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高产栽培,农户掌握这些细节,确保后期优质高产
日常生活中,大豆是制作豆制品、榨取豆油、提取蛋白质等的主要原料,而且豆渣还可以作为禽畜饲料。大豆是豆类中营养价值最高的品种,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微量元素。我国大豆种植历史悠久,大豆也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农作物,为了有效提高大豆产量与质量,种植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大豆生长习性,掌握大豆栽培技术。本文通过大豆品种选择、土地整理、田间管理、合理密植、病虫害防治五个方面来对大豆高产种植技术进行分析。
1、大豆生长周期
大豆在各类土壤中均可栽培,但是在温暖、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中生长更加旺盛,一般情况下大豆在晚霜后进行播种,9、10月成熟,待大豆落叶后种子含水量降至13%以下便可进行收割。大豆属于短日照作物,需要充足的阳光以及氮磷钾等养分,播种时要保证土壤水分,满足生长周期所需。
2、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2.1选择优良大豆品种
大豆品种的选择是提高大豆产量的关键步骤,大豆的品种比较丰富,每一种品种都有独特的特点以及适应性,在对大豆品种选择时,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目的、种植方法等来进行选择,去除杂的、虫病的、小粒的种子,保证大豆种子均匀饱满。在种植之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通过晒种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选择优质的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有效提高种子的抗逆性,如果土壤呈酸性则需要采用钼酸铵拌种,阴干后再进行播种。
3、合理整地施肥
大豆播种前需要对土地进行整理,种植大豆可以选用垄作和耙茬两种方法,在我国北方由于气温相对比较低,所以大多采用垄作的方法进行大豆种植,耕翻之后作垄能够提升土壤温度,加深耕作层,增强排涝抗旱的能力。通过耙茬的方法则属于大豆浅耕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有效保护土壤结构,减少一部分耕地机械费用。在土地整理完成之后,大豆播种前要进行基肥施撒,不同区域土壤的实际肥力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可以通过基肥能够保证大豆幼苗生长所需养分,随着大豆植株的生长,植株根系所释放的根瘤菌将无法满足植株生长需求,此时便需要追施氮肥来促进大豆花的发育以及幼荚生长,在结荚期需要采用过磷酸钙溶液和尿素进行叶面喷洒,有助于增加大豆产量。为了满足大豆所需的肥力水平,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化肥进行调配,选择最佳的施肥时期,最大限度提高化肥的使用效果。
4、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大豆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一般情況下,大豆的种植密度需要根据大豆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土壤肥沃程度以及播种方式来决定,植株高大繁茂的类型种植时密度要适当稀一些,早熟品种要适当密一些。通过合理密植保证大豆生长养分充足,从而提高产量。
5、加强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大豆增产高产的关键步骤,首先要对苗株进行管理,在大豆出苗后,要结合出苗的实际情况来间去多余苗,对缺窝缺苗进行补植。其次,在生长过程中要进行正确中耕,并且除草。在苗株5-6公分时进行10-12厘米中耕,分枝前进行15-18厘米中耕,封垄前进行7-8厘米中耕。田间杂草要进行及时清理,苗前除草可以采用广灭灵和普施特除草剂,这两种除草剂针对多种杂草都比较有效,苗后除草要在杂草刚出土时进行灭杀,在降雨后湿度较大的天气使用,不免干燥和大风天气。最后,要在最合适时间进行收获,待大豆叶子脱落或者豆荚达到8-9成熟时进行收获,收获后放在通风处进行晾晒,避免淋雨,选择晴天进行大豆脱粒,确保大豆质量。
6、病虫害防治
大豆主要受到大豆蚜虫和食心虫迫害,大豆蚜虫要早预防早治疗,采用乐果乳油或者敌杀死乳油进行喷洒。食心虫主要蛀食豆粒,幼虫时期会钻进豆荚,严重时都吃掉大半个豆粒,对大豆的产量造成严重影响,针对大豆食心虫的防治要结合其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进行防治,也可以选择硬皮层厚的大豆品种,这样一来幼虫钻不进豆荚中便会死掉。
7、结语
大豆是我国比较常见的粮食类型,能够满足国民对粮食的需求,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些年来,大豆的产量由于受到气候、土壤污染、种植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其产量与质量并不理想,随着农业技术发展以及农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人们对大豆的产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始终是提高大豆产量的关键措施,在后续的研究中,需要对大豆栽培技术进行进一步完善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