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父亲的孩子有多可怜? 看红楼梦中, 贾兰的生活就知道了
贾兰是贾珠的遗腹子,在红楼梦中,关于这个孩子的笔墨,少得可怜。
一、阴阳两隔,牛心古怪
黛玉初入贾府,需要与众人相见,在介绍李纨的时候,贾母是这么说的。“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
先,代表故去,阴阳相隔。
简简单单一个字,便道尽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苍凉。
而贾珠的死,仿佛成了贾府众人的心病,连带着贾兰,都极少有人想起。
元宵节是团聚的节日,一家人围在火炉旁边猜灯谜,甚至连亲戚家的宝钗湘云都在,其乐融融。可真的没有少了谁吗?
还是贾政看着贾母宠爱孙子,忽然想起了自己似乎也有个孙子,才忽然问了一句:“怎么不见兰哥?”这句话问出口的时候,众人才发觉,作为贾政嫡长孙的贾兰不在现场。
“才”,这个字可以看得出来,贾兰在贾府被众人忽略,不是这偶然的一次,而是习以为常。
这个时候的宝玉也才十几岁,而贾兰,真的还只是个孩子啊。
李纨不甚在意,只说:因为没人去叫他,所以他不肯来。而众人听了,便笑着说贾兰“天生的牛心古怪”。
可真的是他天生的牛心古怪吗?
这样敏感的性子,与宝玉的肆意妄为,是否又是鲜明的对比。
二、缺少了父爱的孩子,只能用倔强来隐藏渴望
这个孩子一出生便没有了父亲,母亲因为守寡而“槁木死灰”,所住自处自然听不见多少的笑声。所以在大观园里,怡红院永远是欢乐的,而稻香村里却极其冷清。
但孩子对于热闹所在必然有种天生的向往,可贾兰确实贾府这一辈里最懂事的那个。永远好好读书写字,永远小心谨慎,永远守护着自己那颗敏感的自尊心。
一直被漠视,便用不在意的倔强来隐藏自己的受伤。
你们都不来叫我,那家宴,我也便不在参加了。
这何尝不是一个孩子,敏感谨慎地表达自己的渴望,想要在众人心中有那么一点点的存在感,而不是一直被漠视。
这个时候的贾兰,真的还是小孩子,所以才会做出这样孩子气的举动。
而几年后的中秋节,贾兰变了。
他似乎懂得了如何才能讨大人的欢心,开始主动写一些诗来博得贾政的赞扬。
这个孩子,一辈子都在渴求家人的注意和重视,时时刻刻都绷着神经在表现,生怕被别人忽视。而这些种种,都是因为失去了父亲,所以失去了信心。
贾兰最后的金榜题名,也有那么一点点的可能。
他想要功成名就,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和这个家庭建立强有力的纽扣,才不会患得患失,小心谨慎到哪怕是个寻常的家宴,也要极力表现才华。
三、在爱里长大,才会无所顾忌地欢笑
贾珠的才华和懂事,外加嫡长子的身份,若是他还活着,他的儿子,哪个都会哄着宠着。
在爱里长大的孩子,性子可能便会如宝玉那般,肆意潇洒,急切从容。他也可以盼着开席,吃道好吃的豆皮包子也会想着给喜爱的丫鬟留着。
他的身上,也会长久留存那种无所顾忌的欢乐,而这,才是一个孩子应有的模样。
而贾珠才貌双全,他养出来的孩子,必然玉树临风,温文尔雅。
这个小家庭,本应该是贾府最幸福的所在。李纨温柔贤惠,儿子聪明懂事,可因为贾珠的早逝,一切都成了悲哀。
稻香村成了大观园里最死寂的所在,贾兰在这里长大,他渴望怡红院的欢笑,所以拼尽力气去读书,只想从这样的泥潭里面将自己救赎。
但救赎,又何尝容易。
童年时期欠缺的爱,长大后,需要千百倍的力气才有弥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