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食物银行”、给物品加回收标识,这些用创意解决生活难题的孩子太赞了
在地铁站,你是否曾因为看不明白平面图的指引而秒变路痴?
家中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经常出行受阻,你会怎么办?
快过期的食物,吃不了浪费,扔了又可惜,怎么处理更合适?
废电池扔哪?玻璃瓶属于哪种垃圾?一到垃圾分类就迷糊,谁能指点迷津?……
这些看着不起眼的“小”细节,其实都是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大”问题。我们经常对这些熟视无睹,没想到,一群有心的孩子却跟这些问题较了真,还提出了他们的解决之道。
最近,北京市教委公布了第十二届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获奖名单。
说起这个奖,可能很多学生和家长都不陌生。创办于2009年的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一直致力于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社会、关心生活,积极参与首都北京的建设与发展。
这一届科学建议奖重点关注的议题包括,城市建设与管理、乡村振兴发展、公共卫生与健康、生态环境保护、防灾与安全、冬奥文化普及、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等。
名单公布后,学姐第一时间联系到了几位获奖的中小学生,看看他们都贡献了哪些奇思妙想。
食物银行VS 舌尖上的浪费
张维钧
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一年级学生。他的爱好广泛,包括读书、旅游、历史。近日,针对“舌尖上的浪费”,他提出了建立“食物银行”的建议,获得第十二届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同时,他的项目《关于建立食物银行,减少食物浪费的研究》顺利晋级2020年北京市金鹏科技论坛市赛。
民以食为天,张维钧关心的正是吃的问题。
张维钧发现,身边的食物浪费现象比比皆是。就连自己也曾经碰到不喜欢的饭菜,就丢弃一大半;遇到中秋节、春节,家里的月饼、糕点和水果也常常因为吃不了或者过了保质期,只能扔掉。
有一次,张维钧看到清洁工在整理小区居民扔掉的一堆月饼。他就想,在这些月饼过期之前,如果能分享给有需要的人该多好啊!
疫情期间,张维钧下楼扔垃圾时跟小区的保洁阿姨聊了会天。看见他扔掉的酸奶盒,阿姨随口说道,“真羡慕你们,每天都能喝一盒酸奶……”张维钧这才意识到,自己习以为常的事,对保洁阿姨而言,竟是一种奢侈。
一面是食物大量的富余甚至浪费,一面是不少人享用不起。“能不能设计一款APP,让不富裕的阿姨也能每天喝到新鲜的酸奶?”张维钧开始思考。
为了了解食物浪费情况,张维钧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他曾经一个人在凌晨时分去麦当劳了解情况,也曾主动请求参观学校食堂的后厨。
他从在英国伦敦生活的小姨那里了解到,当地有一款剩食APP,可以将食物通过低价、赠送等方式,提供给需要的人,这给了张维钧很大的启发。但是外国的办法在中国能行吗?
他一边让小姨帮忙进一步了解英国和瑞典、丹麦等国的剩食APP使用情况;一边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上海已经有“食物银行”在运行:这个“银行”建立了上百个食物分发点,很多企业捐赠食物给食物银行,还主动收集超市、餐厅甚至家庭剩余的可用食物,委托社区发放给低保、残障等困难群体,分发食物的总量已超过700吨。
张维钧到麦当劳调研。北京一零一中学供图
既然食物共享的理念已经在上海、伦敦等地实现,类似的做法,北京能否也能实施呢?张维钧把想法告诉了老师,通过问卷星平台设计了“珍爱粮食,抵制浪费”的调查问卷,微信朋友圈和各种微信群,收集反馈。
经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张维钧发现,约2/3的被调查对象能够接受食物共享的理念,而且,大部分商户每天都有食物剩余,他们也愿意把剩余食物低价或者免费供给有需要的人。
在老师指导下,张维钧做了《关于建立食物银行,减少食物浪费的研究》项目,提出建立“食物银行”的建议,“在北京市推广食物共享理念,建立‘食物银行’,收集过剩食物捐助给有需要的人群,开发食物共享手机应用程序(APP或小程序),将餐厅、超市等即将处理的食物低价卖给顾客”。
从发现现象,到设计调查问卷,实地考察,到独自花了三个月完成这篇近4000字的研究报告,张维钧克服了诸多困难与挑战,也曾经有很多次想要放弃。
张维钧在学校食堂后厨调研食品浪费状况。北京一零一中学供图
“高一开始面临学业压力,别人放学了直接写作业,我还要花时间在科学建议上。”张维钧说,虽然也有过犹豫,但他从来也没真正想放弃,“一开始告诉自己,都付出这么多了,不能半途而废,后来越做越起劲,发现了科学研究的魅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能获得第十二届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除了从小学开始坚持学习做研究,也源于他课外大量的阅读和广博的视野,这些培养了张维钧辩证性思考的能力。
张维钧说,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而且什么类型的书都爱看。最近,他正在重读《哈利波特》、《明朝那些事儿》、《月亮与六便士》。小说之外,地理、历史类书籍,也是阅读中重要的一部分,“历史能使人明志,而地理训练人的逻辑思维。”
今年寒假,张维钧计划在假期读一些历史、艺术类的作品,还想多出去打打羽毛球、踢踢足球。“我特别喜欢旅游,但是这个假期不一定能出京,如果能去古北水镇、长城,我也会很开心。”
颜色标识VS 垃圾分类难题
崔忆玮、阮驰方、张嘉祺(从左到右)
来自北京东城回民小学六年级,他们提出了《关于物品生产环节印刷垃圾回收颜色标识的建议》,获得第十二届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
去年5月,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在课堂上,北京市东城区回民小学的六(1)班学生阮驰方、崔忆玮、张嘉祺学会了各种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但到实际操作时,还是会犯难,拿不准废弃的东西到底该算哪类垃圾。
有一天,他们看到烟盒上印着“吸烟有害健康”标识,这给了他们灵感。3个孩子一拍即合:“我们能不能建议,所有物品都添加回收颜色标识?”
说干就干。3人开始做调研,他们发现,很多同学在垃圾分类上存在疑惑,“不少地方垃圾分类效果不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分类的标准还比较笼统复杂。同时,每个地区的垃圾分类标准也不完全相同,公众即使有垃圾分类的愿望,也有可能分类错误。”
如果在物品生产制造环节,就根据使用废弃后的垃圾性质,添加回收颜色标识,且与投放的垃圾桶颜色一一对应起来,不仅可以实现精准投放,也可实现精准处理,从而节约人力、物力成本。
于是,在《关于物品生产环节印刷垃圾回收颜色标识的建议》中,三个孩子提出,在生产环节为物品添加颜色标识,绿色是厨余垃圾、蓝色是可回收垃圾、黑色是其他垃圾、红色是有害垃圾。
三人制作的垃圾分类颜色标签小样。学生家长供图
不单一回收的物品怎么办?他们的建议是,如带包装的食品、干枯的盆栽,可以采用内外单一颜色标识,也可在外包装上印刷多重垃圾回收颜色标识。这样,产品从生产源头就标识颜色,根据标识就知道这个产品最后属于哪种垃圾。
同时,他们还建议,垃圾包装袋上也加上不同标识,什么颜色标识的垃圾袋,就包装属于该标识的垃圾,也就不易分错。当然,这需要全国统一认识和统一标识。
阮驰方说,这个建议不是他们拍拍脑袋就想出来的。为了完成科学建议,他们花了60天时间。针对老人、青少年甚至外国人在内的不同群体的垃圾分类习惯,都做了大量调研。
得知自己获得了第十二届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3个小伙伴并不意外。阮驰方说,他们对这个创意充满信心,但在实际中如何推动这些举措,还存在难点。比如,食物如何标记?如何激励而非强制商家为自己的产品做标记?如何激发公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这些都有待思考。
阮驰方、崔忆玮、张嘉祺走进社区调查。学生家长供图
这三个六年级的孩子明白,欲速则不达,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他们希望,颜色标识重点先从那些每天产生、对环境影响严重、人们不易区分的垃圾开始,再逐步全面铺开。“我们相信世上无难事,只要我们坚持就一定能做好,让垃圾分类最终成为每个人的习惯。”
文 | 新京报记者 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