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女上恋爱综艺遭热议:如今恋爱成了被“围观”的事?

有学者认为,在社交媒体,人们会将日常生活进行筛选、美化、表演,创造出可见的理想的浪漫关系,这种理想就被公众和自己等同于亲密关系的真实状态。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婚恋真人秀是怎么回事。

离异女上恋爱综艺遭热议:如今恋爱成了被“围观”的事?

(ICphoto/图)

“黄奕相亲再遇骗婚男”、“王子文澄清自己从未结过婚”,近日一档专门针对离异女性的恋爱真人秀《怦然再心动》引发热议。

明星、素人、未婚女性、离异女性......近些年,《女儿们的恋爱》、《妻子的浪漫旅行》等各种婚恋节目层出不穷,为何如今大众喜欢对外展示自己的情感生活?恋爱是否已不再私密?

婚恋真人秀:情感生活的“看与被看”

在早期,婚恋节目大多只是停留在相亲阶段,所呈现是人们如何挑选对象,比如《玫瑰之约》、《非诚勿扰》等。直到2014年湖北卫视推出了明星恋爱真人秀《如果爱》大受欢迎后,类似的展现恋爱过程的节目才开始逐渐普及。

通过这些节目,大众所能看到的是相当具体的恋爱细节,还有所谓的“观察团”对双方相处行为进行点评。到了后来,更是出现了《心动的信号》这种呈现复杂恋爱场景的节目,即让四男四女共同居住在别墅里一个月,他们从中自行去判定和选择谁才是自己心仪的对象。

对于观众而言,看节目是乐此不疲的,它很好满足了人们的窥探欲和八卦的心理。比起电视剧,真人秀更具有未知性。在电视剧中,男一会喜欢女一,但在真人秀中,看起来很相配的男女可能并没有火花。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恋爱真人秀甚至变成了推理真人秀,它给了观众成为侦探的机会,人们可以从中去发现各种蛛丝马迹。比如有观众会观察同样是约会,为何男一会更喜欢女四,而不是女一,因为他表现得更为放松,双方的身体更靠近等。

对于当事人,有不少人也很享受“被观看”。虽然并非人人都能上真人秀,但在日常生活也有很多平台可以去展示。最普遍的就是朋友圈,有人会把情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上传至朋友圈,以至于身边的朋友对其恋情发展“了如指掌”。

有学者认为,在社交媒体,人们会将日常生活进行筛选、美化、表演,创造出可见的理想的浪漫关系,这种理想就被公众和自己等同于亲密关系的真实状态。

离异女上恋爱综艺遭热议:如今恋爱成了被“围观”的事?

(ICphoto/图)

被观看的感情是否真实?

也就是说,无论是在社交媒体还是公开场合,只要当人们意识到自己在被观看时,就会或多或少的放大自己希望表现的那一面。

如果一个人想展现出自己在感情中是弱势方,他可能会故意放大自己言听计从的那一面:吃饭去哪里、要不要辞职等都会非常看重伴侣的意见,会表现出自己为了取悦伴侣而让步。所以,旁观者会理所当然认为,这段关系是不平等的,这个人是感情中的受害者。不过,真实的情况可能是,双方是处于相互控制和博弈的状态。所以当你听过双方的陈述后,会觉得这是罗生门,因为他们都是站在自身的角度去讲这个故事的。

同时,受面子、社会期待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可能会“口是心非”。

在《怦然再心动》中,王琳多次强调自己在择偶时看重的“实用性”,想找一个稳重合适的人,不是仅仅来谈恋爱。然而在她选择约会对象时,她却放弃了与她年龄相仿但相对拘谨的离异男,选择了更会表达的、年龄相差更大的设计师。

这种现象之所以会出现,这很可能是源于人们对于中年女性的社会规训,在这个年龄应该选择稳定的生活,追求浪漫的爱情则会被认为是不成熟。所以人们对外会以这种方式来呈现自己,可是到了真正的选择上,人们可能又会回到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上。

更为复杂的是,人们在情感关系中所表现的不堪并不是他有意而为之,而是人与人相处中内心深处碰撞和摩擦。也许外人看来这样的感情很失败,但实际上这或许才是感情最有价值、最真切的地方。

比如,提到李敖和胡因梦,人们最先想到的是李敖的"便秘梗"。在他们离婚后,有记者问离婚的原因,李敖说:“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胡因梦在我心中宛如童话仙子,不能忍受半点瑕疵,有一天,我无意推开没有反锁的卫生间的门,见蹲在马桶上的她因为便秘满脸憋得通红,实在太不堪了。”此话一出,人们纷纷都认为李敖是个“渣男”,这段感情就是个错误。

但真的只是这样吗?李敖后来在微博中多次提及胡因梦,且描述十分温情。他临终前对护士说“你长得很像胡因梦”。由此可见,这段感情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样糟糕。当然,这并非是在否认其中的伤害,只是在很多时候,伤害就是感情中无法规避的一部分。

胡因梦本人也其自传《生命的不可思议》中提及到:这段感情虽然像是“无可言喻的荒谬剧”,在离婚时,她还是从李敖的手心依旧感受到了真的情感。也意识到“没有一个人不想爱与被爱,即使坚硬如李敖者也是一样,然而我们求爱的方式竟然是如此扭曲与荒唐,爱之中竟然掺杂了这么多的恐惧与自保”。

其实,这种在爱中的不安全感和以往经历所造成的性格缺陷几乎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而在恋爱中都会爆发出来,如果因此而否定一段关系,那么很可能恋爱将很难展开。

为何情感是私密的事情?

这就引发了另外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私人情感真的适合分享和公开讨论吗?

当下,在互联网上针对于情感话题的讨论屡见不鲜,有人会特意将私密的问题放到网上,征求网友的意见,比如“男友经常让女同事坐副驾驶,他是不是不爱我?”、“男友情人节不送礼物,要不要分手?”等。大多网友给出的回答十分“正确”,恋爱就应该要送礼物、要注重对方的感受等,如果没有做到,那就是这个人不负责任或者是不爱你。然而,这当中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情感中的标准和社会公共领域的标准是一样的吗?

其实,很多时候,社会标准在私人情感领域是不奏效的。哈佛人类学家赫茨菲尔德认为存在着“文化亲密性”的现象。即某些在外人看来颇为尴尬的文化特质却是这一群人在内部维系其共同社会性的纽带。比如希腊某一偏僻山区牧民建立在互惠原则基础上的相互盗窃。在外人和官方看来野蛮愚昧、必须取缔,但在牧人中间却是一种男子气概的体现,是他们身份认同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族群和家族间尚且如此,那么情侣和夫妻无疑要更为私人化。恋爱的过程即是在创立一套属于双方的独特交流方式。换而言之,这绝对不是普世标准可以衡量的,他人的建议很可能并不奏效。而且,恋爱的乐趣也恰恰在于这种私人性,你不是作为一个“社会人”而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而存在的。

所以,是不是他人眼中的“完美情侣”或许并不重要,关系好不好,还是要看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530 字。

转载请注明: 离异女上恋爱综艺遭热议:如今恋爱成了被“围观”的事?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