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男孩儿独自流泪:我们是如何拼尽全力把孩子养成仇人的?

最近,一个4岁小男孩儿在妈妈换衣服时无意中看见妈妈肚子上剖腹产的刀口,十分心疼妈妈,竟然自己在沙发上差点哭了出来的视频火了起来,众多网友都羡慕这位妈妈的幸福,夸赞小男孩儿贴心、懂事。

与此同时,浙江温州的一家超市中,妈妈在结账时将收银员找回的钱递给儿子的时候挡住了他的手机屏幕,影响他打游戏了,所以他就开始疯狂的殴打妈妈,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这拳头有多用力。

两相对比之下,大家是不是也在好奇,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够体贴理解父母的不易,而有些孩子就像是来讨债的一样,对父母大吼大叫、重拳相向?

孩子的天性都是善良的,那么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把孩子养成了自己的“仇人”的呢?

01

父母有求必应

孩子会变得没心没肺

我们经常会听到父母对孩子说:"孩子,家中好吃的都是你的!""宝贝,为了你我们可以牺牲一切!""你就只负责好好学习吧,其他事情都让妈妈来!"……

他们以为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却不知道一直让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会让他变得越来越自私、随心所欲,更加不会体谅父母的难处。

曾经有一部短片,短片当中的小女孩儿很想吃冰淇淋,于是每次听到冰淇淋车的声音就用渴求的眼光看着父母,而冰淇淋只能用手指换取。她的父母不忍心让女儿失望,于是切断自己的手指让女儿去换冰淇淋。但是当父母断指鲜血横流的时候,小女孩没有丝毫的恐惧,似乎早已习以为常,赶紧就去换了冰淇淋,开心地吃了起来。

虽然,这部短片的表达有些极端,但它却是现实生活的真实体现。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孩子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这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父母的有求必应,以为是给孩子撑起了一个美好的童年乐园,却没想到成了孕育孩子自私,不懂得理解体谅别人的“乐土”。

02

所谓的“叛逆”

只是太想做自己的主人

大多数父母都喜欢把自己认为好的,强加于孩子,逼着孩子去接纳,但却从来没有问过孩子孩子喜不喜欢。他们安排规划孩子的人生,试图打着“为你好”的旗号,用自己多年的经验来为孩子营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央视曾经耗费十年拍摄了一部纪实片《镜子》,这个片子当中,讲述了三个不同的家庭,都有“一心为孩子好”的父母,和暴戾乖张的孩子。

父亲感叹和儿子相处得像仇人,儿子却说:没有人愿意一辈子过别人的生活,即便这个人是我的爸爸。

他们用抽烟、酗酒、打架、早恋等等父母反对的事情来反抗父母的控制,证明他们是有自我意志的,而对于父母期望的“好好学习”,他们却置之不理。

很多父母认为这是“叛逆”,但他们却从未想过所谓的“叛逆”,只不过是孩子太想做自己的主人了。

而那些将孩子“控制”在自己手里的父母,因为早已习惯了儿女的顺从,一旦子女开始意欲挣脱束缚,开始独立,他们便会恐惧。

于是,本该十分亲密的亲子关系,成了不可调和的敌人,在彼此眼中面目可憎,互相以“爱”的名义残杀。

03

与孩子共同成长

才是教育的最佳之选

为人父母,责任重大。或许怎么做都不能保证是完全正确的,所以我们需要与孩子一起共同成长。

首先,我们要教会孩子孝顺。面对孩子的随意顶撞,父母应该先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有真的有错误。如果真的是孩子耍小性子,父母就要开始引导孩子,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一谈,多问问他们为什么不开心,为什么唱反调,耐心的指导他们,摆正心态。

其次,要让孩子懂得感恩。父母不要对孩子有求必应,方方面面都照顾到,要让孩子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要引导孩子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帮父母分担一些事情。同时,还可以经常和孩子讲一讲自己的工作,让孩子可以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也能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最后,懂得适时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父母要尽可能地让孩子独立处理一些事情,例如:安排自己的学习、洗衣服、购买家庭必需品等等,让他们在这些小事中慢慢成长,掌握独立生活的技巧。同时,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时,父母不要急着否定,而是要给孩子表达见解的机会,尊重孩子的选择,理解、鼓励他们。

愿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拥有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也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父母的爱与正确引导下,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632 字。

转载请注明: 4岁男孩儿独自流泪:我们是如何拼尽全力把孩子养成仇人的?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