的影响,比马来人多,而第一代华人到来丹州,娶的多数是泰国女子,又或者入赘。

  不过,这种文化实际源自那里,他则表示无从考究。黄崇锐也是生平第一次目睹传统华裔房子进行人力搬迁,这是值得记录和见证的。

  叶亚纪(28岁):人生难得一次经历

  “很荣幸能够参与这历史性的的一刻,我想,这可能是我这一生人难得一次的经历了。这项活动很有意义,能够参与其中,我有一股莫名的成就感。”

  李勇璁(23岁):更了解土生华裔文化

  “我也是第一次参与人力搬屋活动,真的还蛮吃力的。不过,我很高兴自己有幸参与这种传统活动,以对土生华裔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

  (2017-10-16)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

  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

  霜降,表示天气更冷了,

  露水凝结成霜。

  丁酉年

  九月初四

  整合:新华每日电讯

  今日霜降。

  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

  气肃而凝,露结为霜。

  阴始凝,天气渐冷,霜出现。

  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节气

  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

  “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1

  霜降三候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

  二候草木黄落;

  三候蛰虫咸俯。

  2

  霜降诗词

  《枫桥夜泊》

  [唐代]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出郭》

  [唐代]杜甫

  霜露晚凄凄,高天逐望低。

  远烟盐井上,斜景雪峰西。

  故国犹兵马,他乡亦鼓鼙。

  江城今夜客,还与旧乌啼。

  《秋山寄陈谠言》

  [唐代]王昌龄

  岩间寒事早,众山木已黄。

  北风何萧萧,兹夕露为霜。

  感激未能寐,中宵时慨慷。

  黄虫初悲鸣,玄鸟去我梁。

  独卧时易晚,离群情更伤。

  思君若不及,鸿雁今南翔。

  《寒夜》

  [唐代]孟浩然

  闺夕绮窗闭,佳人罢缝衣。

  理琴开宝匣,就枕卧重帏。

  夜久灯花落,薰笼香气微。

  锦衾重自暖,遮莫晓霜飞。

  《霜月》

  [唐代]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山行》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

  霜降习俗

  赏菊花

  霜降时节,正是菊花盛开之际。

  此时,民间会举行菊花会,

  以表达对菊花的喜爱和崇敬。

  吃柿子

  俗话说:“霜降吃灯柿,不会流鼻涕。”

  此时,在南方很多地区都有吃柿子的习俗。

  进补

  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

  霜降时节,人们认为先“补重阳”后“补霜降”,

  而且“秋补”比“冬补”更要紧。

  4

  霜降养生

  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

  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

  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

  华北地区流传着霜降吃萝卜的习俗。

  芋头也是人们常选择在霜降食用的食物。

  栗子、柿子、花生、杏仁、山药,

  以及百合、白果、羊肉等

  生津润燥、补气养心的食物,

  也是霜降之后适宜进食的食物。

  每到霜降时节,闽南地区的鸭子会出现脱销。

  霜降时节,渐入冬寒,人体关节部位最怕受凉,容易出现腰腿痛等疾病。此时穿衣不宜露膝,同时要注意护足,不要再穿船型鞋和薄袜,以免足部受凉。

  霜降前后,皮肤的新陈代谢水平开始下调,汗腺分泌减少,使皮肤水分含量下降。因此,霜降时节护好皮肤,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新闻

  今天13时27分,我们将迎来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

  所谓“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最近,你是否感受到来自冬天的“友好”问候?你是否听到秋裤在向你“召唤”?

  近日,我国北方多地遭遇明显降温,刷新了今年立秋以来的最高温新低,寒意十足。西南地区阴雨连续,虽雨势不强,但阴沉天气对秋收秋种、交通仍产生了不利影响。

  冷空气东移南下 多地气温大跳水

  日前,受冷空气影响,内蒙古、青海、黑龙江等多地率先出现明显降温。哈尔滨21日气温仅有4.4℃,刷新今年立秋以来最高气温新低,寒意十足。

  随着冷空气东移南下,北方大部地区气温将先后走低,最高气温纷纷跌破2字头。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东北、华北、黄淮等地将有2-6℃降温。黄淮、江淮等地将接过降温接力棒,气温降幅可达6℃。

重阳节——美食与你相伴!

  此外,冷空气将对华南、江南一带早晚气温产生影响,多地最低气温将陆续刷新今年立秋后气温新低。气象专家提醒,未来几天北方气温大幅下跌,华南、江南昼夜温差大,早晚较凉,公众需注意添衣保暖,防止着凉感冒。

  西南阴雨持续 局地有大到暴雨

  近日,我国降水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但强度普遍较弱,以小雨为主。虽然雨势不强,但天空阴沉阴雨频频,对秋收秋种、交通仍产生了不利影响。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24小时,四川盆地、川西高原、云南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阵雨,其中,云南西南部、西藏东南部局地有大雨或暴雨;青海、西藏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

重阳节——美食与你相伴!

  西南一带雨势虽有所减弱,但阴雨天气仍将持续。气象专家提醒,西南一带雨水频繁,对秋收、秋种产生不利影响,需提前做好防御、防雨措施。

  “霜降”来袭,这些知识要知道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而逐渐萧瑟。

  秋冬交替的保健要点是什么?哪些饮食适宜多食?今天,我们为您送上一份“霜降保健说明书”。

  保健:护好身体三个部位

  在天地冷凝结霜、草木黄落、蛰虫始眠之时,保健要从三方面做起:

  护膝暖足

  霜降时节,渐入冬寒,人体关节部位最怕受凉,容易出现腰腿痛等疾病,因此需要开始加强保暖。此时穿衣不宜露膝,同时要注意护足。爱美的女士尤其要注意脚踝保暖,不要再穿船型鞋和薄袜,以免足部受凉。

  护养脾胃

  霜降时天气明显转凉,对胃肠道有一定刺激,机体代谢增强,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多,是消化道溃疡的高发期。要注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并注意适当吃一些养胃的食物,如板栗、花生等。

  护肤保湿

  霜降前后,皮肤的新陈代谢水平开始下调,汗腺分泌减少,使皮肤水分含量下降;加上气候干燥、多风少雨,会导致角质层的保水能力下降,容易出现皮肤干燥、过敏、瘙痒等不适。因此,霜降时节护好皮肤,就显得尤为重要。

  饮食:最适宜“平补”

  俗语说:“补冬不如补霜降。”可见秋补的重要性。秋季偏燥,易犯咳嗽,也是慢性支气管炎容易复发或加重的时期,应多吃一些有润肺作用的水果和蔬菜。

  (1) 梨: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作用,和冰糖、贝母炖服。

  (2) 苹果:有生津润肺、消食止渴的作用。

  (3) 洋葱:有清热化痰、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

  (4) 荠菜:温胃散寒,适宜患急慢性气管炎,胸膈瞒闷的人。

  (5) 冬瓜:能利水、消痰、清热、解毒,治水气浮肿喘满。

  (6) 萝卜:能固肾补肺,止咳平喘。

  霜降开始,草木、蛰虫只好休眠闭藏,梦想着下一个无霜期。但不论晴雨,无关寒暑,快乐是最好的天气。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一介匹夫”:

  网友“ylr”:

  网友“可怜即可笑”:,,,

  网友“lp79430”:学习了

  网友“菜小树”:不错

  网友“宜昌用户66xxxx658”:开始冷了,注意添加衣服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0263 字。

转载请注明: 重阳节——美食与你相伴!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