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是张子枫在清明节档期的亲情剧,剧情相当纠结。
电影的最后,姐姐安然放弃在“今后再也不见弟弟”的协议书上签字,抱起足球推开门叫安子恒过来。整个故事戛然而止,仿若水墨画上的留白,引起观众的无限猜想。
故事的脉络很简单,细节却非常丰富,将剧情的每一步发展都填充的血肉丰满,烟火气十足。
一、安然的人生选择,是“自我“和”亲情“的博弈
安然的父母非常想要一个儿子。在她小的时候,就让她假装瘸子,以便以第一胎残疾为由,获得生二胎的资格。
计划没有成功,安然也不受待见,一直跟着姑妈长大。
终于在安然18岁的时候,父母如愿以偿,生了一个儿子。而为了这个儿子考虑,父母偷偷修改了安然的大学志愿,断送了安然去北京读医学院的梦想,让她在本地读了护士,理由是可以早工作早赚钱,还可以在父母身边承担义务。
安然对这一切厌恶至极,与父母的关系降到冰点。大学的学费、生活费都是自己打工赚来的。
安然毕业后在医院做护士,却从未放弃理想,一直在努力考研,想到自己梦想的北京去读书。
可是,意外在安然24岁的时候发生,父母突然车祸身亡。6岁的弟弟何去何从?
安然打算将弟弟送给其他人抚养,却遭到亲戚们的坚决反对。同时,姐弟之间亲情的撕扯,让安然陷入左右为难的矛盾中。
电影的结局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因此留下了争议空间。
二、姐姐原型的自我意识更加强烈,却也有人说她冷血无情
安然的原型是一个22岁的女孩,上大学的时候,父母因为寂寞生了弟弟。她从一开始就强烈反对。她对父母说:“
弟弟出生后,她就再也没有回过家。而家里的两套房子因为某些原因,都在她的名下,父母多次讨要未果,矛盾日深。
父母意外去世后,她顶住亲戚们巨大的亲情压力,将两岁的弟弟送给寄养家庭,并要求养父母永不相见。
之后,她将两套房子卖掉,在大城市买了一套房子,结婚生子。
而这个姐姐很庆幸两套房子在她名下,也很庆幸自己选择放弃这个所谓的弟弟,因为她跟这个弟弟之间不仅没有爱,反而有憎恨。即使她迫于压力,选择了抚养弟弟,也仅仅是将弟弟作为一个不得不履行的义务,毫无感情,她和弟弟都会觉得痛苦。
三、结束语
在电影中,姐姐的“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之间不断摇摆。两个方向都在诱惑着她,也在束缚着她。
提出这道难解问题的,是孩子们的父母。对儿子的执念,让他们一直忽略着女儿的爱的需求。
他们没有想到,千辛万苦生下的儿子,可能会面临着悲剧的人生。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