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一时几家欢喜几家愁。
表象不重要,重要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但本质是怎么样?现在的双一流,和以前的985、211,差别在哪儿呢?
最核心的差别是,从以校为本,变成以学科为本。
以前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评上985、211后,一个学校里,所有学科都沾光。
现在呢?原211大学变成一流学科,一流学科外的普通学科,就很难跟着蹭饭了。
原985大学,虽然还能以学校的身份入选,但也开始比拼一流学科数量。
之前大学招生人数多,招来越多的学生,就能获得越多的经费,所以大学都在拼命扩张。如今孩子越来越少,大学的容量过剩,这时候就该削减数量,提高质量了。
入选双一流名单,最大的好处是,获得教育部的拨款更多。
教育部以拨款为诱饵,引导高校向专精化发展。
之前就有很多高校,自己裁撤了很多弱势专业。
等到双一流正式运行起来,很多大学的弱势专业麻烦就来了。
如果不幸沦落到排名靠后,大学就会将其考虑裁撤掉。
因为大学的目标变成了,保住已有的一流学科,这样才能继续获得教育部的拨款。
然后努力建设有希望的学科,争取也成为一流学科,获得教育部更多的拨款。
这两项工作都需要钱,只能拆东墙补西墙,裁撤掉弱势学科,来加强优势学科。所以今后双一流大学的弱势学科的倒霉日子就开始了。
本来,考生们看到自己所报考的学科不是一流学科就不愿意报名了。再加上,大学也有心裁撤掉这些拖后腿的学科,正好有了招生不足的理由。以上为第一个原因。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拿财经类来举个例子,北大、清华、人大是大赢家,基本上拿下了大部分财经学科。
他们以前在国家重点学科的评比中,从未占过如此之大的优势。
几所财经优势的综合性大学损伤惨重。
复旦一个财经学科也没捞到,南开、厦大只保住了统计学。
要知道,财经专业的高分数是金融学带动的,而金融学属于应用经济学。
复旦、南开、厦大,之前都拥有金融学国家重点学科,而现在却没了。
几所专业财经院校也倒了大霉。
央财和西财都保住了最重要的应用经济学,但都失去了统计学。
央财还失去了以前王牌的理论经济学。
财经院校的龙头老大,上海财经大学,只剩下统计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失去了财经方面的一流学科,但得到了法学。
外经贸保住了应用经济学。
东财彻底沦落了,不仅没有翻身,还被辽宁大学抢了位置。
几所以前财经优势不明显的大学得了好处。
辽宁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得了大好处,这两个学校以前在财经方面,没什么影响力。
浙大近年来努力发展金融,但只获得农林经济管理,这个聊胜于无的学科,差强人意。
上海交大几年来也努力发展金融,但只获得商业和管理,不过也仅次于应用经济学了。
还有几个别的学校的例子,这些学校的某些学科当初也是领头羊,如今倒了大霉,如图:
双一流是针对谁大家想必都很清楚了吧。你们要脱离体制搞事情,靠地方政府?我一个标准就让你生源歇菜。这也正是反映了中国教育界,旧派对于新派的反制。
旧派:主要 清北+C9
新派:国科,上科,南科等等
新派妄图靠中科院的基础实力或者深圳财力冲破现有 2+7 对优秀生源的垄断。国科招状元,南科搞西式教育改制高薪挖教授之类的新闻不少见,全部都是对既得利益者的冲击。
只是居然还没三个回合就被斩于马下? 不好意思,大腿抱错了,中科院远非当年两弹一星的中科院。中科大吃了亏沉寂好久终于明白要站什么队,我威武侯校这几年的运作,科大有了起色。这种时候某些人看不清局势,还站错队,刚建校毛还没长齐就想这里挖状元那里挖状元,不然就是搞什么本科生导师制精英培养?没对国家做出什么成绩天天搞新闻不被搞才怪。谁也保不了你啊。
有些人又要说改制要改了,不然怎么追上西方国家啊?然而,民主开放皮,官僚扎堆骨。学着助理教授(AP),副教授,正教授,搞tenure那一套。结果呢?AP们不抱大腿申不到钱,腰杆硬不起来,有PI之名无PI之实,跟其他大学里小老板为大老板服务一个道理。还神tm鼓励出去创业,每周有一个工作日要出去联系企业什么的噱头我第一次听见,大学不以育人做科研为本,鼓励出去创业?WTF?
说实话,他们不是改革,只是寻求利益罢了,给无知学子画饼是他们惯用招数。
而这招“双一流”,不予正名以断其生源,实乃釜底抽薪。
图里列举的这些学校,一年前还满满的希望,借着一流学科建设,能够摆脱综合性大学学术不精深的矛盾,能够扭转大综合大学与专业性大学财政拨款上的差别。现在看来,大错特错。所谓的双一流建设不够,是211、985的升级版。如果说985工程时代是专业院校之间合并,那么双一流,就是要把这些综合性大学再拆分开来,又要兴起一波非一流学科撤院撤系的浪潮。未来的日子,原本就是财政黑洞的一流大学才能得到更多的拨款,而在大学内部,被认定为一流学科的学科将进一步加强,马太效应日渐明显。
马太效应越来越强,综合性高校垄断学术话语资源,一般高校任务科研越发难做转而教学。一个重点大学的校内课题经费赶得上国家社科,各位可以体会一下资源有多不均衡。理工类和综合类占据了绝大部分A类高校,纯文科院校生存难度越来越大。
落选高校的学生,此时绝对是不愉快的,伤口上撒盐不能体现你们的客观理智,只会徒增肤浅和自大的色彩。
其实我们所有人都是如此。除去“学校光环”这种认同感的归属体,到底还剩下什么值得骄傲的个人资本。如果有,我们表示祝贺也敬佩;如果没有,去做你该做的事情,别来这儿增添尴尬营造矛盾。。
向失意战友们致意,祝愿你我的人生绝不桎梏于这些标签烙印之下。与君共勉!
以下为网友评论:
网友“花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