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神兽介绍—龙生九子
龙生九子
:
古代传说,一龙所生的九条小龙,往往形状性格各异。
后多用来比喻同胞兄弟的良莠不齐。出自
明
·
徐应秋《玉芝堂谈荟
·
龙生九子》。其中九可能为民间流传的虚数,个别流传的名称也有差异。事实上,龙生九子的九并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在古代,九上虚数的意思。
赑屃
赑屃,也称龟趺,
霸下
。形状像乌龟,好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
石碑。人们在庙院祠堂里,处处可以见到这位任劳任怨的大力士。据说触摸它能给人带来福气。
螭吻
螭吻
,也叫
鸱吻
、鸱尾、好望,等。形状像
四脚蛇
剪去了尾巴,这位龙子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相传汉武帝建柏梁殿时,有人上书说大海中有一种鱼,虬尾似鸱鸟,也就是
鹞鹰
,能喷浪降雨,可以用来厌辟火灾,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顶之上。
蒲牢
蒲牢
,形状像龙但比龙小,好鸣叫。据说蒲牢生活在海边,平时最怕的是
鲸鱼。每每遇到鲸鱼袭击时,蒲牢就大叫不止。于是,人们就将其形象置于钟上,并将撞钟的长木雕成鲸鱼状,以其撞钟,求其声大而亮。
狴犴
狴犴
,又名宪章,形似虎,是老七。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
,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遗像。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囚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每当衙门长官坐堂,
行政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的肃穆正气。
蚣蝮
蚣蝮
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是龙生的九子之一
又名
趴蝮
(bā xià)
。形
似鱼非鱼,好水,又名避水兽,没人说得清它的样子。头部有点像龙,不过比龙头扁平些,更接近于兽类,有点狮子相,头顶有一对犄角。身体、四条腿和尾巴上都有龙鳞。以此灵异之物镇于桥顶两侧
面向滔滔河水
寓示大桥会永避水害
长存永安。
睚眦
相貌似豺,好腥杀。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
睚眦
的本意是怒
目而视,所谓
“
一饭之德必偿,
睚眦
之怨必报
”
。报则不免腥杀,这样,这位模样像豺一样的龙子出现在刀柄刀鞘上就很自然了。
狻猊
狻猊
传说形如狮,喜烟好坐,佛祖见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当了坐骑。
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狮子这种连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轩昂的动物,是随着
佛教传入中国
的。由于
佛祖释迦牟尼
有
"
无畏的狮子
"
之喻,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将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炉上让其款款地享用香火。
椒图
椒图
,
龙生九子
之一,形状像
螺蚌
,性好闭,最反感别人进入
它的
巢穴
,铺首衔环为其形象。因而人们常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上。
螺蚌
遇到外物侵犯,总是将壳口紧合。人们将其用于门上,大概就是取其可以紧闭之意,以求安全吧。
囚牛
囚牛
,形状为有鳞角的黄色小龙,好音乐。这位有音乐细胞的
龙子,不光立在汉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乐器上也有其扬头张口的形象。
龙生九子的一个说法是来自明朝李东阳的《怀麓堂集》,龙的九个儿子分别为:
老大囚牛(
qiúniú
)
老二睚眦(
yázì
)
老三嘲风(
cháofēng
)
老四蒲牢(
púláo
)
老五狻猊(
suānní
)
老六
饕餮(
tāotiè
)
老七狴犴(
bì’àn
)
老八赑屃(
bì xì
)
老九螭吻
/
鸱尾(
chīwěn/chīwěi
)
另有说法为:
老大赑屃(
bìxì
)
老二螭吻
/
鸱尾(
chīwěn/chīwěi
)
老三蒲牢(
púláo
)
老四狴犴(
bì’àn
)
老五饕餮(
tāotiè
)
老六
趴蝮
(
bāxià
)
老七睚眦(
yázì
)
老八狻猊(
suānní
)
老九椒图(
jiāotú
)
有的说法还把
螭首
、
朝天吼
(犼)、
貔貅
也列入龙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