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视疫情影响“时差”, 编造“美国第一”算法。
为了“超越中国”,美国近一段时间创造了不少“算法”“话术”。《华尔街日报》16日引述美国和西方多个机构的报告称,由于采取不同的抗疫举措,美国今年第二季度增长率超过中国,且可能未来连续5个季度超过中国,“这将是自1990 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中国的第一个持续时期”。不过,多名中国学者认为这是美媒体的“话术”,美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速超中国主要是统计方面的原因:去年第二季度美国疫情正处于高峰,在较低的基数下显得今年二季度增长很快。一名中国学者对《环球时报》表示,美国媒体和机构的这种说法,是继创造了“美国第一”的抗疫排行榜,以及在东京奥运会期间为“压倒中国”而在奖牌榜和金牌榜来回切换之后,在为自己打“强心针”。
“美经济增速将持续超中国”?
“由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不同,美国经济增速反超中国”。《华尔街日报》17日这篇文章的标题,就似乎是想给人一种印象:美国不仅经济增速比中国高,抗疫也比中国做得好。《华尔街日报》称,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为12.2%,跑赢了中国第二季度7.9%的经济增速。“美国和中国正在眼下这场经济增长竞赛中互换位置”。
文章称,这种反超体现了美中在应对疫情方面的差异。中国疫情暴发较早,政府在武汉和其他地方迅速采取了隔离措施。中国的强硬手腕推动国内经济复苏,经济增速最初领先于遭疫情重创的美国经济。美国基本没有实施强制性的隔离措施。虽然美国经济重回正轨所用时间比中国长,但美国为推动经济复苏所投入的资源规模远超中国。疫苗接种加大规模财政刺激以及近零利率政策,将美国经济送入了增长快车道,反超中国。文章引述美国评级机构穆迪的报告预测,从2021年第二季度起,美国GDP增速将连续5个季度超过中国。“凯投宏观”和牛津经济研究院也预测会出现类似趋势,不过持续时间为3个季度。
“这完全不具有可比性。”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17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中美经济受疫情影响的时间不同,导致计算今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速的基数有非常大的差异,因此完全不具可比性。连平说,美国疫情高峰是去年第二季度,造成经济急剧收缩,在去年较低的基数下,使得美国今年二季度同比增速出现了12.2%的增长。中国疫情主要暴发于去年第一季度,这也使得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速达18.3%。
受基数影响,中国今年经济增速“前高后低”
“美国和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一三五说威胁,二四六说崩溃。”正如一些中国网友嘲讽的那样,美国媒体一边用“中国威胁论”转移民众对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不满情绪,一边又频频炒作起“中国衰退论”。《华尔街日报》17日的另一篇报道称,受极端天气以及高传染性德尔塔变异毒株在国内多地传播影响,7月份中国经济放缓程度超出预期。“中国经济复苏正失去动能”。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中国16日公布了7月份工业生产、投资和零售额的新数据,显示出经济疲软的迹象。7月份中国工业生产的增长是11个月来最慢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放缓至8.5%,低于6月份12.1%的增幅。
连平认为,中国在疫情之后采取的是相对缓和的积极财政政策,没有大水漫灌进行强刺激,更加注重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美国则不同,经济复苏政策基本上靠大把撒钱。强刺激之下,美国经济出现了阶段性的恢复。不过,连平肯定地表示:“美国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速将是刺激政策效应的最高点,未来的复苏速度肯定会回落。”他还称,由于疫情反复,美国经济未来也会出现较大波折。
对于中国今年的经济走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16日表示,今年受基数影响,全年来看主要经济增速会呈现前高后低的状况。他说,综合来看,下半年我国经济仍然会保持稳定恢复的态势,主要宏观指标会保持在合理区间,发展质量会继续提升。他指出,分析经济形势不仅要看增长,还要看就业、物价、居民收入,综合来看经济运行状况。
一位不具名的学者告诉《环球时报》,从历史经验上来看,穆迪在涉及中美的经济预测上偏差度一向比较大。在全球主要的评级机构中,其倾向性最为明显。
事实上,即使《华尔街日报》也不得不承认,虽然中国7月经济数据“令人失望”,但预计中国全年经济增长率仍将轻松超过之前设定的6%以上的目标。报道称,一个关键问题在于中国政府能够以多快的速度控制住德尔塔变异毒株带来的疫情。近些天,中国每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稳步下降,中国人由此乐观地认为,当前这轮疫情会像以往的疫情一样短暂。
炒作“超越中国”是心理失衡
近来,美国一些机构疯狂地制造和炒作“超越中国论”。美国彭博社曾创造“全球抗疫排行榜”,美国排名第一,中国排名第八,被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称为“笑话”;在东京奥运会期间,美国一反此前历届奥运会惯例,将奥运排行榜按奖牌总数排列。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1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称,大肆炒作“超越中国论”其实是美国心理失衡的表现。在与中国的竞争中,美国精英群体过于焦躁、忧虑、缺乏自信,以一种脆弱心态看待中国取得的成就。这种心理失衡在战略竞争中是一种致命缺陷。
《华尔街日报》称,哪个国家GDP排名第一并不仅是一个吹嘘成就的问题。如果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将在全球引领商业和消费趋势,也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科技中去,并向海外投射力量。报道称,美国经济增速超越中国将令中国取得最大经济体地位的时间延后。不过,铭基亚洲基金的中国问题专家罗福万认为,中国终将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经济增速被美国反超只是一个小插曲。
实际上,多数客观的经济学者都对美国经济感到不乐观。“美国经济蕴藏爆炸性的风险”,德国《商报》17日称,美国近几个月的经济快速增长得益于拜登政府的刺激措施,但这会给经济带来巨大风险。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今年美国国家债务将增加到GDP的135%。波恩大学经济学者布拉姆称:“拜登政府的经济刺激措施没有明天。”他称,如果美国停止印钞,利率就会上升,债务负担会变得不堪重负。“巨额国债造成经济失衡,可能导致大爆炸。”
李海东表示,一个客观现实是,美国第二波疫情正处于失控状态。这个时候,美国媒体渲染“超越中国”,显得十分可怜和好笑。美国的经济到底如何,应该由美国民众来说,而不是让少数精英群体操纵经济数据来说。他说,中国人民对自身经济当下表现和未来有信心,也有自己的判断力,我们会按照自己的道路走,不可能被这些美国媒体“带节奏”。
一名浙江义乌的国际贸易商17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刚过8月,向美欧出口的热门圣诞用品已基本销售一空,没有存货了。他说,唯一让人发愁的是,“疫情前2000多美元一个集装箱的运费,现在要2万美元,而且还抢不到仓位”。
本报驻美国、德国特约记者 林日 青木●本报记者 倪浩 何珊●柳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