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重磅!创业板改革细则深夜出炉,“获得感”在哪?

由 哈爱朵 发布于 财经

就在科创板“一周岁”的前一天深夜,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的细则紧锣密鼓出炉,宣告我国60万亿的A股存量市场改革进入实操阶段。

不同于科创板的“平地起高楼”,这个有着800多家存量上市公司和4500多万投资者的存量市场中,改革更需要“精雕细琢”和循序渐进。

深交所表示,既要努力让市场有创业板改革“获得感”,又要在“无感”中推进市场改革,确保其平稳实施。

本次创业板改革有哪些让市场有获得感的举措?让我们来盘一盘!

IPO条件优化

对特殊股权结构、红筹企业放开

昨日夜间,证监会发布实施4项涉及创业板改革的规章制度,包括《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创业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深交所、中国结算、证券业协会也同步发布实施相关配套规则。

注册制是最大亮点,深交所宣布,从下周一(6月15日)开始,深交所上市审核系统将“打开大门”,迎接新的企业登陆申报IPO。

本次改革优化了IPO的标准和条件,尽管没有一步到位实现“未盈利也可上市”,而是设置了一年的过渡期,但允许特殊股权结构企业、红筹企业赴创业板上市等,都在上市条件上有了很大的突破。

企业获得感

放宽股权激励更有利于公司发展

对企业来说,获得感是触手可及的。两会期间,创业板改革就成为“热议词”,不少科创板企业家代表发声,全国人大代表、晨光生物董事长卢国庆最关注的是再融资制度改革,“再融资制度精简了发行条件、压缩了审核流程、时间等,更加灵活便利,可以有效解决公司直接融资周期较长的问题,还有利于引入战略投资者。”

全国政协委员、奥克股份董事长朱建明关注的是股权激励规定的修改,因为股权激励和员工息息相关,本次创业板改革提高了股权激励的灵活性,更好激发企业活力和核心竞争力。

人才就是核心竞争力,如何留住人才?股权激励是“法宝”。配套细则显示,股权激励的比例上限从总股本的10%提升到20%;激励对象限制也放宽了,持股5%以上股东、实际控制人等符合条件的,都可以成为激励对象,还简化了激励实施的流程。

交易规则

涨跌幅从10%提高到20%

对投资者来说,股票和相关基金的涨跌幅从10%提升到20%成为最直观的改革体验,“随着A股的逐渐成熟和稳定,未来甚至也有可能像美股、港股一样,不设涨跌幅。”市场分析人士指出。

从“新股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以及“涨跌幅设为20%”等细节来看,创业板的交易规则与科创板一样。也正因为提升到20%的调整,公开信息披露指标和阀值也相应提升,比如交易异常波动指标,过去是连续3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偏离值为20%,现在提到30%。

投资者保护

强化信批、严格治理,加大退市淘汰力度

如果说上述“获得感”都是一系列的“放宽”政策而带来的,那投资者保护的“获得感”则是“从严”带来的。从新《证券法》将投资者保护单独设置专章的创举,就应该get到监管通过强化信批、严格治理来加大对投资者保护力度的趋势。

本次配套细则中健全了退市机制,简而言之就是让更多“垃圾公司”更快退市。比如对退市流程的简化,将暂停上市、恢复上市环节取消了,交易类退市不再设置退市整理期;还丰富了退市的各类指标,包括交易类、重大违法类等等。加速“优胜劣汰”不仅是监管的方向,也是健康市场的体现。

创业板改革的主要原则,就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要求发行人充分披露投资者做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所必须的信息,保证真实、完整和准确。在风险警示的强化上,尤其提高了对创新创业及未盈利企业的经营风险、业绩波动等披露要求。

除此之外,还强化了公司治理,针对本次放开的红筹企业,强调其应保障境内投资者实际享有的权利和境外基础证券持有人的权益相当。

【记者】张艳

【作者】 张艳