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企屡陷“锁电门”:锁得住电,锁不住人心
车企给自己卖的电动车悄悄“锁电”的背后,隐藏着人们在驾驶纯电动汽车时的里程焦虑,更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财产权。
作为广汽集团旗下重要新能源汽车板块,斥巨额资金打造的广汽埃安,在过去两年给集团创造了不少新能源积分,并且为广汽集团自主品牌份额提升,立下汗马功劳。
然而,埃安品牌销量虽好,问题也不少。其中,纯电动车的通病——续航里程问题,成为人们吐槽投诉的焦点。
近日,在第三方质量投诉平台的车型故障统计中,2020年款广汽埃安S共出现82次故障,其中“车身附件及电器”方面的故障就有61次。而该车型2019年款同样在“车身附件及电器方面”表现“出彩”,一共统计出现79次故障。
“续航里程不准”和“动力电池故障”,是广汽埃安S在电器故障方面最常被提到的具体问题。很多投诉车主都反映,自己的广汽埃安S被厂家锁电,导致续航里程严重缩水。
颇为讽刺的是,同为一个平台打造的广汽丰田旗下电动车,就曾因“锁电”问题,被消费者吐槽投诉,而企业则通过升级,看似悄悄地解决一些问题。
为纯电动车“锁电”为哪般?
以广汽埃安为例,该公司两次被曝出有锁电行为。
第一次是在2020年夏天,厂家曾通知广汽埃安S的车主,前往4S店进行软件升级,结果厂家直接将车内的电池锁电10%。第二次则是2021年7月份,厂家通过OTA(空中下载技术),暗中减少了广汽埃安S的续航里程。
本来车主买车的时候,都期待着未来通过OTA给爱车不断升级,带来新体验、新功能。谁知道反过来是厂家滥用权限,暗中锁电,实在是有些讽刺。
自己车原本开得好好的,谁曾想被车企一次系统更新,“砍掉”不少续航里程。付了两碗粉儿的钱,却只给了一碗粉儿,这不是欺负老实人么!
那么,像广汽埃安这样的企业,为什么要做这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情呢?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很有可能是因为车内电池的安全冗余容量留存不足。如果不锁电的话,车辆动力电池就会存在自燃风险。此前,经常能够看到广汽埃安S自燃的报道,而且边上总是有一辆奥迪被殃及。
2021年12月20日~12月23日这段时间里,造车新势力第二阵营的威马汽车,放出冬日里的“三把火”——短短四天时间,一共出现3起自燃事故。
随后网上就曝出威马EX5升级BMS(电池管理系统)后被强制锁电的新闻。有车主反映升级前车子还能跑350km左右,升级后就连300km都跑不了。
然后,威马就消失在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榜单中,给企业融资,甚至IPO都造成不小的麻烦。这种事情也不光发生在国内,电动车行业的“带头大哥”——特斯拉也不能“免俗”。
2019年4月21日,上海某小区地下停车场停放的一辆特斯拉Model S发生自燃。在这起自燃事件之后,到5月13日,这23天的时间里,全球其他地区又发生了两起特斯拉Model S的自燃事件。
在这之后不久,特斯拉就接连进行了两次系统升级。就是在进行这两次升级之后,一些特斯拉Model S的车主发现爱车的电池容量和续航里程,突然出现衰减。
既然锁电可以解决电池自燃问题,为什么车企不在一开始就老老实实的限制电池容量,非要在产品已经交付后,再偷偷摸摸“锁电”呢?
笔者认为,车企这么做,很可能是出于营销方面的考虑。现在车企、消费者,甚至是车评人,都把续航里程看得很重。甚至新能源汽车政策补贴,也是按照售出电动车续航里程多少来发的。
车企为了续航参数好看,加大电池放电深度,也就是让电池装下更多电;但超负荷运转的电池容易自燃,而且使用寿命会缩短。
于是企业又在车辆售出后,亡羊补牢,想尽办法暗中锁电,通过降低电池容量的方式,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但这又会造成续航里程缩短。
为了不让消费者有所察觉,“聪明”的车企又会通过降低电池输出功率的方式提高续航里程,可这种操作又无疑牺牲了车辆的加速性能。
车企的这种行为,无疑是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以及相关财产权益。
缓解里程焦虑,车企不妨换个思路
中国能不能制定出更加详细严格的续航里程核定标准,一劳永逸地解决车企爱在续航里程上耍花招的毛病?
这恐怕很难。
很多电动车在NEDC测试(新欧洲驾驶循环测试)下能跑到很高的水平。但是这种“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测试方法,最终会导致NEDC续航与实际使用差距很大。
后来无论升级WLTC(世界轻型汽车测试规程)还是CLTC(中国汽车行驶工况),都是希望通过更接近实际工况的测试标准,来测试出更为实际的产品续航水平。
可因为用户端实际情况差距也很大,气温,路况,驾驶习惯都会对实际续航里程产生影响。所以暂时并不能指望通过制定严格测试标准,完全解决问题。
那该怎么办?
我们不妨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里程焦虑,车主怕的是什么?
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里程焦虑指的是“驾驶电动车时因担心突然没电引起的精神痛苦或忧虑”。
焦虑的源头在于“不确定性”。开着爱车,唱着歌,突然就电力不足、抛锚了。耽误事情不说,还可能会有人身危险。
车企专注于提升车辆的续航里程,确实可以在一定行程内,消除不确定性。但随着行程的延长,这种焦虑感会再度来袭。
大力兴建充电站、换电站也是一种解题思路。蔚来汽车、宁德时代、力帆科技,以及国家电网正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但这种充电服务能否实现长期盈利,依然需要时间检验。
或许,我们可以把希望寄托在小小的芯片上。
安装在汽车各处的芯片,及时收集汽车行驶途中的各种数据——气温、坡度、路况、空调使用情况、司机驾驶习惯等等,再通过算法,实时显示出更真实的续航。只要让车主能随时并且准确地了解车辆的续航里程,他就能依此做出合理的安排——前往最近的充电站或是继续行驶。
尽管这种高度智能化的驾驶体验看起来距离我们还很遥远,但比起车企以牺牲自身信誉为代价,暗中锁电的行为,这或许才是车企在技术层面应该努力的方向。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