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很胆小,可能是这三个原因,父母要正确引导给孩子勇气
如今大多数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备受宠爱,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在家里的时候生龙活虎,但是只要出了家门,或者是去了陌生的环境,就会显得很胆怯、怕生,总是躲在父母的身后,不敢与人交流,也不懂得去主动打招呼,有时候就让家长觉得很尴尬,即使进入到学校之后,会显得很胆小,很难融入到集体当中,遇到问题也容易退缩。
缺乏自信心,就会让孩子失去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也不利于孩子的人际交往,遇到这种情况,父母要多去了解孩子,找到孩子胆小的原因所在,并帮助孩子走出恐惧,变得自信开朗起来。孩子胆小、怯懦,有一部分原因是孩子天性使然,但不是最主要的,孩子的综合人格,跟他出生的家庭环境有关系,但最终孩子拥有什么样的人格,是由其后天的成长环境以及父母的早期教育决定的,孩子之所以变得胆小,很多时候,是由于父母的不恰当教育,以及缺少温暖的家庭氛围所导致。
一、造成孩子胆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常吓唬孩子。
有些父母在管教孩子无效时,就会用吓唬的方式,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一些成年人,对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比如说蟑螂、耗子、电灯泡等等,怕的让人感觉到不可思议,其实就是因为在婴幼儿时期,内心留下的那种恐惧的伤害,即使成年之后,听到或者看到相关的东西,恐惧都会不由自主的袭上心头,很难去改变,甚至会伴随一生。
为了不让孩子出门,吓唬孩子说外面坏人,专门抓小孩回去吃,导致孩子对家以外的环境充满恐惧;
为了让孩子吃饭,吓唬孩子不吃饭就会被大灰狼抓走,甚至有愚昧的父母,用一些特殊职业来吓唬孩子,比如说让“大夫打针”,让“警察抓走”,让孩子对医生、警察等职业产生误解,导致孩子生病不敢去医院,遇到危险也不敢求助警察。
为了让孩子停止哭闹,我凶狠的吓唬孩子说“不要你了”,“把你送人”,孩子小时候最依赖的就是父母,被父母遗弃的这种恐惧,不亚于要命一般,是最让孩子受伤的恐吓方式。
吓唬孩子的确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却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深深的阴影,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对外界充满了不确定感,从而变得胆怯懦弱。
2、管的太多、太严。
3、过度保护和溺爱。
有些父母总觉得,爱孩子就要为孩子做好一切,事无巨细的照顾着孩子,什么也不让孩子做,怕磕着、怕摔着、怕受委屈,每天跟孩子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不行、不可以、不能、不让”等禁止性的命令,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形成强烈的心理依赖,做事畏首畏尾,不敢尝试与探索,总是希望父母能替自己把一切都做好,成长是一个不断探索和体验的过程,孩子只有亲自去尝试和实践,才可以获得成长的经验,学会各种生长的技能,过度的保护,表面上看是为了孩子好,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变相溺爱,限制了孩子的成长,破坏了孩子的独立性,当孩子需要自己面对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内心的自我认同感就会不断的下降,遇到事情就只能退缩和逃避。
以上这三个方面就是造成孩子胆小的重要因素,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因素,这里就不做过多的阐述,总之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不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及未来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对于孩子的社会属性养成很不利,父母要先去改变不恰当的教养方式,给孩子足够的关爱,让孩子内心充满安全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二、改变孩子胆小的状态,父母应该如何去做?
1、多给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
如果孩子在家比较活泼,只是出门表现的很胆小的话,那么父母可以经常带孩子出门,多与外界接触,鼓励孩子跟同龄的小朋友玩耍,在熟悉的环境里,跟小朋友玩起来更容易消除恐惧心理,多与同龄人沟通,也可以帮助孩子打开心结,这样做可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变得勇敢自信起来。
2、无条件的接纳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天赋特长,也都有自己各自的成长节奏,父母不要总是拿别人家孩子来对比自己家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平和的心,允许孩子的不完美,去接纳孩子,不因为孩子的缺点而嫌弃或取笑孩子,鼓励孩子正视自己的缺点,发挥自己的优点,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和支持,不断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3、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改变孩子胆小的状态,就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父母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不可操之过急,不要强迫孩子去参与和分享,这样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胆小,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些温馨的环境,比如说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一起玩,或者带孩子去儿童乐园等等,父母的陪伴和鼓励,让孩子逐渐变得勇敢起来,如果刚开始孩子表现的不够自信和勇敢,父母千万不要去斥责孩子,要多一些鼓励和认同,让孩子明白,父母永远是他坚强的后盾,无论发生了什么,爸爸妈妈的心都和你的心连在一起,这样可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降低恐惧和害怕的心理,当孩子内心有充足的安全感的时候,才会一步步地走向勇敢和独立。
让孩子变得自信勇敢,父母的引导非常重要,有些家长总说孩子胆小,这容易让孩子错误评价自己,身为父母, 要为孩子做好勇敢的表率,也要多了解孩子胆怯的根源,陪伴孩子度过敏感和脆弱的阶段,帮助孩子自信勇敢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