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一老人,守护中国烈士墓39年,还教导子孙一直守下去
《送韦城李少府》有言:“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虽然说在近代中国社会中,我国曾因战争的出现而与很多国家之间未能进行和平友好的往来,但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现如今,我国也与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之间建立了较为友好的关系。
在新中国刚刚建成的时候,我国自身的实力还不是很强,但每当周边的国家遇到困难时,我国也会及时伸出援手。曾经,在巴基斯坦遇到困难时,我国政府就挺身而出,并对其加以帮助。而在后来的日子中,巴基斯坦的一位老人为了感谢中国的付出,也主动为中国烈士守墓,而这一守便守了三十九年之久,后来,这位老人还嘱咐自己的子孙,要一直守下去。那么,这位巴基斯坦老人究竟是谁?他所守的中国烈士墓又有着怎样的背景呢?
这位来自巴基斯坦的老人就是阿里·艾哈迈德。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时,中国曾经对巴基斯坦巴北部地区唯一的对外经济生命线——喀喇昆仑公路进行原援建,通过有关资料可以发现,这条公路穿越了喀喇昆仑、喜马拉雅、兴都库什三大山脉以及帕米尔高原地区,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天路”。
在对附近的地形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就会发现,由于这条公路的修建难度较大,且对于中巴两国之间的经济军事往来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仅凭巴基斯坦一个国家的力量,是很难进行修建的。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了能够对巴基斯坦的建筑行业进行援助,中国方面就派出了数百名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然而,在修建这条“天路”的过程中,却有八十八位中国工程师不幸牺牲在了巴基斯坦的土地之上。对于这些人而言,虽然他们永远地留在了异国的土地上,但这些人对中巴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所做出的贡献被永远地铭记了下来。
而为了对中国的烈士进行纪念,巴基斯坦也决定在喀喇昆仑公路附近修建一座中国烈士陵园,当时,在这座陵园建成之后,一位叫做阿里·艾哈迈德的年轻人就主动向政府提出申请,打算为这座陵园进行守护。原来,在公路修建的过程中,艾哈迈德曾亲眼看到了中国人为巴基斯坦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而为了对这些烈士进行祭奠,他也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去守护烈士的陵园。
在决定开始守护陵园的时候,艾哈迈德还只是一个二十二岁的年轻人,而在后来的日子中,他也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陵园守护事业。当时,他不仅要对中国的烈士陵园进行守护,还负责着陵园内部的园丁工作,据艾哈迈德表示,他和自己的同事每天要对陵园清扫三到四次,而他们之所以会这样做,也是希望烈士们所安息的地方能够保持一尘不染的状态。
虽然说看守陵园的工资并不是很高,但是艾哈迈德却并没有后悔自己的决定,而由于艾哈迈德对中巴之间的友谊做出了一定程度上的贡献,因此,他也曾两次受邀来到中国,并进行汇报。据艾哈迈德表示,他希望自己在去世之后,也能够将这一守卫工作继续下去。艾哈迈德希望巴基斯坦的政府,能够将他的儿子也聘用为守墓人,让他的家族继续为中国烈士陵园进行服务。
据艾哈迈德的四个儿子表示,在他们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常常为他们讲述这些中国烈士的故事,而在他们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帮助父亲在陵园中工作了。对于艾哈迈德一家人而言,虽然他们是巴基斯坦的人民,但他们对于中国的印象也是非常好的。可以说,正是因为有着这些底层百姓的努力,因此,中巴之间的友谊才能够继续发展下去。据艾哈迈德的儿子表示,基于父亲的影响,他们从小就对中国有着一定的热爱之情,而他们也希望能够将守护陵园的事业继续下去。
通过艾哈迈德的选择我们也能够感受到,对于巴基斯坦地区的建设而言,如果说没有中国的付出与努力,那么他们也很难拥有现如今的发展成就。虽然说在守墓的过程中,艾哈迈德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正因在巴基斯坦地区有这样心怀感恩的民众存在,因此,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友情才能够得以继续延续。相信在未来的日子中,中巴之间的友好往来也将持续下去。
参考资料:《用一生守护中巴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