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近日,全国多地开启了“蒸烤模式”。酷热天气让人体感不适,还导致了热射病的高发,相关话题持续占据热搜榜。梳理媒体公开报道可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已有浙江、四川、福建、江苏、河南5省出现了热射病病例,至少已有2人因热射病死亡。(据7月13日极目新闻)
中央气象台7月13日18时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图源:中国天气网)
这波高温不寻常。即便是对于曾坐拥“四大火炉”,对夏天之酷热有着充分认知的中国人而言,如此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极端性强,影响大的高温都是罕见的。
“重庆博物馆被热化了”“电风扇都热成了电吹风”“男子患热射病多脏器受损像煮过一样”“撞断6根肋骨也要跑到树荫下再躺”……大家对高温的焦灼和无奈,从接连不断的热搜话题中清晰可见。“热死人”不再只是随口的一句玩笑,而是真实的病例,真实的死亡,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高温的确是切实关乎生命健康的大事。
从各地目前披露的热射病病例,尤其是重病、死亡病例来看,患病的主要还是以户外、体力劳动者居多。南京的首例热射病患者,是一名连续工作4小时的装修工人;福州一位65岁的男患者在户外工地作业时,突发头晕、大汗、呕吐情况,被诊断为热射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3名热射病患者,一位因病情危重不幸去世,其余两名仍在重症监护室抢救,而这三位患者,其中年轻的两位均是户外工作者,年龄较大的患者发病时在湿热的厨房做饭;而今天又有报道,广东一名32岁快递员在闷热的仓库里整理快递时突然昏倒,因患热射病住进ICU,昏迷一个多月仍未醒。
广东32岁快递员患热射病住进ICU(图源:广州日报)
起早贪黑的环卫工人,顶着烈日汗如雨下的建筑工人,扛着桶装水、煤气罐上下楼的服务人员、不是走街串巷、就是埋头分拣的快递员,大热天还戴着头盔口罩脚踏热浪的外卖员,在田间忙碌、忍受上晒下蒸的农民……这些为了生计、为了职责、为了给他人方便、为了保障生活正常运转,不得不以平凡之躯对抗高温的人们,是平凡而伟大的。我们所要做的,不只是向他们表达崇高的敬意,更要给他们以更切实、更完善的保护。
各地现在都有很多“送清凉”的活动,但对于一些长期户外露天作业的工作,可能光是设个休息点,送一些凉茶、饮用水,是完全不足够的,当高温肆虐,人稍微动一下就大汗淋漓的时候,对热浪烈阳,该躲的要躲,对与户外露天作业,该停的要停。
重庆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图源:重庆日报)
早在2012年,国家相关部门就关注到了夏季高温天气导致户外作业劳动者中暑甚至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给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损害,通过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加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作,维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其中对于日最高气温达到多少,就应该停止或限制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进行了详尽的规定。只不过,现在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用工形式越来越灵活,很多规定都没有被严格贯彻,很多劳动者自己也缺乏注意,导致了“热死人”的悲剧发生。
对于那些因高温作业引起中暑、热射病而造成身体损害、甚至死亡的劳动者,该认定工伤要及时认定工伤,为其提供医疗和生活保障;对于那些家庭条件困难,无法有效防暑的人群,社区要予以关怀和帮助;对于那些对高温缺乏警惕,因为怕费电不开空调的老人,家人要及时劝告,多加照顾;对于那些奔波在路上的服务者,也要多一些宽容,我们少催一下单,快递、外卖人员也许就能多喝一口水,多歇一会儿凉。
防中暑注意事项(图源:网络)
顶着高温坚持户外工作很感人,但对于多数非关键性的,可以轮班调休的工作而言,以牺牲健康为代价去硬撑,真的没必要。“人定胜天”的精神没必要拿来跟热浪较劲,只有牢记“安全第一”。最大程度减少和避免异常高温天气造成的人身伤害,大家才能更好的工作和生活,这个炎夏才能成为“安宁之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