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小康·记者探访脱贫路③丨珊瑚村:“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唱响产业“富民曲”
继续探访脱贫攻坚一线故事。今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走进宁乡市资福镇珊瑚村。这个昔日的省定贫困村,如今依托“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逐步摆脱贫困,走上乡村振兴之路。
【视频】走进小康·记者探访脱贫路③丨珊瑚村:“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唱响产业“富民曲”
珊瑚村位于宁乡中部,地处雪峰山余脉乌龙山下,2014年被评定为省定贫困村,全村1620户6100余人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5户660人。来到珊瑚村,眼前看到的景象,与我们最初的想象不太一样,乡村公路四通八达、干净整洁,田间地头还有白鹭在飞翔。
宁乡市资福镇珊瑚村第一书记 鲁鹏兵:
这是我们的水产养殖基地,主要是养殖了黄鸭叫和罗氏虾,流转了土地150多亩,有三户贫困户参与合作社的经营。
鲁鹏兵告诉记者,作为市人防办和市妇联联点扶贫村,他已是第三任驻村第一书记。珊瑚村近年来的变化可以用“蝶变”二字来形容。村上成立了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1300多亩,重点建设了芦笋种植、珊瑚水果、水产养殖、水果等基地,形成了以“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
宁乡市资福镇珊瑚村村民 谢华:
只要人肯干肯勤劳,我觉得不管走到哪里,都能走出一片天地。
长沙广电新闻中心全媒体记者 李劼:
您多少钱一天?
珊瑚村村民 袁金秀:
一天工资100元,做满工3000元一个月。
长沙千木苗木有限公司总经理 彭余:
面积目前是20亩,下半年会扩大规模到100至150亩。我们的宗旨是带动当地经济。目前,在我们这里长期工作的贫困户有8户。
宁乡市资福镇珊瑚村党总支书记 谢拥军:
这是我们芦笋基地,占地面积大概是40亩,每亩的产值是4000-6000元,119户贫困户390人参与分红。
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珊瑚村还为贫困户量身定制产业扶贫“菜单”,让贫困户根据自身条件自主选择参与其中一项或几项产业。
长沙广电新闻中心全媒体记者 李劼:
HDMI线检测然后市面上卖,年产值是多少?
群创福电子配件经营部扶贫车间负责人 杨海江:
一般200多万。
珊瑚村的村民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由政府补贴生产成本,合作社和基地免费提供资源和技术,村上与贫困户签订单合同。同时,无劳动能力的21户贫困户参与土地流转,21户特困户参加公益性岗位。村民曾广桃就在村上担当了公益性岗位。
珊瑚村村民 曾广桃:
这个房子政府帮我出了4万元,我自己出了2万多。
长沙广电新闻中心全媒体记者 李劼:这些家具都是你自己买的吗?
珊瑚村村民 曾广桃:不是,是联点帮扶干部送的。当地政策、国家的支持,让我翻身了。
宁乡市资福镇珊瑚村党总支书记 谢拥军:
现在只有4户9人没有脱贫了,我们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将落实好上级政策,撸起袖子加油干!
■ 村级集体经济从零到2020年有望突破50万元
■ 村民年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4650元提高到2019年的23000元
■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迈开大步走在乡村振兴大道上
过去的穷山村华丽变身,真正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蝶变”,昂首阔步走在了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内容丨李 劼
制作丨陈梓欣 曹 芹 蒋晓菁(实习生)
编辑丨黄 轶肖 斌
品控丨文 琳
策划丨鲍新文 伍立新
最近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
不再按时序展现
如果你不和我们互动
以后可能就
再也收不到我们的推送了
所以如果不想错过内容
记得读完点一下“在看”
以及星标公众号
经常来看看我们又更新了什么
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
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
【来源:长沙观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