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要不要“持证上岗”?

5月26日,“建议父母持合格父母证上岗”冲上微博热搜,迅速引发热议。在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许洪玲建议在社区举办家长课堂,建立“家长教育指导工作室”,面向适龄儿童家长,聘请第三方或者有教育经验的志愿者作为老师。针对准备入小学的家长开展相关课程教育,颁发“合格父母”上岗证随学生档案入学。

有网友表示支持,认为现在“熊父母”很多,第一次带孩子会走很多弯路,需要了解一些正确的育儿观念,“就算实现的可能性很小,但有这种意识真的很欣慰”。有些网友想起一些父母虐待孩子的新闻事件,感慨“有些人不配当父母”。当然,也有网友表示质疑,认为“想法很好,执行困难”,“这个建议很不错,但是落实很难”。

微博留言截图。

其实,有关父母需要“持证上岗”的建议并非忽然出现。“原生家庭如何影响了你”的话题讨论就时常冲上热搜,引起网民对自己家庭的抱怨和审视。很少有完美的原生家庭,年轻网民在反思父母对自己的情感或肉体伤害时,甚至在网上形成了“父母皆祸害”的讨论小组。进而,总会有人以半调侃的方式建议父母需“持证上岗”。

以培训和考试的形式来保证做父母的质量无疑是“考证大国”的思维惯性。职业资格证的存在,的确确保了一个专业领域的规范化和专业化,也保障了该专业从业者的质量。但是,随着职业资格证的种类越来越多,交叉重复现象严重,许多职业资格证的含金量较低,反而增加了负担。近年来,中国已经取消了许多行业的职业资格证。

况且,父母和教师、律师、医生等具有高度专业化的职业非常不同,做父母是每个人的权利。若做父母真的需要“持证上岗”,该如何兼顾准父母们城乡、职业和教育程度的巨大差异?又该如何不妨害孩子们就学的平等权益呢?且不论这个建议兼顾弱势群体与否,也不论做父母“持证上岗”的可操作性如何,这个话题的热度极高,从中无疑可看到当下年轻人对父母的期待和现实的落差,以及到底该如何教育孩子的迷茫。

尤其在八零后和九零后开始结婚生子的当下,反思原生家庭的年轻人们也要开始建立自己的家庭了。众所周知,父母的行为方式对孩子的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如何“正确地”当父母,让孩子快乐成长,依然是这代年轻人需要学习的。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鲁道夫·德雷克斯曾写过被奉为经典的《父母:挑战》,他在书中描述了现代父母面临的诸多问题,许多案例就如一面面镜子,使我们照到自己。他认为,虽然父母是教育者,但做父母本身也是一种自我教育,我们需要理解自己,理解孩子,以身作则。而采取正确做法的最佳方式在于避免不正确的做法。作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有什么常见错误?下文便摘选自他的《父母:挑战》。

原文作者|[美] 鲁道夫·德雷克斯 译者 | 花莹莹

整理 | 徐悦东

《狗十三》(2013)剧照。

没有父母可以避免在儿童训练中犯错。当被告知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你有如此多的行为是完全错误甚至有害的,你或许会质疑你的做法是否明智。以下原因有助于纾解你对于自己不足之处的担忧。

首先,人无完人。唯有首先接纳自己的缺点,与自己和解,然后问问自己要从这里去向何处,如此我们才能取得进步。

其次,指出父母的错误之处,不应被看作批评,这仅仅是有用的信息而已。采取正确做法的最佳方式在于避免不正确的做法。指出并明确一个错误,这要容易得多,因为错误总是比较具体。

我们将讨论儿童训练中最常见的错误。所有错误都源自以下三点:(1)孩子没有被要求遵守秩序;(2)父母允许自己陷入到与孩子的冲突当中;(3)孩子感到气馁。

《父母:挑战》,[美] 鲁道夫·德雷克斯著,花莹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娇纵孩子

小婴儿对于这样的管理可能会有所抗拒:一旦饿了,他就会哭。(焦虑的父母经常误以为婴儿的很多哭泣是为了表达饥饿或疼痛,其实在很多时候这只是意味着孩子需要一些关注。)智慧和平静的父母不会倾向于打破成熟周到的喂养规律,除非孩子生病并且需要对时间表进行刻意的调整。通过这种方式,孩子很快就会意识到他无法通过哭声提前用餐。几天之后,他就会习惯于特定的喂养时间。

然而,过度保护的父母急于帮助“无助的孩子”消除这些最初的烦恼。但是,孩子越大,以往的纵容就越难弥补,而且他已经习惯了这种无规律状态,任何改变都会激起他更强烈的反抗。

所有娇纵行为都遵循着同样的模式:孩子成功逃避某一必要的职责,为了息事宁人,父母越来越多地违反秩序要求。一个孩子在温室环境中长大,原本规范人类行为的自然秩序在这里并不起作用。

所有这一切都会妨碍孩子发展基本的社会适应性。在今后面对那些必须将自己的需要放在其他人之后的情形时,他将承受痛苦。与父母的期望相反,大多数被娇纵的孩子都不是很快乐。甚至完全相反!

《小别离》(2016)剧照。

没有爱

如今,真正不喜欢孩子的父母已经少之又少。然而,一旦有,其孩子的命运往往很不幸,甚至变成官方调查的重点对象。不被需要的孩子通常在没有爱的环境中长大。有时候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足以引发父母的憎恨——也许是孩子的外表与某个讨厌的亲戚有相似之处,也许是性别上的意外,盼望很久希望怀上男孩最终却生了一个小女孩。

没有爱的感觉可能会彻底导致孩子无法适应社会。它剥夺了孩子的权利,并且激起孩子极强的敌意和反抗。如果没有爱,没有孩子会愿意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并接受行为准则。他或许表面上服从,但内在始终是一个旁观者。他的社会感觉是萎缩的。

虽然大多数父母都喜欢自己的孩子,仍有为数众多的孩子感受到被拒绝和不被爱。我们能够理解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如果父母做不到持续纵容,被娇纵的孩子就会觉得不被喜爱。一个7岁的小男孩坦率地说:“你不喜欢我,因为你不按照我的想法做事。”必须谨记,无论被憎恨是事实,还是只是孩子相信如此而已,其结果都是一样的。童年时期缺少爱,包括真实的和想象出来的,结果导致自己感觉儿时一直被虐待,这在很多犯罪分子的生活中都有所体现。

《小欢喜》(2019)剧照。

吓唬孩子

焦虑让很多父母对孩子夸大生活中的危险。比如大街上的事故率、整体人类尤其是绑匪的邪恶、病菌的流行和时刻保暖的必要性,等等。倘若孩子遵循父母这些神经质和胆小的想法,他并不能为应对生活做更好的准备,只会变得焦虑。

说来奇怪,但事实确实是,过度谨慎与轻率会导致同样的结果。预见危险不仅导致犹豫不决,其实还会驱使人们一头扎进他们希望避免的那些危险中。规避风险需要冷静的头脑以及清晰的情形评估。然而,高估危险无异于增加危险。

奶奶监护八岁的杰利玩耍的过程令人观之叹息。“别跑太快,你的肺会爆炸!”“不要使劲拽,你会伤到自己!”“不要跳下台阶,你会摔断腿!”如果遵照所有这些警告,孩子就只能一辈子被包裹在玻璃瓶的棉絮里了;但是,令所谓的监护人极为恼火的是,孩子会明智地固执己见忽视成人的唠叨。

另一个原因,试图强迫孩子采取良好的行为,也会导致你有时候吓唬自己的孩子,但结果同样糟糕。你可能会告诉他“妖怪”要来带走坏孩子;又或者你让他看到街角的警察会“带走淘气的男孩和女孩”。你认为这是让孩子更加顺从的办法。有时候,这一权宜之计从当时来看可能起作用,但之后的发展会证明你是错误的。孩子有可能变得胆怯,然后通过上千种可能的方式利用他的恐惧作为对抗你的武器。

你永远无法从吓唬中得到益处。播种恐惧的人收获的是担忧。

为人父母》(Parenthood Season)第五季(2013)剧照。

过度监督

忧虑的父母不信任自己,不信任孩子,也不信任将来;他们只能想到防守和预防。焦虑促使他们倾向于过度监督孩子。他们从不让孩子独立行动。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是被规定好的。

这样的父母总是为孩子烦恼:“你最好坐在这个椅子上”“ 把书放在这里”“ 用这支笔”“ 戴这顶帽子”“ 别吃太快”“ 身体坐直”。只要孩子在附近,父母就命令着他的一举一动。

为了充分理解这种“监督”的荒谬,我们必须谨记,唯有当教育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时,其影响才具有持久的价值。这里体现了教育行为的价值:它们为孩子提供了思考和反思的机会。

说话过多

每当与孩子交谈时,你都必须想清楚,你是希望通过交谈释放自己的紧张、烦躁或愤怒,还是希望借此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是后者,那么除非确认孩子做好了倾听的准备,否则你决不能开口说话。此外,你必须注意自己的情绪。否则,你的话语将产生暴力影响:它们带有攻击性并激起对抗。

你可以通过以下分类来判断语言以及某些常见说话方式的荒谬和潜在危害。(引自艾丽斯·弗里德曼[Alice friedmaun]博士所著的《养育指南》[Erziehungsmerkblätter])

当孩子开始工作时:

如果这件事情你做不完,那就不要开始。

最好去做你的功课——那还有点儿意义。

事情没有你以为的那么容易你这是贪多嚼不烂。

你不会有坚持到底的精神。

你竟然对这么傻的事情感兴趣!

如果你能做成,别人早就做完了。

当孩子取得成功时:

那永远不会让你走得更远。

你以为自己飞得很高,但是肯定会有下滑。

那不过是初学者的运气而已。

运气多过智商。瞎猫还能撞上死耗子呢。

当孩子不成功时:

看看浪费的钱!

你看,我当初说对了吧!

我早就告诉过你了!

在你这个年龄,我的所有衣服都是自己做的。

你真是笨手笨脚。只是看见你就足以令人恶心。

这些以及类似的语言会打击孩子的自信,损害他的实际能力,但还是被草率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一个人必须注意自己对孩子所说的话。语言本是为了鼓励和帮助,而非烦人和抑制。

唠叨

强烈的不耐烦很容易就会变成唠叨。从早到晚,喋喋不休,吹毛求疵!孩子的点滴失误都会被看作十恶不赦的错误行为。

唠叨的教育作用等于零。唠叨只会增强孩子的对抗,促使他们拒绝顺从,进一步导致失败。如果能审视唠叨所带来的直接作用,父母可能会被吓得改变策略。但是他们从不停下来思考,因为他们的态度只是基于自己——而非孩子的——需要;他们根据自己的内在需要采取行动。这种不满的根源其实是他们自己对于生活的失望以及挫败感。监督和唠叨是父母用来贬低和轻视孩子的手段之一,通常只是为了确保其自身的优越性。还有一种做法与此相关,而且也被理性地加以解释,那就是吹毛求疵,我们会将两者结合起来讨论其中的含义。

吹毛求疵

你能想象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没有吹毛求疵吗?或许不能。或许,在其他一些情况下,吹毛求疵偶尔也会带来好结果,尤其在面对雄心勃勃的孩子时。但是,即便如此,频繁和激烈的吹毛求疵会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导致他们有时候立刻放弃努力。

吹毛求疵通常导致大多数孩子感到气馁,妨碍他们采取行动并取得成功。因此,假如他们习惯了父母的批评,并且不再对此加以关注,这样反而更好。但是,无论如何都会形成一个不幸的恶性循环:父母挑毛病——孩子没有改进——更多的吹毛求疵——孩子变得更加糟糕和固执。有多少家庭悲剧都来源于这种错误的关系?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是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一书的话

轻视

唠叨、吹毛求疵、棍棒教育,简而言之,带有轻视并引发冲突的儿童训练方法,在实际运用中恰恰会带来事与愿违的效果。

在面对孩子的坏习惯时——咬指甲、挖鼻孔、邋遢,诸如此类,大多数父母的态度都表现为各式各样的训诫、责备、承诺和威胁。劝说也不一定有用。

但是有一种方法屡试不爽:等到孩子把手指伸进鼻孔时,给他一记耳光;很快他的手指又会伸进去,这时你只需要对他大吼并禁止他碰自己的鼻子。重复这一做法;通过威胁和打耳光增强你的激烈和不耐烦的语气,不久以后,孩子就养成挖鼻孔的习惯。这不正是父母实际在运用的方法吗?

通过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容易轻视孩子。许多父母不敢由衷地认可孩子的成就。“你今天表现得真好。你为什么就不能一直这么乖呢?”他们未能认识到,这种做法显示了他们想要战胜孩子的渴望——通过使用最极端的强制措施维护他们自己的优越性。

父母的权威本是为了教孩子遵守秩序,滥用权威则必然激发孩子的抵抗。无论表面看来他有多么顺从,他内在的冲突从未停止。如果权威的维护需要动用强制力,其本质缺陷就暴露无遗。

电视剧《都挺好》(2019)画面。

羞辱

很多父母相信,他们可以借助羞辱来削弱孩子的反抗,进而让他改掉某些缺点和坏习惯。他们可能会要求孩子站在墙角或者跪在地上,有时候受到施虐欲的刺激,甚至这些手段都不能满足他们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我们能够很容易地预测这些羞辱所带来的结果。孩子最多会让自己习惯这样的羞辱。但是,受到这种方式对待的孩子内在的心理过程与表面大不相同。无言的讥讽和诅咒会伴随他温顺的话语和谦恭的行为。

因此,父母培养了他的虚伪和伪善。这些孩子的精神世界遭受了严重的影响,他们往往会患上神经官能症;这些经历经常引发情感生活障碍并导致受虐倾向。孩子发现他可以将原本的惩罚转化为乐趣的源泉。

体罚

作为儿童训练中被系统应用的方法,体罚正在被逐渐淘汰。这一事实令我们欣慰。但是仍然有许多人在大声为体罚辩护。他们声称,责打能够迫使孩子接受父母的权威和优越性。据他们说,尤其在生命最初的几年,孩子对讲道理无动于衷,所以打屁股是劝服他顺从的唯一手段。

因此,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必须通过责打的方式才能解决的情形是否确实存在。有一次,在讨论到体罚的不利之处时,一位妈妈讲述了如下事例作为反驳:

她有两个年幼的儿子,大儿子经常打开厨房的煤气。妈妈向他解释了这样做的危险,但是无济于事。妈妈给他读了一篇报纸上的文章,从中他了解到这种做法会引发多么可怕的爆炸,但他还是不为所动。终于,在他故伎重施时,妈妈痛打了他一顿。他再也没那么做过;几年以后,他告诉妈妈,他每次经过煤气灶都会想起那次惩罚,然后克制住打开阀门的欲望。(注意这种持续存在的欲望!)

在这种情况下,打屁股真的是唯一有效的解决方案吗?当然不是!只需要一点点训练,我们就可以想到这个男孩草率的行为可能带来的一系列自然后果。有很多方法可以教孩子不要摆弄煤气灶。

纵使孩子认为自己罪有应得,体罚也并不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必要手段。只要父母了解到孩子在挨打时的感受和想法,他们就会惊恐地退缩。在承受责罚的时候,经常被打的孩子会产生关于仇恨和愤怒的可怕想法,即使产生希望折磨他的人死掉的念头也毫不稀奇。你真的相信孩子能从这样的经历中产生举止得体的冲动吗?

恰恰相反,你完全有可能等到的是孩子进一步变坏。他内在的反抗非但没有瓦解,反倒因责打而变得更加顽强。孩子学到的是害怕和屈服于暴力,每一次挨打都会摧毁他的一点点尊严、勇气和自立。

童年时期遭受责打,其典型结果是,孩子可能发展成奴性、怯懦的人,一方面阿谀奉承,一方面诡计多端;又或者,他可能成为自大和过度自信的人。几乎每一个儿时挨过打的人都有残暴的倾向。他也许会成为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他的铁石心肠和冷酷令他尤其容易在商业领域或某些职业上取得成功。但是他缺乏真诚的友善、温暖,以及亲密接触的能力。他并非没有能力发展更深厚的感情,只是无法摆脱不信任感。简单来说,他始终害怕儿时所经历的羞辱和卑微再次出现,所以变得冷酷无情。

本文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授权摘编自《父母:挑战》。原文作者:[美] 鲁道夫·德雷克斯;译者:花莹莹;整合:徐悦东;编辑:西西;导语校对:刘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6123 字。

转载请注明: 为人父母,要不要“持证上岗”?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