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A股新坐标:中芯国际

由 戚国庆 发布于 财经

7月16日,中芯国际正式登录科创板,本次发行价为27.46元/股,初始发行16.86亿股,绿鞋机制行使后,公司预计募集资金总额将超500亿元,一举成为科创板“吸金王”。上一次如此级别的IPO还是在2010年,中国农业银行募资685亿元。

这是自2018年底科创板落地以来,半导体第一股,对科创板乃至资本市场的意义重大。上市当天,中芯国际开盘暴涨246%,截止发稿,其科创板达到总市值5918亿元。股价气势如虹的背后,折射出资本市场对其未来的强烈预期。不过,今日中芯国际与部分科技股形成“跷跷板”走势,其强大的吸虹效应,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今日半导体板块的集体下行。市场担心中芯国际上市后,巨大的成交金额会对科技股,尤其是半导体板块形成“抽血”效应,进而压制科技股行情。实际上,科技股行情的大逻辑并不会因为中芯国际上市而改变。

作为国产芯片代工制造替代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中芯国际在A股科创板二次上市的进程受到了各方极大关注,甚至带动了芯片股的又一波热潮。7月16日,国信证券发布了《中芯国际比贵州茅台更珍贵》的研报,认为“从可替代性来讲,中芯国际与贵州茅台一样不可替代、无法复制,但从价值量来看,却超越了贵州茅台。800年前就有茅台了,而我们奋斗到今天才有中芯国际的14nm先进制程。”A股市场几乎每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领头羊,贵州茅台近几年以来一直被认为是A股市场蓝筹股的风向标和领头羊,而未来A股在往科技、芯片、半导体转向的过程中,中芯国际很有可能成为A股的新坐标。

A股新坐标:国内技术最先进、工艺最领先的晶圆代工企业

即便你不熟悉半导体行业,也一定听过“摩尔定律”,可以从中一窥芯片对于科技互联网发展的关键地位。

在贸易摩擦之下,大量半导体需求导向国内,芯片战争也成为科技行业的必争之地,而芯片一般分为上中下游三个环节——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测试,其中,A股上市的一众芯片企业,在设计与封装测试这两大环节的技术,已完全不落后于国际水平。而中芯国际和台积电所在的芯片制造中的晶圆代工环节,就是其中最关键的,是目前中国大陆芯片产业链上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也是俗称“卡脖子”的一环。

那么,中芯国际在晶圆制造领域处于什么地位呢?

公开资料显示,中芯国际是国内技术最先进、工艺最领先的晶圆代工企业,提供0.35微米到14纳米多种技术节点、不同工艺平台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2019年,中芯国际在全球晶圆代工市场市占率约4.87%,位列全球第五,国内第一。

招股书同时显示,在逻辑工艺领域,中芯国际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实现14纳米FinFET量产的晶圆代工企业,代表中国自主研发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最先进水平。

中芯国际由张汝京一手创办。1977年,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进入赫赫有名的美国半导体巨头德州仪器,担任工程师。期间,他参与了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的多个半导体建厂项目,被业界称为“建厂高手”。20年后,张汝京在中国台湾创立了当地第三家晶圆代工厂——世大半导体。随后不久,世大半导体被台积电收购。为了在大陆建厂,张汝京离开了世大半导体,离开了台积电,随即来到上海创立了集成电路芯片代工企业——中芯国际。

对于中芯国际来说,有几个关键的节点。在前期大量资金的投入和研发加速之下,2002年8月,中芯国际正式宣布其0.18微米CMOS逻辑制程通过全面技术认证,并成功实现量产,是我国第一家可提供该技术的芯片代工厂商。并在这一年,开始公布营收数据。历史数据显示,2002年中芯国际总营收5030万美元,净亏1.026亿美元。

2004年,中芯国际终于迎来了第一次大爆发,于3月相继顺利登陆纽交所和港交所,共拟集资10亿至15亿美元,用于建造工厂并对基地进行改造升级等。从成立到成功IPO,中芯国际只用了4年。这一年,中芯国际的营收不仅比前一年翻了将近3倍至9.74亿美元,营收利润也首次实现正增长。

2014年,国务院印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要求缩小与国外IC产业的差距。随之2015年国家IC产业大基金1200亿落地,其中一部分就投给了中芯国际。目前从股权结构看,大唐电信拥有公司17.06%股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拥有15.82%、紫光集团拥有7.43%,三家大股东均为国资背景。

这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中芯国际的融资节奏,也将中芯国际推入快车道。

除了积极建厂、迭代发展制程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外,中芯国际也开始与华为、高通等芯片市场重要玩家扩大合作,推进各项代工业务的落地实施。到了2018年,中芯国际的总营收同比增长8.4%至33.6亿美元新高,将近是2002年总营收的67倍。

2019年中芯国际从美国主动退市,2020年5月开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的计划。

中芯国际行情,带领AH联动

2019年6月13日,国内资本市场发成了一个重要的事件——科创板正式开板,大量科技企业开始筹谋抢滩科创板,而中芯国际也是这大浪潮中的一员。

今年5月5日,中国内地芯片制造龙头——中芯国际正式宣布回科创板上市,震惊了A股半导体小伙伴。

中芯国际在回A的上市预期利好,成了其H股的股价催化剂。在港上市的中芯国际(0981)开盘股价高开6%,并大幅走高,盘中一度暴涨12%,一日新增市值逼近100亿港元。截止收盘,中芯国际仍然大涨10%,最新市值突破870亿港元。

在中芯国际股价暴涨带动下,港股半导体板块大涨超7%,成为市场“领涨王”。其中,中电华大科技、华虹半导体、节能元件大涨逾6%,太睿国际控股、晶门科技、ASM太平洋等纷纷上涨。

期间还有一个背景就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核心芯片主要依赖进口。中兴华为事件后,国产芯片产业发展逐渐成为中国制造的重中之重。根据《中国制造2025》,2020年,国内芯片自给率要达到40%,2025年则要达到70%。芯片的火热,加之中芯国际的消息,H股的涨势传导至A股,当日所有的科技股集体高潮,而半导体行业居于前列。其中,沪硅产业、聚辰股份大涨20%,晶晨股份、芯源微、神工股份均大涨超15%。

7月5日,中芯国际披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发行公告,公告发布后,中芯国际再次大涨,并成为AH股科技大涨的领头羊。

7月6日早盘,A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开,沪指高开1.11%,深成指高开0.69%,创业板指高开0.27%。H股恒指也高开0.68%,随后一路高升,涨幅近3%,突破26000点大关。其中中芯国际H股(0981.HK) 大涨13.38%,报37.7港元/股,股价刷新历史高位,市值突破2000亿港元。同时中芯国际相关概念股和间接参与中芯国际战略投资的多家上市公司也集体走高。

今年3月以来,中芯国际H股涨势如虹,不断拉升,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近200%以上,给港股和A股带来了中芯国际行情,其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资本市场。

产业链受益

每一轮牛市都有牛股代表,牛股是产业和市场的选择,代表了未来的产业发展大趋势。如今A股在往科技股转向的大趋势中,半导体是当前推动科技产业向前发展的支点——所以中芯国际也因此被认为是本轮牛市的代表。

“资金+技术”双壁垒是中芯国际龙头地位的保障,不是每个公司都能维持 280 亿元(40 亿美元)的资本开支。其次,就算有足够的资金,要是没有核心人物、核心技术是做不了先进制程,中芯国际引进梁孟松已经攻克 14nm。

而在先进制程方面,中国扶持中芯国际一家已经足够,没必要、也没能力再造一个中芯国际。所以,在可见的未来,中芯国际在中国大陆的龙头地位不可动摇。今日中芯国际正式上市,国信证券发表了一篇《中芯国际比茅台更珍贵》的研报,此前曾有人吐槽,中美股市值前10对比惊人:中国白酒银行当家,美国科技股霸榜,且贵州茅台是过去十年A股公认的蓝筹股,且是A股风向标。

如果说,贵州茅台是过去十年牛市的代表,那么,如今在A股转向科技的过程中,未来中芯国际的价值量或将超越贵州茅台。得益于国产替代红利的迅速释放,中芯国际或将迎来新一轮增长契机。

国信证券表示,科技大时代是大趋势,认为半导体是当前推动科技产业向前发展的支点,认为本轮牛市的代表之一就是中芯国际,目前对中芯国际H股合理市账率估值范围5至6倍,对应每股46至48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参与中芯国际本次发行的机构之一青岛聚源芯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背后可见许多A股半导体公司的身影。根据披露,聚源芯星的出资人包括上海新阳、中微公司、上海新昇(沪硅产业全资子公司)、澜起投资有限公司(澜起科技全资子公司)、中环股份、韦尔股份、汇顶科技、盛美半导体、安集科技、徕木股份、聚辰股份、全志科技、至纯科技、江丰电子等合计14家公司(或旗下子公司)。

中芯国际回A或将带动产业链进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随着中芯国际进一步聚焦于技术突破,扩容产能需求,其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也将有所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