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农村走亲戚像完成任务似的,放下东西就走,不吃饭不留宿,为啥?

由 合永顺 发布于 综合

在我们新化本地有一句俗话是这样说的,大人盼着插田,小孩盼着过年。 作为一个小孩子来说,过年是多么高兴的一件事情,过年了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最重要的是可以去走亲戚,而走亲戚最长的就是去外婆家了。

小吴家乡过年都是在大年的初二去外公家拜年的,初一崽,初二郎。那个时候,小吴去外婆家拜年就拜得久了,初二去,一直到开学才会回来,一去就是半个月左右的。在外婆家有好吃的,好玩的,同舅舅家的几个表妹,表弟一起玩,还可以去看花鼓戏,有麻糖吃,还有红包拿,开学了才恋恋不舍的回家来。

那个时候去外婆家都是走路去的,小吴家隔外婆家有16里路左右的样子,走路要100分钟左右,如果碰上下雨路滑所花时间更久。

但是,现在变化很大,在小吴家乡走亲戚,几个小时就回来了,有时甚至饭都没有吃。在家里吃罢早饭,带点事先准备好的东西,开上摩托车,嘟嘟20多分钟就到了,然后把东西往舅舅家一放,聊几句家常,玩一下,就准备回家了。有时吃一餐饭,有时饭也没有吃就回了。

现在农村走亲越发像“演戏”,不吃饭、不留住,感觉是走过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出现这种情况是历史发展的一种产物,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生活压力大,忙着赚钱

20多年前的时候,在小吴家乡农村,都是在家里种田,很少有人外去打工的,有也是那些年轻的女孩子们去到外面进厂打工,那时男的或者是稍微年纪大的去外面进厂也很难找到工作的。因此一般都是在家里种田,或者是在家里做点零工。

那时过完年,除了那些在广东工厂里打工的年轻妹子,在初六左右就要回广东上班之外,其它的人也要过了正月十五才开工做事,所以有时间走亲戚。那时生活压力也不大。

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农村人为了子女的学习千方百计想要把他们送去城里读书,而要想在城里读书,就得有房子,买一套房子可不是小数目,就拿小吴家乡小县城来说,房价都达到6000一平了,一套100多平方的三居室就要60-70万,还是毛胚房,简单装修一下也要10-20万,可见其压力有多大。农村人都是靠打工的,这些钱要多久才能赚到,为了小孩的前途都是在咬牙坚持着。所以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拼命的赚钱。

才有了走亲戚,就像过场一样,意思意思一下得了。

第二,是人情淡泊了,距离远了

感情都是要培养的,亲戚之间也是一样,走得勤,自然感情就会越来越好,一年到头也没去过一次,自然感情就慢慢的淡泊了。

俗话说“三年不上门,是亲也不亲”。还有就是由于打工的原因,天南海北的,在外面找的对象,一个在南,一个在北,相隔几千公里,回去一趟也是非常的麻烦的。所以也就没有走亲戚了。

像小吴就是这样,湖南人娶了个广西老婆,难得回去一次,我们结婚15年了,老婆娘家一共才有2人来过小吴家,其余的人都没有来过,还是在老婆生宝宝的时候来的,现在宝宝都10岁了。如果没有什么别的事的话,估计以后都不会有她娘家人来了。等于老婆这边的亲戚就断了。

第三,走亲戚的模式改变了

20年前,在小吴家乡,自行车都很少见,走亲戚都是靠走路的,走一趟一般也要一两个小时,比较累,到亲戚家都要吃饭,要么哪来的力气走啊,也会留你过夜。几乎不会当天去当天回的。

可现在不同了,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了摩托车,有的都有了小轿车,去走亲戚,呼啦啦,几十分钟,或者一个把小时就到了,非常的方便,即使是天色不早了,也不怕,有车怕什么。所以这种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大大缩短了走亲戚的时间,依靠传统的走亲戚模式似乎淘汰了。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进步,农村走亲戚渐渐的像“演戏”、“走过场”了。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估,是“与时俱进”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