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高水位长时间浸泡,大堤如何保安全

由 劳新忠 发布于 综合

文/长江日报记者陈永权 制图/职文胜

截至18日,长江武汉关超警戒水位达12天,汉江新沟超警戒水位13天。另外,府澴河、滠水河、通顺河均出现超警戒水位。预计未来10天,长江、汉江武汉段仍将持续警戒水位以上,我市中小河流继续维持高水位运行。

高水位长时间浸泡,对堤防有何影响,如何确保大堤安全?18日,市防办专家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表示,高水位持续时间长,容易出现险情。武汉每天保持3万余人次、24小时上堤巡查,将险情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全市堤防安全。

受上游来水影响,长江、汉江水位将呈缓慢上涨趋势

18日,市水文局监测数据显示,7月18日15时,长江汉口站水位28.32米,超警戒水位1.02米,持续超警戒12天;汉江新沟站水位28.57米,超警戒水位1.07米,持续超警戒13天。

中小河流方面,截至18日15时,府澴河童家湖闸外水位28.83米,超警戒水位2.83米;滠水河黄陂站水位28.02米,超警戒水位2.02米。

市防办称,目前,长江、汉江武汉段全线超警戒水位。受上游来水影响,长江、汉江水位将呈缓慢上涨趋势,防汛形势严峻。

据悉,武汉市三级及以上堤防全长 807.755公里,涉及长江、汉江及通顺河、府澴河、金水河、滠水、举水、倒水、沙河等重要支流。其中,长江堤防 307.716公里,汉江堤防 112.13公里。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出动巡堤查险人员共310197人次,封堵闸口197座。全市长江、汉江及连江支流河道堤防设施功能正常、运行状况良好。

加强堤防巡查力量,加密超警堤段巡查频次

警戒水位意味着什么?据市防办专家介绍,根据水位高低及其对堤防安全的威胁程度,一般将防汛水位由低到高依次划分为设防水位、警戒水位和保证水位。其中警戒水位是根据堤防质量、保护重点及历年险情分析制定的水位,也是堤防临水到一定深度,有可能出现险情、需要加以警惕戒备的水位。

持续高水位长时间浸泡,给堤防带来怎样的影响?市水科院副院长郑杰介绍,长时间浸泡,堤坡容易泡软,堤防土壤的抗险强度降低了,时间长了,堤内容易出现脱坡、渗水、管涌等险情。

“加强堤防巡查力量,加密超警堤段巡查频次,这样才能将险情消灭在萌芽状态。”郑杰告诉长江日报记者,目前长江、汉江干堤,在1998年后经过系统整险加固,土堤基本没有问题,但要防止建筑物与土堤之间险情发生,如穿堤涵管、泵站管道、消防管道等,这些建筑物因深埋堤防内,时间过长容易老化、变形。一旦遇到长时间浸泡,容易出现渗水险情。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市水科院副院长郑杰称,在巡堤查险过程中,除加强堤内观测,保持土堤的干燥外,更要重视堤外水面观测,特别是白蚁洞或者老鼠洞,都在最高水位附近,水位过高,淹没洞口,就会翻水,水面会冒泡泡,形成出水点,出现散浸险情,甚至管涌险情。

险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及时发现险情

如何防范堤坝安全?市水科院副院长郑杰介绍,有两个节点在巡堤查险时要格外关注:退水更容易形成险情,当退水过快,水流会带走一定的土壤,形成堤外脱坡等险情;要防止风浪对大堤影响,刮大风容易产生浪坎,产生脱坡险情。

“中小河流堤防防汛压力大,更要加强巡堤查险力度。”市水科院副院长郑杰介绍,武汉中小河流大部分堤防属于逐年加高,新堤和老堤结合部分,存在一定薄弱环节。

当前,由于长江、汉江水位较高,受其顶托,我市府澴河、滠水等连江的支流也持续超警戒水位,如果遇到上游强降雨引发山洪叠加,更容易出现险情。“特别要加密超警堤段的巡查频次,及时发现和处置险情。”

“险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及时发现险情。”市防办专家介绍,目前,市防办组建的专家组成员,分赴各区一线进行驻点指导,专家组成员综合判断,分类解决,必须要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据介绍,目前,从各区报告险情来看,主要是管涌、散浸、渗水等一些比较小的险情,均得到及时处理。

市防办称,目前,武汉市堤防按每天三班、每班每公里不少于8人的标准,安排防守人员24小时不间断巡查,重点险工险段加派人员巡查值守。按照要求,每天全市要保持3万人次以上的24小时上堤巡查。特别要对历史险段和2016年后整险加固尚未经历过高水位检验的堤段,加派力量巡查值守。

长江日报记者陈永权

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