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孩子越夸越脆弱?学真正的“赏识教育”,助娃养出成长型心理定向

由 哈爱朵 发布于 综合

你给孩子的到底是压力还是动力?

执笔:毛婷

编辑:刘一之

定稿:苏子后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有很多新兴的法则让宝妈们效仿,比如最新的“赏识教育”。

词条上的定义为: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其行为;赏识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其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其心理体验,并帮助他纠正不良行为。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育儿观念一次次被刷新,很多人开始明白,有时候父母一味的夸赞似乎并不会让孩子更好地成长,专家称:孩子越夸越脆弱!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最近幸孕姐的闺蜜颇为苦恼,她本来是一个坚信科学育儿的人,敢于尝试新兴的方法去夸赞孩子,但最近却发现自家娃越来越脆弱和退缩了。

比如孩子前段时间数学考了满分,闺蜜高兴地不停夸她:“宝贝你居然能得满分,你真是太聪明了”,并且逢人就忍不住到处炫耀。

但奇怪的是孩子在数学上却越来越退缩了,前几天的奥数试听课,他居然说自己不敢去。

闺蜜试探了好几天才得出一点口风,孩子认为自己只有考满分才是聪明,但奥数很难,他很可能没办法成为妈妈眼中聪明的孩子,所以干脆当起了“鸵鸟”。

这不仅让闺蜜深感挫败,也引起了很多宝妈的共鸣:为啥自家娃都是“越夸越脆弱”?

其实育儿专家称这种“赏识教育”其实是用错了概念,娃真正需要的是鼓励而非表扬!

虽然乍一看,都是通过夸赞让孩子努力的方式,但对于孩子来说,其实内里有本质的区别:

表扬具有很大的副作用,在使用中需要小心适度;而鼓励则是孩子的精神食粮,可以大量的运用。

1、为什么孩子会“越夸越脆弱”?

表扬一般是评价一个人做得好,但是在理解能力不足的孩子眼里,这种一味的表扬很可能会让他产生理解偏差:“我好好表现,父母就会爱我;如果我表现不好,就会失去爱。”

在潜意识里孩子就会顺着你的思维认为:你爱的不是我,而是我的好表现

因此表扬越多,越容易让孩子诚惶诚恐,一旦表现不好,就会失去这一切,进而产生逃避心理:

你说我数学满分才是聪明,那我出错就不聪明了;我洗碗才是勤快,那我不洗就是坏孩子了。

那么在他的潜意识里,如果不做,就不会有这些烦恼了,这就是为什么你的孩子越来越不爱做事!

2、鼓励的差别

如果说表扬是针对人,那么鼓励就是纯粹的针对孩子的行为。

如果孩子今天写对了10道题,而宝妈在辅导的时候说:“宝宝你昨天写对了10道题,让我们来看看你今天能写对多少题?”

这就是在针对个人行为,如果孩子今天能做对11道题,你只需要如实陈述他今天做对了11道题,孩子就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下次肯定想做得更好。

那么就很明显可以看出来:表扬针对的是孩子行为的结果,是“结果导向”;而鼓励则是针对孩子行为的过程,过程才能获得进步。

如果你认为孩子不会想这么多,那么就换位思考一下,你工作中如果只强调KPI,忽略一切辛苦的过程,你会快乐吗?

根据育儿心理学的内容,专家认为在表扬的时候更多的是期待个标准;而鼓励则更多的是让孩子在现有水平之上逐步提高,有这样两个公式,是最有效的:

1、谢谢你 阐述谢谢的内容

例如:“谢谢你宝贝,你今天七点半就完成了所有的课业,接下来都可以用来陪妈妈玩耍了。”

要是用“你今天7点半就完成了,这样才是好孩子”,是不是差别立显,前者传达了你也很希望和孩子一起玩,是他的努力实现了你的愿望,这是孩子莫大的幸福;

而后者则是你得这样才是好孩子,如果不是呢?

2、我相信 阐述具体内容

例如:“我相信这个难题你可以自己想出办法,上次你不是就自己完成了吗?”

这样就让孩子树立了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而不是通过一种赋压的方式“逼迫”他解决,自信才是一切之本,你的鼓励,就是孩子最大的温暖。

而上述的夸奖方式,心理学家认为是十分值得提倡的,因为它会让孩子形成“成长型心理定向”,可起到一个良性驱动作用——能让孩子从心理上相信,自己目前取得的好结果,是靠自己的努力换来的,所以在下次时也会同样做好这件事。

总结:

为人父母,我们应该用心观察、欣赏孩子,理解尊重他,把他当作一个平等的人,然后发自内心的去称赞他们,这样子女也能感受到父母真诚的爱,然后被激发并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