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打孩子更可怕的,是父母不好好说话
看了一个国内的教育短片,
名为《语言能造成多大的伤害》,
短短两分钟,却非常震撼。
也许其中一些话你就刚刚对自己的孩子说过:
“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
“就没见过你这样笨的!”
“你看看别人家孩子!”
……
我们以为打孩子才会伤害孩子,
却不知道语言上的伤害,
同样会在孩子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
要命的是,这种言语上的伤害,
在我们的日常教养中,大量存在,
且日久经年重复发生着。
创伤心理学的研究显示:
言语上的虐待无异于灵魂的谋杀。
不断地批评、辱骂、轻视、不合理的期待等等,
会像身体伤害和性伤害一样,
给人带去创伤和羞耻感。
很多心理专家认为,这种情感上的无形伤害,
甚至远比其他形式的伤害更为持久、深远。
少年犯张强说:
“在我12岁的时候,爸妈就离婚了。
我妈每天骂我,经常让我去死。
说我没用,说我是废物。
从来就没夸过我。
记得她骂的最多的就是
猪脑子,猪脑子,猪脑子。”
说完忍不住抹眼泪。
憎恨母亲带给自己的那种愤怒和羞耻。
后来从憎恨母亲又变为了憎恨这个社会。
因为无法报复母亲,
他改为报复比自己弱的人身上。
他企图通过虚张声势找回自己的力量感,
却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在泥潭之中陷得越来越深,
直至无法补救。
更加隐形的伤害
更多的伤害是看不见、摸不着
却又实实在在每天都在发生着的。
我认识一个女孩,她有一个惯于羞辱她的母亲。
这位母亲也许相信,
羞辱会让自己调皮、贪玩的女儿变得更加听话,
因此将羞辱当成了管教手段,
如同驯养动物一样摧毁掉了女儿的意志。
小时我经常会撞见一位母亲骂女儿:
看看你能做出什么像样的事来!
蠢得要死!
整天就知道吃吃吃,以后能有什么出息!
……
哭也不哭。一脸的麻木与空洞。
而她的母亲也因此坚信:
自己的女儿就是天生坏种。
她还经常挑剔女儿的长相,冲她大吼,让她站直。
后来长大了,
女孩果然如同她妈妈当年所预言的:
整个人大大咧咧、没心没肺;
身材往横了长;
工作上动不动就跟上司闹翻了,频繁跳槽;
结婚没多久就离了;
有一个女儿,每天动辄打骂,
一如她的母亲当年对她那样。
是的没错,羞耻感会让受害人产生施虐倾向。
童年时期受过言语虐待的人,
大约30%会转而羞辱自己的孩子。
当然,
言语羞辱还会导致另外一种完全相反的结果。
他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经常责骂他。
等他结婚,又找了个爱苛责的妻子。
事实上,正因为他小时候受到过的那些责骂,
他才娶了他的妻子,
一个像他妈妈那样难以取悦的女人。
人格健全的人
一般见到这种女人会唯恐避之不及。
这个男人恰恰相反。
苛刻的女人带给他的那个感觉疼痛却又熟悉。
潜意识里他渴望重温童年经历,
并希望这次能够扭转乾坤。
弗洛伊德称之为“强迫性重复”。
然而可悲之处在于,这种重复毫无意义,
只会加重伤害。
每回遇见这个男人,他都是缩着肩膀,
仿佛恨不得整个人隐形消失掉。
不止在父母和妻子面前,他才如何忍辱负重。
工作中他同样频频受到不公平对待。
因为早年的经验早已经让他缴械投降了。
因害怕受到进一步的羞辱而选择顺从,
处处屈从于权威。
当与权威意见相左时,他没有勇气讲出来,
甚至容忍别人肆意妄为。
语言的伤害究竟有多深远?
苛刻甚至羞辱性的言语究竟给我们的孩子带去了什么?
被羞辱感:
特别是在他人尤其是同龄人面前被责骂,
羞辱感会更加强烈。
不安全感:
孩子想要阻止责骂带来的伤害,
却发现自己无能为力,
这让孩子挫败、无助、不安。
愤怒感:
愤怒用来保护自己,
也可以防止“我不好”这件事进一步曝光,
于是他们变得日渐疏离,与人群格格不入。
低人一等感:
孩子缺乏判断力,
糟糕的评价多了他们会认为自己真的很差,
笨,难看,脏,堕落。
他们不仅陷入这样的痛苦中无法自拔,
还会自己责怪自己不够好。
事实上,很多人都或多或少遭遇过这样的伤害。
哪怕过去了很多年,哪怕早已远离父母身边,
这种伤害仍然会如影随形。
比如网友们所分享的:
●小时候在父亲的骂声中长大,直到现在还会梦到,甚至在梦中被吓醒。
●小时候被妈妈骂太多了,好多年都不自信,觉得自己是多余的!现在做了妈妈,不自觉地会像当年的妈妈一样骂老公吼孩子!
●小时候让我觉得困惑的就是爸妈经常说我傻。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每次考试双百,常年保持第一,一路都是重点学校的学生,为什么爸妈老觉得我傻。长大后才知道他们不懂童言无忌是天真,不知道快言快语是直爽。
●我到现在都是一个不会吵架的人。别人的一些难听话会轻易刺激到我,会把我气到发抖,脑子里想几百遍如何应对,但就是非常的无助无力和憋屈,一瞬间回到愤怒却又卑微的小时候。
●我是个留守儿童,小时候爸妈很少回家,一会去就会拿我成绩说事,然后各种:你果然是个蠢货,生你有什么用啊!你有一个优点吗?浑身上下都是缺点!活着简直浪费粮食,滚,这一类的。真不知道我是怎么活过来的,无数次想过自杀。
……
我们的建议
记得读中学时候,班上有一个姑娘。
因为那年中考发挥失常,极度沮丧。
可就在这个时候,父亲没好气地说:
考得这么差,怎么不去死啊!
绝望的女孩真的信了父亲的话,
留下一封:
“爸妈,我太糟了,让你们失望了”的字条,
就割腕了。
幸好后来救了回来。
这个父亲并不是头一次对女儿说狠话。
女孩是被一点一点逼上绝路的。
不要以为平时唠叨一些难听的话不要紧。
时间久了,就有毒了。
许多时候,父母是不清楚语言的伤害后果是什么,才会无意识地伤害到孩子。
所以我们有下面这些建议:
不要说威胁孩子的话
小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一些父母就会说:
你再……我就不要你了。
你如果不……我就不……。
这样的句式真的不要再用了。
改为:你一……我们就……
这样自然的因果句式其实效果还会更好些。
当你以威胁的方式去跟孩子说话,孩子会当真。
他们会出于担心立马变乖,
父母也便觉得此法甚好,一用再用。
殊不知这是以耗损孩子的安全感为代价的。
若孩子去做一件事不是源于自己的决定,
而是出自惧怕,
那他们长大后也会经常地做出类似的让步,
承受类似的焦虑,
无法在人际交往中获得片刻的轻松。
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碍事
一些父母有自己的心结,
或者只是自己处境糟糕所以忍不住拿孩子撒火。
孩子无辜被牵连,成为出气筒。
比如:
“你真是累赘!”
“我真后悔生了你!”
“你跟你爸/妈一个德性!”
“你整天就只会……看看别人家孩子怎么那么让人省心?”
这些语言会让孩子轻易堕入自卑的深渊。
他们会觉得自己没用,
不被接受,甚至低人一等,从而厌恶自己。
这样的孩子长大,
哪怕遇到了好的机会也很难真正抓住,
因为他们早早地
就从父母那里学会了这么一件事:
我是不好的。我不配。
所以,
情绪化的父母请处理好了自己的情绪再开口。
哪怕忍不住说了气话,
也请转过弯后尽早向孩子道歉,
告诉孩子:我刚才那么说,不是针对你……,而是我自己……
不要对孩子过于苛责、过高期待
很多父母特别希望孩子能够更优秀、更出色。
一旦面对孩子不尽如意的成绩或表现,言语态度上就会表达出苛责:
“你居然只做到这个结果?!”
“你真让我失望!”
“真丢人。”
“猪脑子!”
“瞎了吗你?!”
“你总是……你一直都是……”
等等。
这种从语言到神情表现出的否定,
可以轻易摧毁一个孩子的心灵,
甚至把孩子逼入绝境。
因为心理研究发现,
当孩子意识到
自己无论如何也难满足父母的期望时,
他们对自己的认知就会出现偏差,
只能痛苦地审视自己。
这类孩子的父母,
之所以无法接受不够好的孩子,
往往源自他们无法接受不够好的自己。
对此我们的建议是,尽量放低期待,善待孩子,也善待自己。
当然可以给孩子制定目标,指引方向,
但要以孩子“踮起脚、够得着”为准。
都说“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
那么,
请别让你的爱,成为刺向孩子心口的那把刀。
说过的刻薄话虽不会在孩子身上留下伤口,
却能轻易毁掉他的一辈子。
所以,是时候停止了!
从我做起。
从今天做起。
与所有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