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最喜爱的iPhone8已上线
苹果公司于今日凌晨召开发布会
一口气推出三款新机
刷脸解锁
双面玻璃
无线充电
防水处理
各种不明觉厉的特性
心动了有木有?
木有,因为穷
共享经济又来了
——共享手机
只是这一次来势尴尬
年租金4000元让人无法直视
丢失,碎屏等问题随之而来
谁来为这些状况买单?
何况手机作为隐私物品
有退租后被恢复照片视频
恢复聊天记录的风险存在
最最重要的是
用户多花两三千
直接买一款新机
何乐而不为呢?
上班族的福音
10月只需要上17天班
半个月班拿足月工资
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国庆放假通知也出台了
连休8天不是梦
但根据某不太靠谱报告
今年十一长假将再创新高
或有6.5亿人次国内游
建议还未规划行程的宝宝
乖乖宅着吧
因为
机票全价了
酒店没房了
景区挤爆了
你以为下单的外卖
都是饭店厨师做的吗?
近日一条视频刷爆网络
——外卖小哥自己炒菜
视频中外卖小身穿工作服
就像在自家厨房一样
炒菜颠勺,技术娴熟
飘逸的动作,流畅的手法
简直是藏身在外卖行业的食神
引得网友惊叫连连
这年头不掌握几种技能
都不好意思出门了
梦到买手机:
手机的主要功能是通讯,梦到买新手机代表近期有一些心事或想法,想要与人沟通交流。
梦到旅游:
旅游意味着去陌生的地方,看陌生的风景,见到陌生的人。代表你最近某些根深蒂固的思想有所松动,不再固执己见,愿意接受和别人沟通交流。
梦到自己炒菜:
亲力亲为,填饱自己的肚子。代表你最近事业运势旺盛,领导可能在对你进行考察,被你的潜意识发现了,通过这个梦境提醒你好好表现,有升职加薪的机会。
医务人员向捐献器官的女婴默哀。图片来自云南网
7月26日,昆明,一名出生仅9天的女婴离开了人世,她还没来得及看看这个世界,就匆匆离去。当晚,武汉,另一名生命垂危的8月龄患儿在接受了肾脏移植手术后,生命得以延续。他们之间,因为器官捐献,完成了生命的交接。这名9天龄的女婴,成为云南省迄今为止年龄最小的器官捐献者。
因重度窒息
孩子出生后失去自主呼吸
7月17日,怀孕37+3周的左女士因“子宫扭转、胎盘早剥”到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并通过急诊剖宫产,生下一名体重2670g的女婴。
可孩子因重度窒息,病情危急,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全力抢救了4天,患儿仍处于深昏迷状态,无意识,无自主呼吸,脑电图为一条直线。孩子出生第7天已脑死亡。
这是左女士和丈夫的第二个孩子,怀孕期间,他们不止一次地想象过,今后的四口之家,会是多么幸福。可如今,二女儿脑死亡的现实已不可改变。悲痛之余,孩子的父亲提出,是否可以通过捐赠器官的形式,让女儿能在这个世上留下些什么。
家属提出捐献器官
希望挽救其他小孩的生命
根据家属的意愿,昆明市妇幼保健院与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国际医院取得联系。市一院器官捐献办公室协调员李科说,当她看到那个孩子时,她已瞳孔放大,无自主呼吸。病情评估后,他们向家属介绍了孩子的病情,并详细讲解器官捐献的相关法律法规。
孩子的父亲听完后,难掩悲痛,但他坚定地表示,愿意将孩子有用的器官捐出。“虽然我的孩子来这个世上的时间很短,但我希望她的器官能救其他孩子,这样我们也会很欣慰。”孩子父亲说,他们希望,孩子能在世上留下些什么。
随后,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家属签署了器官捐献文件。孩子的奶奶不时抹着眼泪,但她也完全同意捐献孩子的器官。孩子的母亲由于刚刚进行过手术,无法出席签署仪式,只能以委托书的形式将签署权委托给孩子父亲。
见证了整个签署过程的李科被孩子和她的家人所感动。她说,这是她工作以来遇到年龄最小的器官捐献者。“新生命的诞生对一个家庭来说,原本是件很喜悦的事,可这个家庭却遭遇这样的打击,而在这个艰难的时候,孩子的家人还能想到要帮助别人,让我们非常感动。”
器官和血管很袖珍
获取手术难度很大
26日早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通过新生儿急救转运车,将孩子送到甘美国际医院。
实施手术的市一院副院长赵永恒说,经过评估,孩子的心、肺、肝脏、角膜发育不完全,且很少有小患者需要这些器官来移植,因此并没有捐献这些器官。“但孩子的肾脏可以捐献,而且在省外有过类似的成功案例。”
当天上午10点,孩子被送进甘美医院手术室,默哀仪式后,医生撤去呼吸机,孩子的心跳停止,器官获取手术开始。
虽然长年主刀器官获取手术,但此例手术对赵永恒来说,仍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个孩子是新生儿,器官很小,血管和尿管都很细,电极贴片也贴不上。”赵永恒说,稍微不注意的话,很容易把血管弄断,如果损伤血管,那这个器官也就用不了了。
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着解剖速度。而在没有灌注的情况下,肾脏缺血应控制在20分钟以内。眼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赵永恒决定改变手术方案,先取下肾脏,再进行灌注。
紧张的解剖后,两枚小小的肾脏被成功获取。赵永恒说,一般成年人的肾脏直径约为11厘米至12厘米,而这次取下的右肾大小仅约有3.9×2.4×2.0(cm),左肾4.3×2.4×1.9(cm),“看上去只有眼球那么大。”经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分配,此次获取的肾脏将送往武汉同济医院实施手术。
移植手术已顺利实施
目前受体恢复良好
肾脏成功获取后,第一时间通过民航绿色通道转运至武汉。据赵永恒介绍,此次捐献的两枚肾脏,原本要分别移植给武汉的两名患儿,但由于肾脏太小,其中一枚无法移植。
另外一枚肾脏,已于26日晚移植给一名仅8月龄的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儿。赵永恒说,据他了解,手术过程中,这名患儿由于腹腔内血管粘连,无法将肾移植到腹腔内,只能移植到左骼窝,手术完成得十分不易。一般两个半小时就能结束的肾移植手术,这次足足做了七个小时。
“手术很成功,这枚肾脏与患儿匹配,已经开始行使功能,目前小患者肾功能稳定,恢复良好。”赵永恒说,虽然移植的肾脏目前很小,但小孩子的肾移植后会长得很快,能够满足移植者的机体需要。
★新闻链接
器官捐献者人数不断增加
其中不乏低龄儿童
近年来,器官捐献的人数在逐年上升,云南也不例外。其中也有很多小孩子进行了器官捐献,云南省年龄最小捐献者的记录也在不断被刷新。他们用器官捐献的方式,完成着一次次生命接力。
2017年3月4日
年仅16岁的云南小伙李玮(化名)因车祸失去了年轻的生命。他的心脏、肝脏、胰腺、肺、2个肾脏、2枚眼角膜和部分小肠,共计9个器官及组织被顺利获取,挽救5人生命,并使2人重见光明。
2016年10月19日
3位来自云南的脑死亡患者捐献了共16枚器官,捐献者包括一名成年男性,一名年仅7岁的女孩和一名年仅4岁的女孩。
2016年6月4日
年仅15岁的小军因一场车祸导致严重脑损伤,抢救无效不幸脑死亡,他捐出1枚心脏、1枚胰腺、1枚肝脏、2枚肾脏和2枚眼角膜。
2014年8月25日
身患髓母细胞瘤晚期的3岁男童嘟嘟呼吸停止,嘟嘟的1个肝脏、2个肾脏、2枚眼角膜被分别移植给5名患者。
(原题为《昆明一出生仅9天的女婴捐献肾脏 挽救武汉一8月龄重症患儿 》)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whm580107”:坚强又有爱心的父母。
网友“晓溪入海”:小天使
网友“美对阶级的塑造”:不了解相关情况,这是不是最小的肾移植患者了
网友“沧浪亭”:小家伙爸妈很伟大
网友“蜉蝣rx”:怀胎之辛苦,佩服其父母的仁心让生命得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下来
网友“缘来缘去”:孩子和孩子的父母都很伟大
网友“李?”:不信表面
网友“小野三喜”:祝孩子永生!
网友“刘岚”:可惜啊,婴儿家人值得我们尊敬
网友“兄弟七八个”:小孩家属有爱心,大赞
(1970-01-01)
电影中,一些国外的行人福利相当好,他们过街时居然能手动操作红绿灯,让车辆为行人让行。如今,这么人性化的信号灯,已经在昆明市学府路上的省开放大学门口人行道试点。昨天,在此路口实验了几次,白天与晚上的模式还不一样,夜间更加能体现这种手动信号灯的作用。
一名小朋友使用学府路上的手动信号灯。都市时报 赵黎浩 图
体验:白天还是按自动设定模式
省开放大学位于学府路靠近小菜园立交桥附近,东侧是上下小菜园立交的匝道,车流量非常大,而门口的人行道对面是教云路,随着高层建筑入住率越来越高,来往于这条人行道两侧的行人、骑行人越来越多。
该手动信号灯的通用设置为:给车辆60秒绿灯、行人25秒绿灯。昨天白天,记者看到一位骑电单车的小伙子,在车辆绿灯亮起10多秒钟后,手动开启人行信号灯,只见操作台小屏幕上显示:请等待45秒钟。45秒后,人行道变为绿灯。实际上,即便这位小伙子不使用手动人行信号灯,45秒后依然会变成绿灯。 那这个装置设置在这儿有什么用呢?
记者致电安装单位深圳法马公司,其负责人介绍:“设备有多种设置,比如,夜间11点到凌晨5点,人车都比较少,可以将车行道设置成黄闪,当有行人需要通过时,可以手动按下按钮,5秒钟后就可变成人行道绿灯、车行道红灯,行人通过时就非常安全。”
据悉,昆明设置于省开放大学门口的这个试点,白天设定人行道绿灯25秒、车行道绿灯60秒,这是综合计算了学府路这一路段车流、人流数量做出的科学设计,所以,白天使用人行手动信号灯,也是需要让车行道的绿灯秒数用完后才能开启人行道绿灯。
走访:昆明众多路口、路段需要设置
在省开放大学门口设置的这个手动式人行信号灯,还不是最佳位置,昆明需要这种信号灯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在呈贡区那些一马平川的道路上调查时发现,彩云南路很多十字路口设置45秒、60秒的绿灯,实际上只有20至30秒钟内有车辆和行人通过;还有一些地方,两个路口间距离较远,但这些地方车速很快,又经常有行人横穿,很容易发生事故,如果在此设置手动信号灯,将会减少交通事故。
在滇池路上,多年来在金兰路与广福路之间发生过多起夜间、早上横穿马路的行人被碾死、碾伤的交通事故。如果能够在昆明市中院、圣约翰医院门口设置横穿马路的人行道手动信号灯,或许两侧来往人员的安全性将大幅提升。因为晚上、凌晨,这两个路段车辆的速度实在太快,但行人又确有过街需求。
以上两种情况,在昆明二环以外的城市道路普遍存在,在一些路口、路段上确有安装手动式人行信号灯的必要。
据悉,深圳法马公司是与昆明的一家科技公司合作,使用的是深圳法马公司的产品,但推进、安装和维护由昆明这家公司负责。据介绍,目前昆明尚处于试点阶段,下一步要通过昆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评估,如何推进下一步的工作,还需要调研。
(原标题为《 行人手控信号灯试点 晚上过街更安全 目前安装在省开放大学门口》)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菜虫”:当地政府以为穿红灯是不存在么!
网友“Mr.CP”:真的吗?
网友“Mr.CP”:就是
网友“Mr.CP”:这样很危险的
网友“君默”:美国几乎都是这种红绿灯,为的是提高人流量少时的行车效率,中国人多行人也多所以适用的地区会比较少。但最高赞基本就是科盲式的想当然,首先智能化红绿灯的成本有多高值不值得全国推广是个问题,而全城统一规划单靠传感器监控是不现实的,需要建立车联网才有可能。
网友“陌葉LIN”:呵呵,这玩意儿……是不是要一天一换
网友“阿木”:一点不稀罕,很多城市都有!关键有二:一是对其作用的认知与判断会对其应用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有人认为降低了交通的效率,但个人认为它的确保障了交通安全;其二,什么样的灯其实是次要的,关键是交通行为参与者要遵守规矩,我见得最多的是南京某处行人触控控制的信号灯,用的人寥寥无几,还是靠眼睛判断车多少趁机冲过去……这几天新闻报道山东的出租车驾驶员撞到了在机动车上的暴走团,不遵守规则个人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对整个社会来讲,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网友“百年一梦”:20年前在国外街道不是重要路口就有这种东西,今天国内终于也有了.......,有些人性化的东西还是早接轨好。
网友“Pursuit .”:不咋滴
网友“gjl”:这都多少年了!而且图片里的还不是一体式的
网友“一点点心情”:晕死……宁波20年前就有了啊,我小学时候用过。
网友“陌葉LIN”:呵呵,这玩意儿……是不是要一天一换
(1970-01-01)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福利院里长大的孩子,对于“爸爸妈妈”、“兄弟姐妹”和“家”的认知,都很陌生。常年陪伴在他们身边的,只有福利院里的阿姨。但昆明市儿童福利院“类家庭”的养育模式,让困境中的孤残儿童在特殊的“爸爸”“妈妈”关爱下,找到了家的温暖。儿童节将至,记者提前探访了一户“类家庭”,“我家”已经成了孩子们的口头禅。
对孤残孩子而言,新出现的“类家庭”,能有效拉近福利院与“家”的距离。 本文图片均为 东方IC 图
两口子和5个没有血缘的孩子
钱大姐第一次见到成成(化名),是2014年夏天,那时昆明市儿童福利院刚引入“类家庭”项目,她成了首批(两名)“代班妈妈”中的一名。成成眼睛很大,那时,两岁的他还不会说话、不会走路,嘴角不时淌着口水。
“唐宝宝”成成趴在地上和“爸爸”玩耍。
“妈!妈!”今年5月,记者见到成成时,他刚跟着钱大姐从福利院上完康复课回到“家”。看着“妈妈”背着“弟弟”不方便,成成一边喊着“妈妈”,一边熟练地打开鞋柜拿出拖鞋给“妈妈”换,又一路引着“妈妈”来到客厅沙发,拍拍自己旁边的座位,示意“妈妈”坐下歇会。5岁的成成话不多,但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与“妈妈”的爱。
成成给“妈妈”拿拖鞋。
钱大姐和汪大哥两口子,与“家”里的5个孩子没有血缘关系。成成在家排行老四,和10个月大的弟弟一样,都是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唐宝宝”,他们在家还有3个哥哥姐姐。
患唐氏综合征的孩子面临智力落后、面容特殊、发育障碍等问题,成成出生没多久便被遗弃,辗转来到昆明市儿童福利院。除了是一名“唐宝宝”,成成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需要时刻监测心跳,夜间也不例外,以至于钱大姐很难睡一个整觉,常常半夜探手去试孩子的鼻息。
“爸爸”抱着弟弟,陪成成看故事书。
亲生父母对于成成来说,是一片空白。在他眼中,钱大姐就是妈妈。在钱大姐眼中,成成是她难以割舍的孩子。
成成与福利院老师互动。
成成的进步很快,从不会走、不会说,到现在基本能用简单词语表达想法,步伐也越来越稳。如今,成成还学会了“把家”,之前一位工作人员摸了弟弟的婴儿背袋,成成一下子就抢过去,不让人碰,因为这是“妈妈”和弟弟的东西。这些成长瞬间,都被记录在他的成长手册上。
“全职妈妈”需要付出更多精力
切好茄子上锅蒸好,再放油爆炒,能减少孩子们摄入过多油分;高压锅里烹煮的是钱大姐从老家禄劝带来的白芸豆和腌土猪肉。
“全职妈妈”在厨房里备菜。
在“类家庭”里,40岁出头的钱大姐是“全职妈妈”,照顾好5个孩子所付出的精力,比此前在印刷厂打工多得多。就拿一日三餐来说,每顿荤素搭配四菜一汤,菜谱都得提前上传给福利院工作人员审看,不适合孩子吃的会及时调整。
40岁出头的钱大姐是“全职妈妈”,钱大姐在厨房为孩子们准备饭菜。
钱大姐每天6点左右起床,准备好一家7口的早餐后,挨个把孩子们叫醒,穿衣、洗漱;7点半,把3个大孩子送到离福利院不远的青云小学上学,此时汪大哥已出门上班;回到家简单收拾打扫,9点便送两个“小儿子”上院内特教课。
“一家人”开饭。
孩子们各就各位,钱大姐便到超市买菜。中午做好饭后,一一把孩子接回家吃饭再一一送走。下午4点左右接孩子们放学回家,吃过晚餐后,再把他们送到福利院的课堂,由专门的老师辅导作业。
日复一日的生活,钱大姐夫妇坚持了近3年。钱大姐说,年轻时忙着打工,自己的孩子基本是由老人带大。从打工者变为“全职妈妈”,角色转换曾让她倍感压力,不过这些负面情绪她绝不会在孩子们面前表现,只会躲着向老公诉苦。
在“类家庭”里,一日三餐,每顿荤素搭配四菜一汤,菜谱都得提前上传给福利院工作人员审看,不适合孩子吃的会及时调整。
说到坚持下来的原因,钱大姐笑着说,她就是喜欢小孩子,这些孩子也需要她。她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成成做过一次心脏手术,当时她一直守在医院照顾,成成术后一醒过来,双手死死抓住她的手臂,不安地大叫“妈!妈!”钱大姐赶忙把成成拥在怀里,眼角含泪地安慰说“没事了,没事了”。
“类家庭”让孩子们有了家庭观念
昆明市儿童福利院业务科一位负责人介绍, “类家庭”的“代班父母”每月有3000元左右的劳务补助。代班父母是向社会招募而来,大多来自省内的各乡镇。其中“母亲”一般在40~52岁之间,家中子女多已就业或上大学。就拿钱大姐一家来说,18岁的儿子在外打工,家中老人身体硬朗,两口子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这些孩子。
小朋友牵着福利院老师的手走进自己家。
“类家庭”的“父母”和孩子相对固定,昆明市儿童福利院里,每个“类家庭”养育着3至5个孩子,小的几个月大,最大的18岁。刚开始进入“类家庭”时,大多数孩子能快速融入,也有部分孩子反应激烈,福利院会安排心理辅导。除非孩子实在不适应或被收养,否则一般不会随意退出或调换家庭。
“类家庭”挂在墙上的家庭成员板。
“类家庭”的 “父母”每年有7天的带薪假期,家人每年有20天到“类家庭”共同生活的权利。
“以前孩子们都过集体生活,不理解亲情是什么。进入‘类家庭’后,他们的变化很明显。”上述负责人回忆,去年暑假福利院夏令营孩子们在果园摘梨,一个孩子对老师说:“一共要6个梨,哦不,7个,我们家还有一个大哥哥呢。”孩子口中的大哥哥,就是“类家庭”父母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家庭观念,在以前的集体生活中很难见到。
家中的照片墙,记录着孩子们的成长过程。
“类家庭”先后养育了上百名孩子,其中几十名被收养,他们在福利院的成长经历得到收养家庭的认可。”昆明市儿童福利院院长乔贞强介绍,2014年7月,福利院与春晖博爱基金会合作引入“类家庭”项目,从最初的两户发展到12户,孩子从5名增加到49名,未来准备扩大到19户。(文字综合云南网)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风继续吹”:这做法真棒
网友“alax”:好!希望提高待遇。
网友“大卫Alpha”:云南是个好地方
网友“南瓜君”:不被另类看待的爱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最可贵的尊重。很棒!
网友“一个人的时候”:收入有点低,希望国家社会能更多支持和扩大
网友“Children-Like”:这个很棒。
网友“Hazel•Stardust”:很棒
(1970-01-01)
视频截图
北京青年报8月24日消息,近日,一则“两名城管拿着’棍棒’殴打一对夫妇”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显示,一名城管将一名男子按倒在地,另一名城管拿着“棍棒”打其腿部。一名身穿红色外套的大妈试图进行阻拦,被拿“棍棒”的城管打中腿部,随后大妈跌倒。
据悉,被殴打的男子今年63岁,妻子55岁,两人是云南曲靖宣威人,家在农村,来昆明卖菜有一年多时间。8月17日,在云南昆明五华区,年过六旬的菜贩夫妇被城管驱赶并遭到持械殴打,被打的妇女鼻骨断裂,被诊断为轻微二级伤残,男子眉骨缝了4针,轻微伤。
昆明市五华区城管回应称,已于22日先期垫付伤者医药费2万元,两名打人城管队员严重违反工作纪律,依规予以开除。涉事莲花城管分队长,依规予以免职。
(原题《昆明两城管殴打菜贩夫妇 两肇事者被开除》)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W夫子”:如此行为非常恶劣,不能只是开除了之。
网友“大钟希音”:劝说有用的话,就没这些冲突了,说实话,敢在街上摆摊,和城管对立的人不是笨人就是些浑人。
网友“我要上前线打仗”:回复@Yesterdayness:说真话,拘留10天,你不知道?
网友“90后孤寡老汉”:刑事处罚呢?赔偿呢?
网友“凤凰游子007”:无语…………
网友“大王小心眼”:原来不光打来旅游的人,连自己人也打,我服了!
网友“Q笑笑生Q”:二级轻伤可以入刑了。
网友“沈钱多多她爹”:这已经算刑事了
网友“(null)”:没有临时工了是好事,可是打人致伤程度已经构成犯罪,应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吧
网友“空心莱”:开除就可以了吗?不追刑责???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