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孩子生气时,就爱动手打妈妈,妈妈该打回去、教训孩子长记性吗?

由 乌雅竹雨 发布于 综合

不少孩子生气时,喜欢动手,而动手的对象,竟然是最亲最近的妈妈。这于情于理都难以接受,家长在盛怒之下,也是啪啪几下,教训孩子,让孩子下次不准再犯。

但这么处理是否是最好的方法呢?孩子为什么愤怒,为什么会用打骂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应该要如何控制情绪,这些我们又思考过吗?

母亲和孩子应该是最亲密的朋友,如果一直想保持高高在上的权威,或者试图用暴力镇压孩子,应该只会适得其反,得到的不是和孩子明确的界限感,而是一道无法弥补的鸿沟了。

我家2岁多的双胞胎弟弟细毛,今天咬了双胞胎哥哥右右,前几天打了2年多一直晚上带他同一个房间睡觉的外婆,他突然变得有攻击性了,当他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他开始用暴力打人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

起因很简单,他看中了哥哥手中的一本书,哥哥不想一起看;他觉得外婆在一件事情的处理上,偏袒了哥哥。

其实孩子打人,是因为正处于“打人敏感期”。他伸手打人,可能是为了吸引妈妈的关注,可能情绪太激动,自己无法控制,可能想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也可能是想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但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或者语言表达能力跟不上等等。不要把他上升到不孝顺、坏孩子、没教养这些角度。

2岁以下孩子的认知能力特点:不开心的时候他们会打人,却完全意识不到自己在伤害他人【1】。

我们更需要的,是学会帮助孩子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控制住自己不恰当的行为。

作为妈妈,我们需要抱着孩子,先接纳他的情绪,想办法让他冷静下来,然后再去解决问题。

当孩子生气就打妈妈或者犯了其他错误时,可以试试“平静中断(time-out)法”让孩子意识到错误。2岁以下的孩子,可能不明白复杂的解释,无法意识到为什么是错误,但可以让他们明白这种行为是错的,当场给予惩罚,下次不再犯就好了。

把孩子暂时隔离,不要关注他、不要给他玩具、不要跟他玩。不要抬高音调,但是很严厉地告诉孩子:“不能生气就打妈妈,这不对。”然后将孩子抱起来,后背朝向自己,让孩子坐在自己腿上,一直抱到他安静下来为止。这时就可以把孩子反过来朝向自己抱,引导孩子说出自己想法。

这个方法的关键,在于妈妈需要保持足够的冷静,且坚持做下去。操作起来,确实不容易,当你无法控制自己的愤怒时,可以试试深呼吸数到10,或者有可能的话,请其他人看一会孩子。

六一儿童节时,双胞胎哥哥右右白天长时间哭闹,晚上我让孩子爸爸陪孩子看书、睡觉,虽然孩子仍然闹了2次,爸爸带出门使用“平静中断法”,但起码我就没有吼孩子打孩子了。

第一,反省自己有没有做坏榜样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模仿对象,如果你使用暴力对待其他人对待孩子,你不尊重女性,你不是待人温和,孩子很可能有样学样。

第二,尽量不让孩子观看那些暴力镜头

我家是四代同堂居住,孩子晚餐在餐厅喝牛奶时,太奶奶在客厅看电视剧,一般会有很多抗日枪战片,细毛喜欢偷瞄电视,这可能是造成他前面不当行为的原因之一。

电视节目中暴力打斗场面、血腥暴力镜头、孩子间推搡、大人打孩子等等,尽量不要让孩子看。孩子就会容易变得更爱攻击人。

第三,孩子被物品碰伤,不要打骂桌椅。

这是家庭中最常见,也最不恰当的做法。孩子走路或玩耍时,不小心碰到了桌子,或者摔地上了,家长立马举手打桌子,打地板:“打你打你,你不好,伤到我家乖宝宝啦!”我家孩子刚走路时,会摔倒,我家长辈也是如此说,我听到立马制止,并说服他们没再说了。

家长这样处理,孩子确实立马不哭还开心了,但孩子学会了遇到不痛快的事,去怪罪不相干的人或事,比如自己生气,就怪妈妈了,就打妈妈:“妈妈不好,打你打你!”

大人可能会想,我不过是打打桌子,桌子又不痛,有什么关系,我又没教孩子打人啊。其实,在孩子看来,万物同物,对一张桌子的态度与对一个人的态度一样。一个小女孩对心爱的布娃娃的感情,绝不逊色于她对同胞姐姐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