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夯精神”“蚯蚓书记”……脱贫攻坚代表讲述奋斗故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杜亚慧 实习生 韩惠婷
3月8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邀请省扶贫开发办主要负责同志和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等介绍脱贫攻坚、黄河滩区迁建与乡村振兴有关情况。发布会上,两位脱贫攻坚一线代表坐到发布台前,讲述了他们的奋斗故事。
滩区老百姓的“石夯精神”
两个月前,电影《高家台》在济南首映,影片展示了高家台村由乱到治的巨大变化。这一电影的原型村,正是利津县北宋镇高家村。影片中高家台村党支部书记韩明军的原型,正是高家村党支部书记高占明。
高家村是典型的黄河滩区村。发布会现场,高占明回忆,过去高家村基础设施条件差,群众进出不方便,村“两委”班子战斗力比较弱,村里的产业很落后,当地百姓过的生活很艰难,有句俗话说是“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建房、三年还账”。
“2017年,我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想干出点成绩来,让村里有个整体变化,但苦于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就在这个时候,省里开始实施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包括高家台在内的利津县19个村都要实施旧村台改造提升,全部是省里投资,不用老百姓拿一分钱,我当时听到这个事后,别提心里多高兴了。”高占明说,他决心抓住这个机遇,全身心投入到黄河滩区旧村台改造提升和产业发展中,争取彻底改变高家村。
如今,高家村的旧村台改造工程已经建成,村庄整体实现村台加固,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道路硬化、雨污分流、绿化亮化美化都已实现,弱电下地全覆盖;同时,高家村还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在县乡政府和省派第一书记工作队的支持帮助下,流转土地,引进企业,发展中草药种植与休闲观光旅游,建设了田园综合体,工业方面也建设了水厂、口罩厂,带领群众发家致富,村集体收入也稳定增长,正成为黄河滩区越来越有名气的乡村振兴样板村。
“这部电影是三年来高家村巨大变化的真实反映,但我相信其他旧村台应该也跟高家村一样,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它也是全县甚至全省黄河滩区脱贫迁建的一个缩影。”高占明说,高家村能有今天的这些成绩,一方面靠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另一方面靠着滩区老百姓团结、坚韧、夯基、固本的“石夯精神”。“这样的好传统,我们不会丢,也不能丢,只要这种世代相传的‘石夯精神’还在延续,我相信,滩区人民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就能勇往直前,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乡亲们信赖的“蚯蚓书记”
刚参加了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淄博市扶贫办副主任刘昌法也在发布会现场分享了自己的扶贫感受。
“这次出席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是我今生最荣耀的时刻,心中的激动无以言表。”刘昌法说,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还属于默默支持我的单位、同事、家人,更属于帮助我的父老乡亲。我深知,这份荣誉属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共产党员,而我只是他们中的普通一员。
2012年,响应组织号召,刘昌法主动要求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9年来,先后担任4个村“第一书记”,争取项目资金30多个1000多万元,趟出了各具特色脱贫奔康之路。
刘昌法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带领上小峰村、东东峪村建设民宿、农家乐、矿泉水厂和酒坊一条街,为西沙井村建白莲藕池、大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贫困户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抓党建促脱贫,结束了上小峰村18年无连任村班子的历史,让不通水泥路的石柱村实现户户通。
刘昌法得到了乡亲们的信赖和肯定,当地人亲切地叫他“蚯蚓书记”。“我把群众当亲人,自掏腰包为群众治眼疾、做被褥,婚丧嫁娶操持出力,民事纠纷挺身化解。乡亲们更把我当成了最可信、最可亲的自家人,有啥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有啥过不去的坎,都愿意和我说说。”刘昌法满怀感慨,“乡亲们向组织部门写挽留信,为我翻山越岭寻药治病,用我的名字作旅游商店的招牌,年货给我留到发霉也舍不得吃。”
展望未来,刘昌法说,“今后,我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与执着,始终与农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中,再接再厉、再立新功,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